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阿育王石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新浪网 的图片

阿育王石柱(Ashoka pillar)是孔雀王朝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雕刻[1],是公元前3世纪,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在恒河流域,为雕刻法敕(梵dharma-dipi,巴dhamma-lipi)所建之圆形石柱。

简介

阿育王为铭记征略,弘扬佛法,在印度各地敕建了三十余根纪念碑式的圆柱,这些柱子一般高十几米,其中最著名的是贝拿勒斯城外鹿野苑的石柱。在其柱头上刻有四只背对背蹲踞的雄狮,中间层是饰带,刻有一只大象、一匹奔马、一头瘤牛和一只老虎,这四种动物间都用象征佛法的宝轮隔开;下一层是钟形倒垂的莲花。整个柱头华丽而完整,并且打磨得如玉一般的光润,这也是孔雀王朝时代雕刻艺术[2]一个较为显著的特色。

鹿野苑竖立的阿育王石柱于19世纪出土后,成为印度民族精神的象征。印度政府于1950年决定将其作为国徽图案,以其体现印度悠久文化和国家独立的民族自豪感。

公元前251年,也就是佛陀涅槃二百多年后,古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君主阿育王与其戒师优婆掘多等来Lumbini巡拜佛迹,并于公元前245年建石柱纪念。

据考古研究:最初建成的阿育王石柱总高约十三米,埋入地下二米多,柱顶近三米,中间柱身七米多,周长二米多。柱顶由三部分组成,最下部与柱身连接处为圆柱体,四周雕有条状花瓣;中间为正方体,四周也雕有花纹;顶部雕有一匹马。

阿育王石柱被发现者共有十柱。其中六柱高度自十至十三公尺不等,所刻法敕共通之内容系尊重佛法、劝善断恶、禁止杀生、仁慈平等,及有关人类之福祉等六章,此外,各柱亦载有阿育王之事迹。其余四柱,高度约七点五公尺,各柱所刻之法敕内容不一,大约为禁止破和合僧,以及阿育王自身之佛迹巡礼等记载。石柱上端雕有各种兽类,例如狮像,虽年代久远,依然清晰可辨。而石柱上所雕之古印度年代,尤受学术界重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