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阿贝力龙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贝力龙科
图片来自amazon

阿贝力龙科(学名:Abelisauridae)又译亚伯龙科,意为“阿贝尔的蜥蜴”,是兽脚亚目角鼻龙下目的一个科或演化支。阿贝力龙科恐龙生存于侏㑩纪中期到白垩纪冈瓦纳大陆,目前它们的化石发现于非洲南美洲,以及印度马达加斯加等地。

如同大部分兽脚亚目恐龙,阿贝力龙科恐龙是肉食性二足恐龙。它们的特征是粗壮的后肢,与头颅骨的表面凹凸不平。

较晚期的阿贝力龙科恐龙,例如食肉牛龙,前肢开始退化缩小,头颅骨较短,眼睛上方发展出骨质装饰物。大部分的阿贝力龙科恐龙身长范围是5到9公尺之间。在早期的相关研究中,阿贝力龙科的化石曾被归类于南美洲暴龙科

生理构造

目前只有最进阶的阿贝力龙科恐龙(始阿贝力龙食肉牛龙奥卡龙玛君龙)才有完整的骨骸被叙述,因此难以建立阿贝力龙科头后骨骼的共有衍征。然而,大部分物种都发现了头颅骨,所以阿贝力龙科的共有衍征主要来自于头颅骨。

虽然每个物种的头颅骨比例不一样,但阿贝力龙科的头颅骨通常非常高,而且非常短。举例来说,食肉牛龙的头颅骨的高度与长度几乎一样。阿贝力龙科的前上颌骨非常高,所以它们的口鼻部前部呈钝状,而非许多其他兽脚类恐龙的逐渐变细口鼻部。

泪骨眶后骨分别从眼眶的前后侧,往眼眶内突出,几乎将眼眶成两个区域。眼睛应该是位于眼眶的上部区域,而食肉牛龙的眼睛部位稍微向外,可能提供了某种程度的立体视觉。泪骨与眶后骨也在眼眶上方接触,在眼睛上方形成明显的脊突。

许多头颅骨上有外部的刻纹,形成长槽沟、凹处、与凸出物。如同其他角鼻龙类,头顶的额骨愈合。食肉牛龙族的额骨通常有骨质突出物。食肉牛龙的额骨上有两个明显的角状物,在眼睛后方突出;而食肉牛龙的近亲奥卡龙的同一区域有较小的角状物。玛君龙胜王龙的愈合额骨上有单一的骨质角状物或球形隆起。这些突出物,如同许多现代动物的角状物,用来当作辨认物种的视觉展示物,或者是威吓用。

目前仅有食肉牛龙族奥卡龙食肉牛龙的前肢被发现,而它们的前肢是退化过的[1]。它们的桡骨尺骨非常短,食肉牛龙的只有肱骨的25%长度,而奥卡龙的只有肱骨的33%长度。阿贝力龙科的前肢常保持较笔直的姿态,肘部关节相当不灵活。

食肉牛龙族的手部包含四个手指,这是角鼻龙下目的典型特征。然而,不同的地方在于,奥卡龙与食肉牛龙没有腕骨,四根手指直接连接至桡骨与尺骨。第一或第四指没有指骨,第二指有一个,而第三指有两个。前肢似乎没有指爪。目前不确定其他阿贝力龙科恐龙是否有这种特殊的前肢形态,因为还没发现其他相关物种的前肢[2]。更原始的远亲西北阿根廷龙角鼻龙具有较长的前肢,手指与指爪的动作较灵活[3]

阿贝力龙科的后肢呈现更典型的角鼻龙类特征,距骨跟骨互相愈合者,并愈合到胫骨上,形成胫跗骨(Tibiotarsus)。胫骨比股骨还短,使后肢在比例上变得结实。脚部有三个有功能的脚趾,第一趾即为后趾,并没有接触到地面上。

分类系统

古生物学家约瑟·波拿巴(Jose Bonaparte)与奥尼拉斯·诺瓦(Fernando Novas)在1985年叙述阿贝力龙时,建立起阿贝力龙科;而阿贝力龙的名称来自于化石发现者Roberto Abel。

阿贝力龙科在双名法中是一个科,属于角鼻龙下目阿贝力龙超科,该超科也包含了西北阿根廷龙科。阿贝力龙科在系统发生学中曾有过7次定义。阿贝力龙科最初被定义为一个节点分类单元,包含:阿贝力龙、食肉牛龙,以及它们的共同祖先,与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4][5]。之后阿贝力龙科被重新定义为一个基群分类单元,包含:亲缘关系接近于阿贝力龙(或是更完整的食肉牛龙),而离西北阿根廷龙较远的所有动物。以节点为根据的分类将无法包含皱褶龙肌肉龙,它们被认为是比阿贝力龙更基础的物种;如果采用基群定义,将可以包含这些动物[6]。阿贝力龙科内另有另一次演化支食肉牛龙亚科,以及食肉牛龙族,食肉牛龙族包含了食肉牛龙与奥卡龙

阿贝力龙科与鲨齿龙科拥有许多头颅骨上的共同特征,加上南美洲的阿贝力龙科恐龙似乎被鲨齿龙科恐龙所取代,造成某些论点认为阿贝力龙科与鲨齿龙科有亲缘关系。然而,没有任何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显示这两个演化支之间,除了头颅骨之外有任何关系;阿贝力龙科与鲨齿龙科有相当大的差别,而与角鼻龙类与阿贝力龙超科较为类似。

参考文献

  1. (英文)Senter, P. Vestigial skeletal structures in dinosaurs. Journal of Zoology. 2010, 280 (1): 60–71. doi:10.1111/j.1469-7998.2009.00640.x. 
  2. (英文)Coria, R.A.; Chiappe, L.M.; Dingus, L. A close relative of Carnotaurus sastrei Bonaparte 1985 (Theropoda: Abelisauridae)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Patagoni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aeontology. 2002, 22: 460–465. doi:10.1671/0272-4634(2002)022[0460:ANCROC]2.0.CO;2. 
  3. (英文)Agnolin, Federico L.; Chiarelli, Pablo. The position of the claws in Noasauridae (Dinosauria: Abelisauroide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belisauroid manus evolution. Paläontologische Zeitschrift. 2009, 84: 293. doi:10.1007/s12542-009-0044-2. 
  4. (英文)Novas, F.E. 1997. Abelisauridae. In: Currie, P.J. & Padian, K.P.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Pp. 1-2.
  5. (英文)Sereno, P.C. A rationale for phylogenetic definitions, with applications to the higher-level taxonomy of Dinosauria. Neues Jahrbuch fur Geologie und Palaontologie: Abhandlungen. 1998, 210: 41–83. 
  6. (英文)Sereno, P.C. 2005. Abelisauridae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7-10-23.. TaxonSearch. 7 November 2005. Retrieved 19 September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