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豫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陈豫钟 | |
---|---|
字 | 浚义 |
出生 | 1762年 |
逝世 | 1806年 |
籍贯 | 浙江杭州 |
年代 | 清 |
知名作品 |
《求是斋集》 《今古画人传》 《明画姓氏韵编》 |
生平
陈豫钟(1762-1806)清代篆刻家,字浚仪,号秋堂,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於清乾隆二十七年,卒於嘉庆十一年。溧於小学篆籀,皆得古法,摹印尤精,与黄易、陈鸿寿、奚冈齐名,称浙派。篆刻早年师法文彭,何震,后学丁敬,工整秀致,侧款尤为清丽.为西冷八家之一。[1]嗜金石文字,毡蜡椎拓,积数百本。见名画、佳砚,虽重值必购之。工画山水、松、竹、梅、兰,尝以篆法写墨笔松竹梅卷,黄易为题岁寒图三字。尝辑古今画人传。亦能书昼, 善松竹.与陈鸿寿齐名,世称「二陈」.著有《求是斋集》,《今古画人传》,《明画姓氏韵编》等,篆刻作品收录於《西泠八家印谱》中。
历史意义
印学史上习惯将浙派的丁敬、蒋仁、黄易与奚冈合称为“西泠前四家”,将活动于乾隆末至咸丰间的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和钱松列为“西泠后四家”。以辈分论,八家前后约为五代人。作为浙派第三代印人,“二陈”的出现将浙派艺术推向了更为精妙成熟的阶段,其中陈豫钟的印作不仅以娟秀整洁见长,他的边款更胜人一筹。
陈豫钟出生于书香世家。少年随侍祖父陈王谟时,见其挥毫走刀,羡慕不已,便在读书之暇摹习执笔与运刀技法,竟一发不可收。起初醉心于晚明清初名家印作,未及弱冠,已名声鹊起。不久他见到了杭州藏书家郁陛宣所集录的丁敬印谱,令其心悦诚服,叹其所作“错综变化,无美不备”,在逐渐领悟到了浙派篆刻的刀法与配篆之妙的同时,他又纵观诸家所辑汉人之印,开阔了眼界,便彻底抛弃了早年文、何旧习印风。陈豫钟还有幸得到了浙派前辈黄易、奚冈的指授,边款尤得褒奖,使他信心倍增。黄易曾贻其“金石癖”一印,又镌刻“陈豫钟印”和“浚仪父”等行以示范。陈豫钟除精于篆刻外,又酷嗜金石文字,善摹青铜款识及石鼓文、秦代碑刻。嘉庆初,大学者兼金石家阮元官杭州时,重刻宋代薛尚功《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又为文庙复铸乐器钟镈,皆延请陈豫钟摹写铭文,事竣后深得阮氏赞赏。
陈豫钟边款宗法晋唐小楷而以刀代笔,字正腔圆,并以密行细字的长篇跋文为特点,用刀蕴藉静穆,字字秀美,笔笔精到,被后人称赞:“为笔写所不能到,真神工鬼斧也。”甚至有识者论其边款较印面远胜,求印时皆索长跋,款字多多益善,被传为印林佳话。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使陈豫钟对边款创作颇为自许,称:“盖余作款字都无师承,全以腕为主,十年之后,才能累千百字为之而不以为苦。”他不仅拓展、丰富了印款布局形式,也是篆刻史上对刻款技法进行研究、革新和记录的首位印家。陈豫钟在边款中曾称:“制印署款,昉于文、何,然如书丹勒碑。至丁砚林先生,则不书而刻,结体古茂,闻其法斜握其刀,使石旋转,以就锋之所向。”丁敬这种“握刀不动,以石就锋,故成一字,其石必旋转数次”的刻款方法,实是法乳于何震,字虽古朴,但字构容易松散。而陈豫钟的石章较少转动或根本不转动,强调旋转手腕,不断变换进刀的方位角度,一如执笔作书,八面用锋,使字形精准完美。单刀切刀边款在陈豫钟手中已完全升华到一个纯熟精美的境界,成为日后印人刻款的师范之一。此外陈豫钟与陈鸿寿一起,后浪推前浪,培养了一位优秀的传人—赵之琛,为浙派篆刻艺术薪火相传,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