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隘口石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隘口石坊

中文名: 隘口石坊

位 于: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玉

建成于: 1849年

通 高: 17米,

隘口石坊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玉和苗族乡隘口村,为清代贡生谢正业奉皇命为其母亲何慈惠修建的贞节牌坊,建成于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隘口石牌坊建于清道光23年,是石质仿木结构三重檐歇山式顶,通高17米,四柱三间,宽11.33米。整个牌坊雕刻精美,内容丰富,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是研究川南石雕艺术的典范之作。隘口石牌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概况

石坊为四柱三间五楼式石牌坊,通高17米,通面阔11.65米,南北两侧各有如意踏跺九级。石坊通体雕刻,分别用阴刻、线刻、浮雕、镂雕、圆雕、透刻等不同手法刻有文字、龙凤、花卉、飞禽、瑞兽、人物等图案,内容为古代节孝忠义及神话传说故事等,雕刻技艺精湛。所镌文字有篆、隶、草、楷不同书体,各具神韵,与其他石雕相映生辉。隘口石坊结构严谨,造型古朴典雅,雕刻工艺精湛,内容丰富,体现了西南地区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2006年,隘口石坊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结构

隘口石坊为五檐四柱三门式石结构牌楼,坊体南北向,通高17米,面阔11.65米,进深3.31米,台基长16.93米,宽7.2米,占地122平方米。南北有如意素面踏道各九级,保存完好,埋于土中。石坊仿木结构,石质为米粉石,以88块石料雕琢而成。明间屋顶庑殿式,复筒瓦形屋面,缠龙瓶式镂空宝鼎,龙首正吻。石坊每重檐下饰如意斗拱,翼角各挂一小残锈的铜质风铃,时隔百年,竟还在细雨凉风中叮铛作响。

石坊四柱三门,中柱由高5.97米、宽0.66米、厚0.62米的巨型长条石扣成,直至龙门坊。边柱由高4.03米、宽0.60米、厚0.50米的条石构成,直至次间大额坊。四门柱南北面为莲花抱鼓护座,高1.91米,中宽1.15米,顶宽0.5米,厚0.29米,座上有圆雕蹲兽,分别为麒麟、青狮、白象等,脚踏海螺,引颈长鸣,雕刻细腻,神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门柱东西两侧扣合缠龙镶边整块条石屏风,屏高2.24米,宽1米,厚0.13米,立于屏座上,四周用双面镂雕刀法饰以缠龙。两块屏风四个表面分别为浅浮雕梅兰竹菊 “四君子图”和阴刻词赋。莲花抱鼓护座和两侧石屏风构成石坊夹柱石,极具观赏性,并有效地保持了整个石坊的稳定和平衡。

石坊的四方石柱上还刻着相应的对联,只是由于年代久远,风化较为严重,字迹已看不太清。该对联为阴刻楹联,南面中柱上书:“节孝著徽音彤管新添青史册,纲常崇盛世丹除遥贲紫泥书”,“知叙州府事叶树东题”,边柱刻联为行书“两字荣褒光日月,千秋正常格神天”,“江津副车镶兰旗教习即选知县愚表弟涂太琛题”。北面中柱、边柱刻联为行书“誓欲捐躯但念半龄孤子在,心存养志能分七衮老亲忧”,“孤帏早励冰霜志,绰楔欣承雨露恩”,“珙县教谕 蓬洲费淳修 巴县翁荫 题”。而在石坊的中柱顶部南北面分别为深浮雕 “二十四孝图”,之 “黄香扇枕温衾”、“王祥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生笋”、“老莱彩戏娱母”图案,图像精美。

建筑特色

隘口石坊之精华部分为正立龙门坊之上的圣旨石龛,整石构成,高1.80米,宽1.68米,龛内圣旨基座由深浮雕二力士杠负,基座上正中阴刻楷书“圣旨”二字,字迹端庄凝重,周围以镂雕、隐雕、深浮雕等刀法饰以九龙,其中一龙居于 “圣旨”顶部,六龙昂首相偎“圣旨”,两龙神游祥云分立两侧,龛顶为深浮雕富贵牡丹。九龙神采飞扬,龙头凸现,精细入微,变化对称,龙眼灵光闪烁,龙须细如毫发,龙身缠绕盘旋,似神游太空,活灵活现,充分发挥了浪漫、夸张的技法,极具立体感,刀法熟练传神,堪称石雕艺术之珍品。

在古代,立石坊需要各级官员级级上报,在得到皇帝的恩准后方能建造。所以通常在牌坊上也会刻上圣旨二字,以示皇恩浩荡。

在圣旨石龛下面,为明间大额坊,其长为5.25米,高0.48米,以阴刻行书小字记载列坊人名号,饰以深浮雕云纹蕃草。其上嵌一花板,长2.8米,高1.85米,花板南北面正中题额分别刻有四个刚劲有力的楷书大字,南面为“不负所天”,北面为“荣增华衮”,单字高70厘米,宽50厘米,题额周围以深浮雕祥麟瑞象、“斗牛图”镶边,生动有趣,手法洗练。两侧及上部龙门坊分别用浮雕、镂空雕、线刻等手法载神话故事图案。

石坊明间、次间均嵌有石匾作为花板。次间花板横1.33米,纵1.04米,南北两面均阴刻文字,记载谢氏何慈惠含辛茹苦抚育儿孙的事迹。花板上下大小额坊均为深浮雕戏文和神话故事图案,石坊的西北立有一小石碑,碑体高2.7米,宽1.4米,庑殿式单檐碑帽,帽宽2.3米,高0.83米,为二柱单楼式,脊饰为龙纹卷身深雕,下部埋于土中,其上阴刻有七律四章,记载立坊由来和经过。只是因为风化严重,已不大看得清楚字迹了。

历史价值

隘口石坊集雕刻、书法、建筑、儒家文化为一体。石坊上分别用阴刻、线刻、浮雕、镂雕、圆雕、透刻等不同手法刻有镌文、对联和龙凤、花卉、飞禽、瑞兽、人物等图案造型,具有典型的清代艺术风格。石坊构图内容为古代节孝忠义及神话传说故事,造型各异,刀法精奇,神工鬼斧,形象生动,雕刻技艺精湛巧妙,文化内涵丰富。其书体篆、楷、草、隶各异,有的龙飞凤舞,洒脱飘逸;有的恣肆遒劲,力落千钧,令人击掌叫绝,充分展现了古代书法之神韵,与石雕造型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图案中,人物表情丰富,惟妙惟肖,鸟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代表了西南地区乃至中国精湛的传统雕刻艺术,同时,石坊在建筑构思上也十分巧妙,其整体布局有序,穿插巧妙,纵横承当合理,轻重凝聚得当,柱础深埋,并用石兽重压,尤其是精巧的利用夹柱石变为透雕蟠龙,扩大了石坊与地面的接触面,形成稳定柱础的特殊构件,同时用石栏板锁脚,这是该坊的最为独到之处。所以该石坊被誉为“川南第一名坊”。

参考来源

酒都播报丨宜宾有个隘口石坊 已有100多年历史

参考资料

  1. 川南第一坊——隘口石坊,珙县网 , 202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