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难忘铜瓦店.心醉“独悟斋”(王荣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难忘铜瓦店.心醉“独悟斋”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难忘铜瓦店.心醉“独悟斋”》中国当代作家王荣朝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难忘铜瓦店.心醉“独悟斋”

四月一日,宛城区作协采风团二十余人,在刘平家主席带领下,驱车赶往“铜瓦店农耕民俗文化馆”,开展春季文学采风活动。

车行之瓦店镇,在镇政府稍作停留,我们便信步来到书法家刘国方老师的住所。刘府虽是农家宅院,却布置得舒适美观,井然有序。紫藤悠悠然爬上二楼,攀附于栏杆之上,姿态俏丽而婀娜;阵阵花香,温润心扉。紫藤花映衬着左边的“白水草堂碑林”,显得幽邃雅致而又耐人寻味。碑林中行、草、隶体诗文,仿佛饕餮书法盛宴,让大家味蕾大开。“入城无事不骑马,临水有时还钓鱼”的浑厚内涵,隶体“耕耘无声”的心性执着……让我深感刘国方老师卓然而敦厚的人格魅力。

随同刘瑞记主任来到二楼“独悟斋”,他评价说:刘老书法,隶体里蕴含着魏风,真是独树一帜,别有一番韵味。或许书法之美妙,就在人之“独悟”,就在苦苦思索后的倾力跋涉!

刘国方老师的行、草、隶、楷书法,体现出独特的个性美。原河南省省长助理孙泉砀给予高度评价:“国方君的字不媚不俗,热诚恬淡,古朴厚实,细细品味确似无垠原野上散发着淡淡清香的野菊,又似莽苍林海中伟岸的老栎树……国方君行、草、隶、楷皆有成就。为宗魏晋神韵,师唐宋风骨,精研各路碑碣,遍临诸家名帖,但又不囿于碑帖,不泥于古人,日渐形成今日之风貌。”他的行书、草书“笔画艰而浑厚,体势奇而稳健,章法变而贯通,其峭劲似率更,遒古像鲁公,飘逸似襄阳。隶书犹如明清士子的跌宕恣肆,简牍帛书的率意天真,墓志造像的拙朴真淳。”孙泉砀说刘国方老师书法,字如其人,书是心画。此语如沐春风,至臻至诚。

刘国方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自幼蒙受庭训,从师于书法家王澄,不断研习柳、欧楷体及王羲之、颜真卿等名家行书艺术,最终成为中国著名书法家,兼职“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民主促进会河南书画院常务理事”等诸多职务。当我们来到“铜瓦店农耕民俗文化馆”的时候,我从收藏的农耕和民俗珍品中,进一步感受到刘国方老师在独悟书法的同时,也在独悟人生,独悟责任与担当。

农耕民俗文化馆四层楼房,作家袁海东这样描述:馆舍1200平方米,由12套单元组成,共48间,分门别类,珍藏各类展品3000余件,分纺织,劳动工具、布匹、粮仓、砖瓦建筑模具、日用品、渔具、交通工具等数十个展区,并按年代制作展板,馆藏物品涵盖了新石器时代以来五千年农耕文明的民俗物品;农耕农具、日常用品、纺车织机、砖瓦模具、交通工具、石磨石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度量器具、合同契约、红色文化、古书典器、票证票据等,共分二十余类。堂庑寝室,庖厨炊具,牲畜家当,极力还原;农耕器物,日常用品、工匠机具分类陈设,虽为管窥,然观一物可状劳动场累,睹一形当叹先民智功。

一个农村乡镇收集如此丰富的珍藏,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我在折服之余,对投入全部心血的馆舍主人刘国方老师油然而生敬意。年近古稀于笔耕翰墨中,投资筹建农耕民俗文化馆,籍此旧物,激励后人;以其厚植家国情怀,担当责任使命的崇高精神,为社会,为国家,谱写了一曲恢宏壮丽的人生乐章。

归家途中,“独悟斋”中的遒劲翰墨,“农耕民俗文化馆”中的古今藏品,让人难以忘怀。那件件珍藏,是不是引领刘国方老师于书法艺术的道路上独寻幽径,从而“独悟”出书法艺术的至高境界?那件双牛驾车的超然神姿,是不是让他想起光武帝于牛背上厮杀之建国艰辛?那完满摆放的纺车、梭子、织布机,是不是让他想到宋末元初黄道婆“衣被天下”的纺织风采?那锈迹斑斑的爪钉、耙齿,是不是又让他忆记起汉代南阳瓦房庄冶铁遗址?那一件件编织、器皿、独轮车,是不是再次引起他对苦难岁月的追忆……?那许许多多的是不是,全部汇集于刘国方老师笔下,化作热诚恬淡,古朴厚实的现代书法艺术;那几十年如一日的“独悟”,都是他笔下书写的艺术人生,都是他历尽沧桑毕生追求的美好愿景。一杆铁笔,写遍春夏秋冬;满楼珍品,呼唤岁月古今。刘国方老师以其崇高的品格,不懈的思索与追求,撰写了自己辉煌的人生。在民族振兴的今天,你、我、他,是不是也应像刘国方老师一样,在独悟中,系好人生纽扣,背上励志行囊,于奋力跋涉中走直走正彼此的茫茫人生路?[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