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雷暴警告 (香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雷暴警告

图片来自topick

雷暴警告英语:Thunderstorm Warning)是旨在提醒市民雷暴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至数小时内)影响香港境内任何地方,由香港天文台发出的警告信号。警告发出后,警告信息会透过电台和电视台向市民广播,亦会在天文台的网页及“打电话问天气”系统(1878200)上发布[1]

雷暴警告系统独立于其他气象警告,例如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强烈季候风信号暴雨警告信号山泥倾泻警告新界北部水浸特别报告火灾危险警告酷热天气警告寒冷天气警告,这些警告可同时生效。

雷暴警告较为特别,是香港天文台各项警告信号中唯一一个设有有效时间的警告信号。如果雷暴有可能持续一段较长时间或影响境内其他地区,天文台会延长雷暴警告;如果雷暴在雷暴警告有效时间内移离本港并消散,天文台亦会考虑在有效时间结束前,提早取消雷暴警告。

现行警告系统简介

为教育市民在恶劣天气下的应变方法,天文台早在1967年4月起实施暴雨及雷暴警告信号,其中雷暴警告信号表示6小时内会发生暴雨及雷暴[2]。1997年起,改为表示未来4小时内会发生雷暴。

无论雷暴影响范围广泛或只涉及某一地区,香港天文台都会发出雷暴警告,以及早提醒市民作出适当的安排。如果雷暴在短时间内只影响某一地区,天文台会在雷暴警告中说明雷暴影响的区域。如果雷暴有可能持续一段较长时间或影响境内其他地区,天文台会延长雷暴警告。如果雷暴影响范围广泛或影响的地区不断转移,天文台会在雷暴警告中指出雷暴将影响本港而不会特别提及个别地区。

雷暴的发展、移动与消散可以非常迅速,也有可能只影响局部地区。雷暴警告的作用在于补充日常的天气报告,促请市民特别留意预报中已有提到或事前未有预料的雷暴,以协助工程师、承建商及其他可能因雷暴而受影响的人士,并提醒有关政府部门及机构采取相应行动。

雷暴警告生效时,香港的室外运动场、球场泳池习惯上会暂停开放,以免场地使用者及泳客发生意外,然而有时雷暴只影响某一地区,其它地区却可能天晴及酷热,故可能出现天晴但泳池关闭的情景。值得一提的是,雷暴警告是香港天文台各项警告信号中一年内整体上发出次数最多的警告信号,有雨季时甚至有可能会一日内多次发出,如在2013年7月25日曾六度发出[3],1994年7月15日、2003年7月21日、2006年6月2日、2007年6月30日、2008年7月8日、2010年7月29日、8月19日、2014年6月20日及7月11日亦曾五度发出。

若天文台收到冰雹报告、陆龙卷/水龙卷报告,亦会在雷暴警告的天气稿上加插相关字句,并以“特别天气提示”显示。

阵风预报或报告

当天文台预测香港广泛或只涉及某一地区的阵风会超过每小时70公里的时候,会在雷暴警告的天气稿上加插相关字句,说明那一个地区将受影响[4]

由于过往传媒经常忽略不报,故天文台在2011年起,亦会在天文台网页的主页中显示,成为“阵风预报”或“阵风报告”,并在2013年被“特别天气提示”取代,而在天文台官方新浪微博及Twitter仍会显示为“阵风预报”或“阵风报告”。

天文台于2020年雨季起加强向公众发放雷暴资讯,并会按情况在雷暴警告及预测中加入“强烈狂风雷暴”、“猛烈阵风”等信息,提醒公众留意强雷暴可引发具重大影响的天气情况[5]

参考文献

  1. 香港天文台 雷暴警告 http://www.weather.gov.hk/tc/wservice/warning/thunder.htm Template:Wayback
  2. 何佩然. 《风云可测:香港天文台与社会的变迁》第317及319页. 香港: 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 . 2003.  已忽略未知参数|link= (帮助)
  3. 天气警告及信号记录(2013年7月25日). [2015年6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17日). 
  4. 天气稿第137号 - 雷暴警告. [2013-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0). 
  5. 天文台加强发放雷暴资讯. [2020-04-03]. ([www.weather.gov.hk 原始内容] 请检查|url=值 (帮助)存档于20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