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非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非盟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非洲联盟

简称: 非盟(AU)

总部: 亚的斯亚贝巴

非洲联盟(简称非盟;英语:African Union,AU;法语:Union africaine,UA)是一个包涵了55个非洲会员国的联盟,是属于集政治经济军事于一体的全非洲性的政治实体。

非洲联盟于未来有计划统一使用货币、联合防御力量、以及成立跨国家的机关,这包括一个管理非洲联盟的内阁政府。

此联盟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发展及稳固非洲的民主、人权,以及能永续发展的经济,除此之外亦希望减少非洲内部的武装战乱及创造一个有效的共同市场,最终目标是建立"阿非利加合众国"。

前身是1963年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成立的"非洲统一组织"。2002年7月在南非改组。

刚果民主共和国总统费利克斯-安托万·齐塞克迪·奇隆博为2021年非洲联盟轮值主席。[1]

非盟简介

成立日期

非洲联盟的前身是成立于1963年5月25日的非洲统一组织。1999年9月9日,非统第四届特别首脑会议通过《锡尔特宣言》,会议决定在2001年成立非洲联盟(以下简称"非盟")。2000年7月,在多哥首都洛美举行的第36届非统首脑会议通过了《非洲联盟章程草案》。2001年3月2日,在苏尔特(利比亚)举行的第5届非统组织特别首脑会议闭幕式上,非统组织执行主席、多哥总统埃亚德马宣布非洲联盟 (African Union -- AU)成立。 2001年7月,第37届非统首脑会议决定正式向非盟过渡。2002年7月8日,非统组织在南非德班召开最后一届首脑会议。9日至10日,非盟举行第一届首脑会议,并宣布非盟正式成立,非盟正式取代非统组织。总部设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为纪念非统和非盟成立,每年的5月25日、9月9日分别被定为"非洲日"和"非洲联盟日"。

组织总部

非盟总部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目标宗旨

组织目标

实现非洲国家和人民间更广泛的团结和统一;维护成员国主权、领土完整和独立;促进和平、安全和稳定;加快政治、社会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民主原则、大众参与和良政;促进和保护人权;推动非洲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在各领域的泛非合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协调和统一当前和未来的区域经济组织的政策,以逐步实现非盟目标;维护非洲共同立场和利益;加强国际合作,创造条件使非洲在全球事务中发挥应有作用。

组织宗旨

成员国主权平等,相互依存;尊重独立时存在的边界;和平共处;不干涉内政;制定共同的防务政策;和平解决争端,禁止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尊重民主原则、人权、法治和良政;尊重人的生命的神圣性,谴责和反对暗杀、恐怖主义行为和颠覆活动;让非洲人民广泛参与非盟建设;反对以非宪法方式更迭政权;成员国发生战争罪、种族屠杀或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时,非盟有权依照大会决定进行干预;为恢复和平与安全,成员国有权要求非盟干预;促进性别平等;促进社会公正,推动经济平衡发展。

组织体系

机构设置

(1)首脑会议(The Assembly of the Union):系非盟最高权力机构。原每年召开一次例会,从2005年起改为每年两次,年初的首脑会议原则上在亚的斯亚贝巴召开,年中的首脑会议通常在成员国轮流举行。若某国提出要求并经三分之二成员国同意,可召开特别首脑会议。

(2)执行理事会(The Executive Council):由成员国外长或成员国指定的其他部长组成。每年举行两次例会,若某国提出要求并经三分之二成员国同意,可举行特别会议。执行理事会对大会负责,执行其通过的有关政策并监督决议的实施情况。下设常驻代表委员会和特别技术委员会两个辅助机构。

(3)非盟委员会(The Commission):为非盟常设行政机构,负责处理非盟的日常行政事务。其领导机构由主席、副主席及8名委员共10人组成,任期4年,至多可连任一次。

(4)泛非议会(Pan-African Parliament):非盟的立法与监督机构。只具有咨询和建议职能。由非盟成员国各5名议员组成,设1位议长和4位副议长,根据地域平衡原则分别来自非洲的五个次区域。每年召开两次例会。现任议长为尼日利亚人贝瑟尔·纳埃梅卡·阿马迪(Bethel Nnaemeka Amadi)。

(5)和平与安全理事会(The Peace and Security Council):由15个成员国组成,其中5国任期3年,10国任期2年,均可连选连任。成员国权力平等,无否决权。主要职能是: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预防地区冲突;对成员国实施军事干预与维和行动;帮助战后重建;进行人道主义和灾难救援等。主要权力有:制订非盟对成员国干预的形式和计划;制裁以违宪手段更迭政权者;确保非盟反恐政策的实施;推动成员国实行民主、良政、法治和保障人权等。

(6)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NEPAD):由南非、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和埃及于2001年发起,2002年被确定为非盟经济社会发展纲领,2010年正式并入非盟框架。下设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指导委员会、执行委员会、规划和协调局等决策和执行机构。

(7)经济、社会和文化理事会(The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Council):咨询机构,由成员国社会团体、专业团体、文化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组成。

(8)非洲法院(The Court of Justice):司法机构。

(9)金融机构(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包括非洲中央银行、非洲货币基金、非洲投资银行三个机构,均尚未建立。

组织成员

非洲联盟成员共55个。

阿尔及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2022年1月31日,暂停布基纳法索的非盟成员国资格)、布隆迪、赤道几内亚、多哥、厄立特里亚、佛得角、冈比亚、刚果(布)、刚果(金)、吉布提、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加纳、加蓬、津巴布韦、喀麦隆、科摩罗、科特迪瓦、肯尼亚、莱索托、利比里亚、利比亚、卢旺达、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毛里求斯、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南非、尼日尔、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塞内加尔、塞舌尔、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斯威士兰、苏丹、索马里、坦桑尼亚、突尼斯、乌干达、赞比亚、乍得、中非、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即"西撒哈拉",1984年11月被非统接纳为成员)、南苏丹(2011年7月独立建国,是非盟最年轻的成员国)以及摩洛哥("西撒哈拉"加入后,摩随即退出非统,后于2017年1月第28届非盟首脑会议上获非盟2/3以上成员国同意正式重返非盟,"西撒哈拉"未退出)。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