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韩礼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韩礼德(M.A.K.Halliday),1925年生于英格兰约克郡里兹。英国当代语言学家。韩礼德教授是世界两大主要语言学派之一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世界语言学界的杰出代表和语言大师。他的语言学框架在当代世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界具有广泛和深远影响。以研究Halliday的理论为中心的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学会已召开过29次国际会议,他的影响遍及欧洲、澳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亚洲。 澳大利亚当地时间2018年4月15日下午八点,韩礼德在悉尼去世,享年93岁 [1] 。 人物简介编辑 韩礼德(Michael Alexander Kirkwood Halliday, 1925~2018),英国语言学家。 1925年4月13日生于利兹 。曾在伦敦大学学习中国语言文学,获学士学位;后到北京大学和剑桥大学进修,获博士学位。 1944年后,曾在英国剑桥、爱丁堡、伦敦,美国印第安纳、耶鲁、布朗,肯尼亚内罗毕等大学任教。 1963年任伦敦大学语言学教授,主持过多项英语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 ~1974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当研究员。1974~1975年任英国埃克塞斯大学教授。自1976年起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授。 韩礼德是J.R.弗斯的学生,伦敦学派的主要成员,又是新弗斯派的领袖。在论文《语言理论的范畴》和专著《语言科学和语言教学》中,韩礼德提出了他的早期理论,名为阶和范畴的语法。 70年代韩礼德出版了5本书:《语言功能探索》、《 学习做到有所指 》、《语言的系统与功能》、《英语的连贯问题》、《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在这些书中 ,他指出语言有3种功能,各有其相应的结构来作为表现方法。韩礼德一向致力于英语中各种变体和文章风格的研究。 1985年,他写了《功能语法导论》。这是以系统语法为框架来讲语言功能的,重点在讲结构,其主旨是进行篇章分析,以便帮助人们了解:①某一篇章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那样表达意义。②这个表达法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原定目标。 韩礼德的学说包罗宏富,体系严密,远远超过了他的老师弗斯。但是英国有些学者对这种学说仍持怀疑态度。在1985年出版的《功能语法导论》里,韩礼德自己也承认“英语语法中有许多范畴我还不懂得它的意义”,而且认为“语义与语法没有什么明显的界线”。 人物履历编辑 M.A.K Halliday M.A.K Halliday 1925年出生于英格兰约克郡里兹,青年时期在英国伦敦大学主修中国语言文学,获得学士学位。 1947年至1949年到中国北京大学深造,导师为罗常培先生。 1949年至1950年为攻读现代汉语转入岭南大学,跟随王力先生学习。回国后,跟随剑桥大学弗思(Firth)教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1955年完成了对用中国14世纪北方官话译述的《元朝秘史》一文的语言学分析,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韩礼德先后在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和肯尼亚内罗毕大学任教。 1963年韩礼德担任伦敦大学语言学教授,主持多项对英语研究和教学工作。 1973年到1974年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级研究员。 1974年到1975年任英国埃克塞斯大学教授。 1976年移居澳大利亚筹建悉尼大学语言学系并担任系主任。 1987年12月退休。 2018年4月15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