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韓禮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韓禮德(M.A.K.Halliday),1925年生於英格蘭約克郡里茲。英國當代語言學家。韓禮德教授是世界兩大主要語言學派之一的系統功能語言學的創始人,世界語言學界的傑出代表和語言大師。他的語言學框架在當代世界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界具有廣泛和深遠影響。以研究Halliday的理論為中心的國際系統功能語言學學會已召開過29次國際會議,他的影響遍及歐洲、澳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亞洲。 澳大利亞當地時間2018年4月15日下午八點,韓禮德在悉尼去世,享年93歲 [1] 。 人物簡介編輯 韓禮德(Michael Alexander Kirkwood Halliday, 1925~2018),英國語言學家。 1925年4月13日生於利茲 。曾在倫敦大學學習中國語言文學,獲學士學位;後到北京大學和劍橋大學進修,獲博士學位。 1944年後,曾在英國劍橋、愛丁堡、倫敦,美國印第安納、耶魯、布朗,肯尼亞內羅畢等大學任教。 1963年任倫敦大學語言學教授,主持過多項英語研究工作和教學工作。 ~1974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當研究員。1974~1975年任英國埃克塞斯大學教授。自1976年起任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教授。 韓禮德是J.R.弗斯的學生,倫敦學派的主要成員,又是新弗斯派的領袖。在論文《語言理論的範疇》和專著《語言科學和語言教學》中,韓禮德提出了他的早期理論,名為階和範疇的語法。 70年代韓禮德出版了5本書:《語言功能探索》、《 學習做到有所指 》、《語言的系統與功能》、《英語的連貫問題》、《作為社會符號的語言》。在這些書中 ,他指出語言有3種功能,各有其相應的結構來作為表現方法。韓禮德一向致力於英語中各種變體和文章風格的研究。 1985年,他寫了《功能語法導論》。這是以系統語法為框架來講語言功能的,重點在講結構,其主旨是進行篇章分析,以便幫助人們了解:①某一篇章有什麼意義,為什麼要那樣表達意義。②這個表達法是否有效,是否達到了原定目標。 韓禮德的學說包羅宏富,體系嚴密,遠遠超過了他的老師弗斯。但是英國有些學者對這種學說仍持懷疑態度。在1985年出版的《功能語法導論》里,韓禮德自己也承認「英語語法中有許多範疇我還不懂得它的意義」,而且認為「語義與語法沒有什麼明顯的界線」。 人物履歷編輯 M.A.K Halliday M.A.K Halliday 1925年出生於英格蘭約克郡里茲,青年時期在英國倫敦大學主修中國語言文學,獲得學士學位。 1947年至1949年到中國北京大學深造,導師為羅常培先生。 1949年至1950年為攻讀現代漢語轉入嶺南大學,跟隨王力先生學習。回國後,跟隨劍橋大學弗思(Firth)教授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1955年完成了對用中國14世紀北方官話譯述的《元朝秘史》一文的語言學分析,獲得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畢業後,韓禮德先後在劍橋大學、愛丁堡大學、倫敦大學、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耶魯大學、布朗大學和肯尼亞內羅畢大學任教。 1963年韓禮德擔任倫敦大學語言學教授,主持多項對英語研究和教學工作。 1973年到1974年擔任美國斯坦福大學行為科學高級研究員。 1974年到1975年任英國埃克塞斯大學教授。 1976年移居澳大利亞籌建悉尼大學語言學系並擔任系主任。 1987年12月退休。 2018年4月15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