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音威子府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音威子府村

图片来自otoineppu

音威子府村(日语:おといねっぷむら)是位于日本北海道上川综合振兴局北部的一个村,被认为是“北海道”之名命名之地,也是目前(2020年)北海道辖下人口最少,唯二人口低于1,000的市町村行政区划(另一个人口未满1,000的为神惠内村[1]。目前以“森林和木匠之村”为宣传口号,以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工艺作品进行产业发展。

天盐川由南方流入辖区,与音威子府川汇合后改向西行。主要市区大致为于辖区中央的音威子府川和天盐川的汇流处,同时也是国道40号和国道275号的交会点,北海道旅客铁道宗谷本线也通过此地,因此成为连接日本海鄂霍次克海间交通的重要地点。

辖区的85%为森林[2],包括位于北部的北海道大学实验林;由于四周环山,冬季寒冷,是北海道有名的深雪地区,年降雪量曾经超过12公尺

村名源自阿伊努语的“o-toy-ne-p”,意思是混浊杂乱的河口,一般认为指的是常有混浊泥砂及漂流木堆积的音威子府川和天盐川汇流处。

历史

音威子府的地名最早出现于1797年的“松前地并西虾夷地明细记”,当时标记为“ヲトヱ子フ”。1857年松浦武四郎探勘天盐川流域,曾到现在的音威子府村附近的阿伊努族长老的住所投宿。

1896年起,日本政府开始建设旭川往北方连系的道路设,1904年在现在的音威子府村区域设置“常磐站递所”,并成为音威子府村最初的开发地点,隔年开始有开垦团进入进行开垦。

1912年11月国铁天盐线(现在的宗谷本线)的名寄车站-音威子府车站间通车,音威子府车站周边,又因为为与天盐川交会,成为水运铁路的的交会点,并成为建设音威子府车站以北铁路路段的据点,开始形成市区。1915年北见线(后来的天北线)和1922年天盐线皆以音威子府往北延伸,使得音威子府成为铁路小镇。发展最盛时期,与国铁相关的有关居民占了全村5,000人口的3成。但随著1980年代国铁分割民营,以及1989年天北线的停驶,并缩减车站业务,人口开始锐减。

由于1978年起陆续有雕刻家来到此地建立工作室,因此在1981年起,开始以“森林和木匠之村”为发展主轴,企图以丰富的森林资源重新带动地方的发展,并在1984年成立了北海道唯一的全日制工艺科专业高中(北海音威子府美术工艺高等学校)。

年表

  • 1916年:常盘村从中川村(现在的中川町)分割独立设置。
  • 1919年4月1日:成为北海道二级村。
  • 1963年4月1日:改名音威子府村。

产业

基干以农业、林业为主,是荞麦的最北生产地。

观光景点

景点

教育

高等学校

中学校

小学校

交通

机场

铁路

道路

国道
  • 国道40号
  • 国道275号
主要道道
  • 北海道道12号枝幸音威子府线
道道
  • 北海道道220号歌登咲来停车场线
  • 北海道道391号音威子府停车场线

巴士

  • 宗谷巴士

影片

北海道音威子府村案内动画☆~おいでよ音威子府村 地域バスルート编~

参考文献

  1. 北海道官方网页-住民基本台帐人口・市带数. 北海道総合政策部情报统计局统计课. 2020年5月25日 [2020年6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7月13日) (日语). 
  2. 音威子府村官方网页 - 音威子府村的概要 http://www2.vill.otoineppu.hokkaido.jp/gaiyo/gaiyotop.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