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韻律 | |
---|---|
韻律,指詩詞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韻規則。引申為音響的節奏規律。《舊唐書·元稹傳》:"思深語近,韻律調新,屬對無差,而風情宛然。" 葉聖陶《遊了三個湖》,:"聽湖波拍岸,挺單調,可是有韻律。" 2.指某些物體運動的均勻的節律。葉聖陶《倪煥之》十五:"她的肩背有韻律地波動着。"
詩詞術語
詩詞創作要重視藝術性,並重幾個方面,其中之一就是"韻律",要講究字詞的搭配、音調的和諧,在這些方面,古人有許多精闢的論述,常見有《詩品》、《詞品》、《曲品》等。
詩詞的韻律
談到詩詞的韻律,大致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平仄,由南北朝時期的沈約等首先提出,在盛唐以後的格律詩中得到廣泛應用,主要是講究平聲和仄聲的協調。二是對偶,在韻文特別是格律詩中,對對偶的工巧是要求比較嚴的,詩詞中一般是句對,在賦和八股文中還有多句對和段對。三是押韻,指同韻的字在適當的地方(一般是停頓的地方),有規律地重複出現。這三個方面都來自於漢語語音的特點,就是單音節語素占優勢,有聲調。[1]
在詩詞寫作特別是格律詩寫作時平仄、對偶和押韻運用的好,運用的自然,可以使詩作增強音樂感,呈現韻律美;運用的不好,用得過多過濫,就會給人以生拼硬湊之感,甚至以文害義,六朝到初唐的駢體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這是每一個詩詞愛好者必須掌握的基本功。[2]
英詩韻律
韻律(Metre): 英詩的韻律是依據音步包含音節的數量及重讀音節的位置而加以區分的。傳統英詩的韻律有六種:即抑揚格(Iambic)、揚抑格(Trochee)、抑抑揚格(Anapaest)、 揚抑抑格(Dactyl)、抑揚抑格(Amphibrach)及揚揚格(Spondee)。
散文韻律
在散體的語言中,押韻比較少見,但也不是沒有。常用押韻的是韻文(包括賦、詩、詞、曲等),韻文的意思就是用韻之文。押韻的格式一是逐句用韻,也就是一韻到底,這在有些唱詞、美文中能夠見到;二是隔句押韻,詩絕大多數是隔句押韻,只有開頭兩句可以都用韻,詞的情況比較複雜,既有逐句押韻,又有隔句押韻,還有隔多句押韻的。韻文用韻,多數是全篇一韻,較長的作品也有中間換韻的。
韻的情況
韻的情況,古今有很多不同。隋唐時代如《切韻》、《唐韻》等都分得很細,宋朝《廣韻》定為206韻,但由於有些韻可以"同用",唐代實際用112韻,宋代用108韻,金元時合併為106韻。清朝的《佩文詩韻》集韻之大成,分為平、上、去、入四部分。平聲包括上平聲一東、二冬等15韻和下平聲一先、二蕭等15韻,上聲包括一董、二腫等29韻,去聲包括一送、二宋等30韻,入聲包括一屋、二沃等17韻,共106韻。學作古體詩,用韻上應首選《佩文詩韻》。
押韻
押韻以格律詩的要求最為嚴格,許多字如一東中的"終"、"風"、"公"和二冬的"鍾"、"峰"、"恭",現在讀音一樣,律詩卻不能通押,如果通押,就犯了出韻的錯誤,就要遭人恥笑,考試就要落第。中唐以後,才逐漸出現鄰韻通押,如杜牧的《清明》詩用的十三元韻,但首句卻用了鄰韻十二文。詞押韻不那麼嚴格,像平聲,詞就合併到了14韻。
押韻還有選韻和次韻的難易問題。作詩,主動地選韻或被動地限韻,會碰到難易問題。像平聲中的四支、十一真等,包含的字多,選用就容易,稱為寬韻;而像五微、十二文等韻,包含的字較少,選用就難,稱為窄韻;還有些韻,如三江、十五咸等,包含的字更少,選用很難,稱為險韻;而像有些朋友"限韻",則跡近於文字遊戲了。詩友寫詩填詞時一定要注意韻部的選擇。
宋代以後,和別人詩習慣要次韻或稱為步韻,也可以看作是"限韻"的一種,不少文人喜歡玩這種押韻雜技,於高難動作中見功夫。蘇東坡有一首次韻詩,就寫得精煉自然:"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建築術語
韻律並不只存於音樂中,也存在於其它的藝術媒介中,如舞蹈、美術、建築、攝影、藝術體操和一些體育項目等等。韻律是構成系統的諸元素形成系統重複的一種屬性,也是使一系列大體上並不相連貫的感受獲得規律化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而且由於這種對規律性的潛在追求與把握,使人們往往將音樂與建築兩種不同的藝術門類聯繫在一起。
建築的韻律
建築必須體現出平面、立面和剖面的統一,它有平面的鋪陳,有剖面的內部結構,有立面的外部風貌。而在這種三度空間(長、闊、高)所構成的統一體中,有展示出風格各異的不同建築形體,或威嚴雄壯(如故宮)、或優美秀麗(如蘇州園林)。建築結構的重複、運動的線,使得各種建築形象比例均衡、錯落有致、和諧統一,產生出強烈的美的魅力。例如:在岩體或岩層內部,其組成成分、粒級結構及顏色等在垂向上有規律的重複變化,這種現象叫韻律層理。
韻律美
建築被譽為"石頭的史詩"、"凝固的音樂"等等。建築的韻律美表現在重複上:可以是間距不同、形狀相同的重複;也可以是形狀不同、間距相同的重複;還可能是別的方式的單元重複。這種重複的首要條件是單元的相似性,或間距的規律性;其次是節奏的合邏輯性。歌德對於斯特拉斯堡的吟嘆,雨果對於巴黎聖母院的謳歌以及黑格爾、謝林、施萊格爾等美學大師都對建築的韻味讚美有加。現代建築中依然保持着這種特性。如悉尼歌劇院,那種宛如群帆歸步的韻致,堪稱絕妙。無怪乎她不到"而立之年"就有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的"世界遺產"地位!
建築的韻律美與音樂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韻律是構成系統的諸元素形成系統重複的一種屬性,也是使一系列大體上並不相連貫的感受獲得規律化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當代世界著名小提琴家謝林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後來,德國音樂家普德曼又說:"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吉爾伯特和庫恩合著的《美學史》中說哥特式建築被處理得靈動,飛升,"對材料下沉這種自然趨勢的不屑一顧,使大教堂變成了一種奇特的音樂"。貝聿銘盧浮宮博物館設計採用了玻璃金字塔的造型,使莊重堅實的古代帝王聖座變成了輕盈透明的現代快樂宮殿。該建築富於動感,如同躍動音符的建築。
韻律節奏
在建築藝術中,群體的高低錯落、疏密聚散,建築個體中的整體風格和具體建構,都有其"凝固的音樂"般獨具特色的節奏韻律。萬里長城那種依山傍水、逶迤蜿蜒的律動,按一定距離設置烽火台遙相呼應的節奏,表現出矯健雄渾、宏偉壯闊的飛騰之勢,富有虎踞龍盤、豪放剛毅的韻律之美。北京的天壇層層疊迭、盤旋向上的節奏,歐洲的哥特式建築處處尖頂、直刺藍天的節奏,表現出不斷升騰、通達上蒼的韻律感。可見,韻律是構成形式美的重要因素。
藝術的發展是無限的,藝術的方法也是無窮的,因此藝術創作(自然包括建築設計)已經合乎邏輯地走向了多樣性,並且形成互相併存的格局。建築的韻律美是每個建築師不懈的追求,從藝術角度來看,建築和音樂類似,是人類特有的抽象思維和創造力的表達,是對韻律、重複、節奏等宇宙規則的重新編織,儘管建築之初也是對模仿自然物,但這種模仿是高級的抽象和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