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倪煥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倪煥之》是葉聖陶一九二八年寫的一部長篇小說,連載於當時的《教育雜誌》上。《倪煥之》真實地反映了從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一部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生活歷程和精神面貌,反映了「五四」、「五卅」這些規模壯闊的革命運動曾經給予當時知識青年和巨大影響。

主人公倪煥之,是個熱切追求新事物的青年。同辛亥革命失敗後不少進步知識分子一樣,他最初把救國的「一切的希望懸於教育」,真誠地期待着用自己的「理想教育」來洗滌盡社會的黑暗污濁。他還憧憬着一種建立在共同事業基礎上的互助互愛的婚姻關係,愛慕和追求一個思想志趣和自己相似的女子金佩璋。然而,嚴酷的現實生活,破滅了倪煥之的許多不切實際的空想。不但在教育事業上多次碰壁,而且家庭生活也遠違初衷。婚後的金佩璋,沉沒於瑣細的家庭事務中,對於前途、理想、教育、書本都不再有興趣(作者在這裡實際上寫出了長期封建社會遺留下的習慣力量給予婦女以多麼深重的影響),這使倪煥之深深感到「有了一個妻子,但失去了一個戀人、一個同志」的寂寞和痛苦。五四運動到來,大批倪煥之式的知識青年被捲入革命浪潮里。在革命者王樂山的影響下,作品主人公開始把視線從一個學校解脫出來,放眼「看社會大眾」,投身於社會改造活動。「五卅」和大革命高潮期間,倪煥之更是參加了緊張的革命工作。由最初改良主義性質的「教育救國」到後來轉向革命,倪煥之所經歷的這一道路在當時進步青年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然而人物的這種轉變畢竟只是初步的。他被時代浪潮推涌着前進,卻還沒有使自己化為浪潮中的一滴水,一旦革命形勢逆轉,也便容易乾涸。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殺後,倪煥之並未像王樂山那樣堅持英勇鬥爭,卻是脆弱地感到「太變幻了」,竟至悲觀失望,縱酒痛哭,懷着「什麼時候會見到光明」的疑問和希望死去。主人公的這種結局,實際上正是對一切不能與群眾真正結合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鞭打。


作者生活經驗的限制和思想認識上的弱點,自不免對作品發生影響。倪煥之轉向革命之後,反而缺少正面具體的描寫;革命者王樂山的形象,也相當模糊;這些都使長篇到第二十章以後顯得疏落無力,不如前半部針腳綿密。此外,作者在估計當時革命形勢方面所存在的某些疑慮,也妨礙了他對倪煥之臨終前的悲觀情緒作出更為有力的批判。儘管如此,長篇《倪煥之》仍不失為一部較好的作品。金佩璋這樣一個負荷着「傳統性格」的女性,能夠在丈夫死後「萌生着長征戰士整裝待發的勇氣」,要「為自己,為社會」做一點事,雖然她的這種思想轉變過程未被細緻描寫,卻也清楚地顯示了作者本身對生活和革命前途的積極態度。其他一些次要人物,無論是進步而帶有較多自由主義色彩教育家蔣冰如,或者貪婪陰險的土豪劣紳蔣老虎,也都寫得面目清晰可辨。葉紹鈞曾在長篇初版本《自記》中說:「每一個人物,我都用嚴正的態度如實地寫,不敢存着玩弄心思。」《倪煥之》所以能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較早出現的重要長篇,正是跟作者這種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分不開的。


作者簡介

葉聖陶(18941988),男,原名葉紹鈞、字秉臣、聖陶,1894年10月28日生於江蘇蘇州,現代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 1907年,考入草橋中學。1916年,進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尚公學校執教,推出第一個童話故事《稻草人》。1918年,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春宴瑣譚》。1923年,發表長篇小說《倪煥之》。 1949年後,先後出任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和總編、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顧問、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民進中央主席。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葉聖陶曾數次改名,他原名葉紹鈞,他12歲入蘇州長元吳公立小學時,請先生章伯寅取一個立志於愛國強國的字。章先生說:你名紹鈞,有詩曰;秉國之鈞,取;秉臣為字好。並教育他要愛國就得先愛鄉土,曉得鄉土的山川史地名人偉業。1911年10月15日,蘇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復了。

內容預覽

吳淞江上,天色完全黑了。濃雲重疊,兩岸田畝及疏落的村屋都消融在黑暗裡。近岸隨處有高高挺立的銀杏樹,西南風一陣陣卷過來涌過來,把落盡了葉子的杈椏的樹枝吹動,望去像深黑的完影,披散着蓬亂的頭髮。江面只有一條低篷的船,向南行駛。正是逆風,船唇響着汩汩的水聲。後艄兩支櫓,年輕的農家夫婦兩個搖右邊的一支,四十左右的一個駝背搖左邊的。天氣很冷,他們搖櫓的手都有棉手籠裹着。大家側轉些頭,眼光從篷頂直望黑暗的前程;手裡的櫓不像風平浪靜時那樣輕鬆,每一回扳動都得用一個肩頭往前一掮,一條腿往下一頓,藉以助勢;急風吹來,緊緊裹着頭面,又從衣領往裡鑽,周遍地貼着前胸後背。他們一聲不響,鼻管里粗暴地透着氣。艙里小桌子上點着一支紅燭,風從前頭板門縫裡鑽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