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順平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順平縣,隸屬於河北省保定市,位於河北省西部,保定市西郊,太行山的東麓,洪積沖積扇平原中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多山與丘陵,平原約占2/5,總面積714平方公里。 唐河、逆河為長年河。屬暖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年均氣溫12.2℃,年降水量578毫米。順神公路、京廣鐵路,西線公路過境。名勝古蹟有龍潭湖風景區、伊祁山(太子庵)堯帝廟遺址、花木蘭將軍廟遺址。

西漢平帝元始五年(5年),王莽改曲逆為順平縣。1993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完縣改名順平縣。截至2018年,順平縣轄5個鎮、5個鄉,縣政府駐蒲陽鎮平安街3號。2015年末總人口32.1萬人(戶籍),漢族占總人口的90%以上,另有壯、滿、回、侗族等16個少數民族。

2017年,順平縣社會生產總值完成55.1億元,同比增長6.3%,全部財政收入完成6.59億元,增長26.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5189元和6867元,增長11%和13.5%。[1]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2019年5月5日,河北省政府發出通知,正式批准順平縣退出貧困縣序列。[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順平縣位於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東麓,保定市西郊,介於北緯38°44′35″至39°07′18″,東經114°50′08″至115°17′04″之間,東臨滿城區,西接唐縣,南毗望都縣,北連易縣,東南與清苑區接壤,西北與淶源縣搭界。總面積71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順平縣地處太行山東麓與華北平原交接帶上,西北部為太行山區,東南部為華北平原。呈西北至東南斜長,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分中低山、丘陵、平原三種地貌。西北部為太行山區,面積約占全縣總面積的三分之二,東南部為平原。最高山峰白銀坨,海拔1006.7米,中低山海拔300~500米,丘陵地區一般海拔200米左右,平原一般海拔為33-65米。

氣候

順平縣屬暖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少雨,多大風;夏季炎熱,多東南風,雨水集中;秋季溫度適宜,涼爽乾燥;冬季寒冷少雪,多偏北風。多年平均氣溫12.7℃,1月平均氣溫-3.7℃,極端最低氣溫-20.6℃(1985年12月8日);7月平均氣溫26.7℃,極端最高氣溫41.4℃(2002年7月15日)℃。最高月均氣溫31.5℃(7月),最低月均氣溫-9.1℃(1月)。平均氣溫年較差30.3℃。無霜期年平均198天,最長達242天,最短為17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532小時。≤0℃以下平均天數143天(一般為10月下旬~次年4月上旬)。年平均降水量521.9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99.7天,最多達147天(1990年),最少為80天(1999年)。極端年最大降水量880.4毫米(1988年),極端年最少降水量288毫米(1992年)。降水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7月最多。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風雹、洪澇、連陰雨、龍捲風等。

水文

順平縣境內河道均屬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共有7條河道,即唐河、界河、蒲陽河、曲逆河、七節河、金線河和十五計河。其中唐河為大清河支流,為常流河,屬二級支流河道。境內河長13.2公里,區間流域面積124.6 平方公里;界河為清水河的上遊河段,屬二級支流河道,境內河長32.2公里,總流域面積691.7平方公里,設計行洪能力1225秒立米;蒲陽河、曲逆河、七節河、十五計河為界河支流,屬三級支流河道,均為季節河;蒲陽河全長32.3公里,流域面積152平方公里;曲逆河全長34.9公里,流域面積158平方公里,設計行洪能力676秒立米;七節河河長15.3公里,流域面積56平方公里,設計行洪能力115秒立方米;金線河河長 12.6公里,流域面積 76 平方公里 ,設計過水能力136秒立方米;十五計河流域面積很小,境內河長3.3公里。全縣境內河道總長143.8公里,河網密度0.2公里/平方公里。全縣多年平均年自產徑流0.94億立方米。其中平原區0.23億立方米,淺山丘陵區0.48億立方米,深山區0.23億立方米。

順平縣有中型水庫一個,為龍潭水庫,小型水庫三個,分別是大悲水庫、李各莊水庫、荊尖水庫。山區和丘陵地下水多為裂隙水和構造水。地下水呈西北至東南流向,湧水量70-90立方米/h,水質較好,清徹透明,甘甜爽口,總硬度5.15mg當量/L,pH值7.4。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順平縣水資源儲量比較豐富,多年地表水資源總量9558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9719.87萬立方米。

礦產資源

順平縣共發現礦產16種,有金屬礦產4種(鐵、金、銅和銀),建材及其他非金屬礦產12種(水泥配料用粘土、水泥用灰岩、高嶺土、建築石料用灰岩、建築用砂岩、建築用白雲岩、鑽井用石灰岩、冶金用白雲岩、大理石、天然油石、天然板石、石英砂岩)。

建築用白雲岩、冶金用白雲岩,主要位於蒲上鎮、台魚鄉、白雲鄉和大悲鄉,遠景資源量巨大(7億噸以上)。

水泥用石灰岩、制灰灰岩、鑽井用石灰岩,位於台魚鄉、安陽鄉、大悲鄉等,累計查明資源量1.75億噸。

高嶺土,主要分布於大悲鄉和安陽鄉。

建築用砂,位於大悲鄉、河口鄉、安陽鄉等,預計儲量在500萬方以上。

水泥配料用粘土、陶粒頁岩,主要分布在河口鄉、安陽鄉等,已探明676萬噸。

金屬礦產,多為赤鐵、褐鐵礦,估算儲量300萬噸。 非金屬除石灰岩儲量15億噸,其中高級石灰岩1億噸。

人口

截至2015年末,順平縣總人口為32.1萬人(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99‰。絕大多數為漢族,另有回族、滿族、侗族藏族壯族、朝鮮等16個少數民族。

政治

縣委書記:單有高

縣委副書記、縣長、縣政府黨組書記:鄧艷學

經濟

綜述

2017年末,順平縣社會生產總值完成55.1億元,同比2016年增長6.3%,三產比重為39.3%、30.4%和30.3%;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2.5億元,增長8.4%;全部財政收入完成6.59億元,增長26.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89億元,增長33.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5189元和6867元,增長11%和13.5%。

第一產業

2017年末,順平縣第一產業增加值21.6億元,增長6.2%。

順平縣按照「興牧、優果、興菜」的發展思路,調優農業結構,已形成蘋果、桃、腸衣和設施蔬菜為主的特色農業產業。

第二產業

截至2016年4月,順平縣園區面積達3.67平方公里,入駐企業192家,開發區北園內全長4.5公里的主幹道已竣工通車,全長11292米的污水管網已完成90%,220KV變電站竣工投入使用,年主營業務收入已達70億元,被省委評定為AAA級開發區。2016年順平縣引進重點項目29個,總投資230.84億元,列入省市重點項目19個,總投資162.24億元。

2017年末,順平縣第二產業增加值16.7億元,增長1.4%。

順平縣實施「工業立縣」戰略,冷鏈物流、裝配式產業園等一批項目相繼簽約落戶、啟動建設。

第三產業

2017年末,順平縣第三產業增加值16.7億元,增長14.7%。

交通運輸

公路

高速公路:京昆高速、保阜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其中京昆高速公路境內長19.605公里,設順平北一個出入口;保阜高速公路境內長24.489公里,設順平南一個出入口 國道:107國道過境,境內長2.1公里,雙向四車道省道:有6條省道過境鐵路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2年,順平縣共有高中2所(其中普高1所,職高1所),初級中學1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電大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鄉鎮成人學校10所,小學56所,教學點53個,各類幼兒園71所。

截至2012年,順平縣共有各級各類在校學生45678名,其中高中2552名,職中2547名,初中8073名,小學23595名,在園(班)幼兒8878名,特校在校生33人。全系統教職工總數2938人,專任教師2503人,其中普通中學教職工1207人,中等職業教育教師187人,小學教師1075人,幼兒教師444人,特校教師25人。鎮平縣小學入學率達到了100%。

截至2017年,順平縣完成3所寄宿制學校建設。新建改造12所學校校舍,啟動了城區中、小學新建項目,招聘引進優秀教師265名,順利通過省教育綜合督導評估驗收。 [19]

文化事業

截至2012年,順平縣共有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15000冊。

醫療衛生

截至2012年,順平縣共有衛生機構394個,其中縣級醫療衛生機構9個(含2個民營醫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經辦機構1個,鄉級醫療機構22個,村衛生室362個。衛生技術人員741人,其中執業醫師232人,助理執業醫師169人。醫院、衛生院床位941張。

截至2017年,順平縣全面提高城鄉社會救助和特困人員供養標準,施行藥品零差價銷售,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實現一站式結算。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順平縣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351人,新增失業人員再就業510人,登記失業率3.91%,低於控制指標。

截至2017年,順平縣投資5026萬元,建成了安置房232套,為118戶441人搬遷入住提供了保障。實現51個村出列、1.59萬人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2.4%。

城鄉建設

截至2017年,完成8個省級重點美麗鄉村規劃編制,投資4.1億元,實施第二批「七個一」工程,城區基本實現集中供水工人。5個棚戶區改造穩步推進,92套公租房主體竣工,改造農村危房716戶。

扶貧

截至2019年10月,保定的順平縣等地均與保險公司達成協議,探索扶貧保險機制,為農村人口提供防貧保障。

歷史文化

文物古蹟

順平縣境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腰山王氏莊園、伍侯塔),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子城遺址、野場慘案遺址),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烈士陵園、韓永祿舊居、陽辛莊養生文化遺址、杜康觀遺址、常莊慘案遺址)。

堯鄉文化

順平縣為堯鄉故里,「堯生伊祁」,「慶都,赤龍感之,孕十四月而生于丹陵」,「堯住此山,後因作姓」等多有典籍記載,並為史學者公認。然,堯初定都,因年代久遠,典籍寥寥,缺乏贅述。儘管如此,後人典注,考據,依然清晰明鑑:順平之堯城,乃為堯受禪稱帝定都第一皇城,即,堯初定都在順平。帝都堯城,順平不僅只有堯城堯廟遺址,且其南有當時的四岳諸侯臣府羲叔官邸——夏叔府第。

非物質文化遺產

順平縣有保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項:順平地平蹺(第一批)、堯鄉南樂會(第四批)、麵塑(曾氏麵塑)(第五批)

地平蹺

「地平蹺」產生於河北省中部的完縣(今順平縣),起源於清代乾隆年間當地盛行的「寸蹺」,經過民國時期藝人冀連三、鄧金河等人修改、完善形成的具有北方特色的民間秧歌類舞蹈,流傳於順平縣、易縣、唐縣、清苑縣、滿城縣等地區,是河北省特有的民間舞蹈。

「寸蹺」以姑娘行當腳踩四、五寸的木製矮蹺而得名,原為表現舊時纏足婦女的行動姿勢而設,是一種沒有具體情節的純情緒舞蹈。唱詞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的鄉俗俚語,講究合轍押韻,詼諧幽默,能充分反應勞動人民樸素豁達、樂觀向上的精神境界。 「地平蹺」雖沒有了「寸蹺」中腳踩的矮蹺,但保留了「寸蹺」的舞蹈風格——顛顫步。顛顫步是以腳掌為動力,通過膝蓋的彎曲帶動全身,形成身體上下一致的顫動。這是「地平蹺」所有角色共同的、最富有特色的舞蹈動律,直接脫胎於「寸蹺」的蹺功。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地平蹺」在顛顫步的基礎上又衍生出了掌顛步、平顛步、踱顛步、碾顛步、跳顛步等舞蹈步伐,配合表演人物夾襠、含胸和跨步的扭動,構成了「地平蹺」獨特的藝術風格。

「地平蹺」的配樂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樂器以海笛為主,配以小管子、笙、曲笛、海錐、龍頭胡和雲鑼。武場則採用堂鼓、大鑼、手鑼、鐃鈸和小鑔等戲曲鑼鼓。

多年來,經過老藝人和文藝工作者的不斷挖掘、創新,「地平蹺」在順平縣農村得到了推廣和普及,許多以現代農村生活為題材創作的「地平蹺」舞蹈被搬上了舞台,並多次參加省、市和國家調演,多次獲獎。

風景名勝

順平縣萬頃桃源農莊民俗文化園(伊祁山景區)

順平縣萬頃桃源農莊民俗文化園是首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位於順平縣城西伊祁山,距保定市區47公里。伊祁山是上古帝王堯的出生地,山上有古老的洞穴、眾多廟宇、殿堂、亭台,依然可以看到原始氏族群居殘留的遺址。景區面積17.5平方公里,集中了古順平八景中的「西山晴雪」、「馬耳雙峰」、「曲水春風」、「柿林紅葉」等景觀。

順平縣唐河漂流景區

唐河漂流景區位於保定市順平縣神南鄉西北,由保淶路可達,距保定市區62公里,是水上遊樂活動景區。唐河漂流全程10公里,導遊、安全員、救生設備等服務設施齊全。

順平縣杏唐溝景區

景區位於保定市順平縣神南鄉西北2公里處,距保定市區60公里。景區原為道教聖地,全長10餘華里,溝內野花遍布,林木茂盛,水質清澈,魚蝦可見。在溝的深處,有宋代佛寺、尼姑庵、鐘鼓樓、舍利塔、碑林石刻等多處遺蹟

順平縣腰山王氏莊園博物館

王氏莊園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景區,位於保定市順平縣腰山鎮南腰山村,從保定北口下道沿保阜路到腰山鎮可達,距保定市區25公里。莊園占地面積18.6萬平方米,建有成套院落50餘套,各類房屋500餘間,由北園、中園、南園、場院構成,是一處城堡式建築,為華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末清初民居建築群,影視拍攝的重要外景地。

順平縣天(龍潭)湖自然風景區

景區位於保定市順平縣神南鄉境內,由保阜路轉順神路或由保淶路皆可達,距保定市區80公里,是山水自然風光景區。天湖景區總面積80平方公里,有仙界峽、楊成武將軍梯子溝突圍紀念碑亭、紫竹山、「堯母祭天」等景區內的代表性景觀。

地方特產

腸衣

腸衣是順平一項傳統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享有盛名,暢銷西歐各國,順平腸衣拉力強,彈性大,腸皮透明光亮。順平腸衣年均出口創匯達3000多萬美元,是順平縣的支柱產業之一。

果品

2001年,順平縣被國家林業部授予「中國蘋果之鄉」、「中國桃鄉」的稱號。紅富士蘋果色艷、個大,含糖量達15%以上,果肉細膩、爽口、無渣,風味濃郁。2011年,在昌平果品擂台賽上獲三等獎。

桃木工藝品

順平縣主要有桃木劍、健身球、工藝斧、娃娃枕、九龍壁等,品種達300多種。這些工藝品設計精美、古樸大方,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被評為保定市「新三寶」之首。

著名人物

孫福全(1860年-1933年),字祿堂,晚號涵齋,河北省完縣(順平縣舊稱)東任家疃村(後屬望都縣)人,孫氏太極拳創始人。

王璞,也作王朴,幼名蘭貴,1929年生,河北完縣(今順平縣)野場村人,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十大少年英雄」的稱號。

韓永祿,又名韓煜,曾化名劉士貴,1905年出生於河北省完縣(今順平縣)西五里崗村,革命烈士。

李寶屏(1913.3-1986.1)女,神南鎮北神南村人,曾任河北省政協委員。

張炳林,1923生,白雲鄉西朝陽村人。1960年晉升中校軍銜,技術5級,副軍職待遇。曾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榮獲獨立功勳榮譽章。

劉秀峰,1922生,原名劉永祿,台魚鄉龍堂村人。1988年7月榮獲獨立功勳榮譽章,行政10級,正軍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