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额,中国汉字,读 é。

1. 额头:子字,在人脸的眉毛上面的、头发下面的部分,或某些动物头部大致与此一样的部位。

2. 在网络用语;

3. 藏族、门巴族的打击乐器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额

外文名称; The amount of

拼音; é

注音; ㄜˊ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989D

笔顺编号; 445354251132534

汉字首尾分解; 客页

汉字部件分解; 宀夂口页

繁体; 额、頟

基本解释

1、人脸头发以下、眉毛以上的部分,或某些动物头部大致与此相当的部位(俗称"脑门子"):额头。额角(jiǎo )。

2、牌匾:门额;匾额。

3、在网络用语里,表示因为短暂时间内想不出回答的话语,所以正在进行思考, 或对于对方说的内容(a说的话b)感到错愕、无奈或惊诧等发出的感叹。也可能是"无语"、"倒"、"没话说的意思"、"是的"。表无示奈或是与问号连用来表示没听清而发出疑问。

4、藏族、门巴族的一种打击乐器,汉族称手鼓。原为藏族宗教乐器,现已成为歌舞演奏的乐器,用于"热巴舞"的民间歌舞伴奏。

基本词义

◎ 额

〈名〉

(1)(形声。从页(xié),客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额头,脑门)

(2) 同本义 [forehead]

頟,颡也。从页,各声。字亦作额。--《说文》

封说为龙頟侯。--《汉书·卫青传》

龙额。--《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3) 又如:额颅(额头,前额);额颅盖(前额);额花(妇女用来贴在额上的以纸、绢、玉等做成的装饰花);额黄(六朝至唐时的妇女,喜欢在额间涂上黄颜色作为装饰,称为额黄。也称"额山")

(4) 店铺或厅堂正面和顶部挂的有字的板,牌匾 [horizontal tablet]。如:匾额;额名(在匾额上题写的名称);额籍(匾额与名录)

(5) 规定的数目 [quota]。如:额地(计入纳税纳粮数额的田地);额外主事(明清各部中,等级最低的官员);额子(定额,规定的数目)

(6) 物体上首接近顶端的部分 [top]。如:额子(无顶的头巾);碑额;崖额

常用词组

额蹙心痛、额定、额枋、额骨、额角、额门、额面、额娘、额手、额手称庆、额数、额头、额外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k6

◎ 潮州话:hiah8

部首笔画

部首:页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5

五笔86:PTKM

五笔98:PTKM

仓颉:JRMBO

笔顺编号:445354251132534

四角号码:31682

郑码:WDJG

Unicode:CJK U+989D

折叠编辑本段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客页

汉字部件分解:宀夂口页

笔顺读写:点、点、横钩、撇、横撇、点、竖、横折、横、横、撇、竖、横折、撇、点

折叠编辑本段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戌集下【页子部】额

《广韵》五陌切《集韵》《韵会》《正韵》鄂格切,音峉。《说文》頟(额)颡也。详頟字注。 又叶逆各切,音咢。

又叶逆各切,音咢。《后汉·城中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尺音绰。[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