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指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风寒指数是生态学一个名词。
历史名词是历史上曾出现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称[1],例如“禅让”,传说古代实行举荐贤能之人为首领继承人的一种制度,据文献记献:有尧举舜、舜举禹[2]、禹先举皋陶、皋陶死禹又举益等历史故事。
名词解释
气温低于15℃时,表征人体散失热量与风速、气温关系的指数。
风寒指数是表征风速与降温关系的物理量。实验表明,当气温为—1.1℃时,若风速为11.1米/秒(约6级),则人会感受到冷的程度相当于无风时温度为—17.2℃;若风速大到15.6米/秒(约7级),则相当于无风时温度为-20℃的寒冷程度。可见,在寒风中人的感觉要比实际气温低。
风速和温度的某一组合常与一定的热量损耗率相联系。相同的热量损耗率可由参考速度(如人的步行速度)与不同温度的组合形式表示,称为风寒相当温度或视在温度。
在冬季天气酷寒的北美,定期发布相当温度预报,使对户外的感觉寒冷程度有一个适当的标志。但因人的年龄、活动量、健康状况、新陈代谢速度等的差异,相同相当温度下体验到的不舒适程度因人而异。
参考文献
- ↑ 文字记载前的1500年的历史都发生了什么,搜狐,2020-10-14
- ↑ 尧舜禹时期之中国和大禹之都及夏代都城之变迁,搜狐,2018-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