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风暴一号火箭

风暴一号火箭,又名新长征一号,由上海市第二机电工业局(今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设计,布局与长征二号丙基本相同,1969年8月开始研制,于1972年8月首次进行遥测试验火箭发射,取得了成功;在1973年9月18日和1974年7月12日的两次发射科学实验卫星时遭到失败;1975年7月该火箭成功将中国第一颗质量超过1吨的卫星送上太空;1981年9月该火箭“一箭三星”成功发射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1],这是中国首次用一枚火箭同时发射3颗卫星。风暴一号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共进行了11次飞行,取得了7次成功,共发射了6颗低轨道卫星和成功地进行了两次低弹道发射实验。该火箭于1982年停用。在风暴一号的技术基础上,发展了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

目录

概述

“风暴一号”火箭的代号为FB-1[2]。70年代初中国北京地区开始研制“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时,上海地区根据当时国内的需要,也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设计技术资料开展了运载火箭的试制工作,火箭命名“风暴一号”以示区别。在试制过程中,对长征二号设计作了一些适应性修改,其中第二级游动发动机改动较大。由于改动后设计余量小,地面试验不够充分,质量上控制不够严格,导致初次发射卫星失败。后确认故障是第二级游动发动机推力下降所致,决定改用“长征二号”的二级发动机,因而,“风暴一号”与"长征二号"的技术状态更趋一致。1981年用一枚“风暴一号”火箭发射三颗卫星成功后(国内首次一箭多星发射),根据国内要求,计划作了调整,上海地区停止“风暴一号”的生产和研究,集中力量研制“长征三号”的第一,二级火箭。为了与北京地区研制的第三级相容,该一,二级是在“长征二号”基础上改进的。“风暴一号”火箭共进行了六次发射,四次获得成功,将六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名称由来

从总体方案提出到两级火箭地面试车,只用了十几个月的时间,这是何等快的速度,这是只有在中国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创举!这种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就是‘风暴一号’,为什么给新火箭起这个名字,也与当时我国在航天领域对当时的世界两强的态度有关。新型火箭按照中央的计划为两级液体动力,火箭长约为32米,圆截面直径为3.35米,设计运载能力为2000公斤,总体起飞推力为280。又经过20多个月的试验、改进、修改、优化、再试验、再改进,终于基本设计试制完成。在1972年秘密试射试验飞行成功,火箭从某秘密基地飞行xxxx公里,成功命中某秘密试验基地的靶场。在以后的近两年时间里,这型新运载火箭有秘密飞行了多次,终于设计定型,并被中央有关部门最后定名为‘风暴一号’。

视频

风暴一号火箭 相关视频

上海航天特展现“风暴一号”运载火

参考文献

  1. 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一箭三星”发射成功,国家航天局,2017-09-20
  2. 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图),桂林生活网,2008-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