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香兰村位于柳州市北面,距离市中心5公里,属典型的城郊结合部。全村共有4个自然屯,13个村民小组,共661户,人口2100多人,现有党员39人。村有耕地1612.5亩。2005年香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07元,是全市的富裕小康村之一。[1]

中文名称: 香兰村

行政区类别: 村

地理位置: 柳州市北面

面 积: 5184

党 员: 39人

目录

荣誉

近年来,香兰村以开展文明村创建为切入点,逐步抓好“科技兴村、经济强村、文明建村、民主理村、依法治村”等方面工作,并在“科技兴村”、“经济强村”和“实施让村民满意工程”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效。该村成立了“柳北区长塘镇香兰村科技种养协会”和“香兰科技种养协会巾帼分会”,积极利用协会这个发展平台,先后为该村引种了百香果、皇竹草、韩国罗卜、武汉莲藕、青花梨、福建青竹等许多新品种,在养殖上更是从传统的养猪养牛业,转为利用皇竹草配制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饲料养殖猪牛,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和带动该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出租土地为主进行招商引资。先后引进的市粤安气体有限公司、胶合板厂、富城机械有限公司以及海川家具城等企业,每年给该村的集体收入就增收80多万元,加上就业、物流、农贸交易,使农民直接和间接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收益。该村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获得柳北区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2005年被定为柳北区“五村、两规范建设示范村”、“科技兴村示范村”、“党员电教示范村”和柳州市“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试点村”。2005年被评为柳州市柳北区文明村。

交通

有公交77路直达香兰村柳长路香兰公交站有公交1、3、5、15、18、39、55、61、63、75路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5184亩(其中:田1726亩,地3458亩),人均耕地3亩,主要种植甘蔗烤烟木薯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35095.9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92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15亩,主要种植咖啡、茶叶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131亩,荒山荒地10119亩。有金矿、铜矿等资源。

基础设施

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村辖内无路灯。全村有333户通自来水,有9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77%、20%)。有432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8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8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8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01户。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4公里,建有集贸市场1个。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农用运输车6辆,拖拉机29辆,摩托车161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693亩,有效灌溉率为34.91%。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09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1户;建有小水窖1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09户。全村有5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9个自然村已通电;有7个自然村已通路;有9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9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4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8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3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有18户居住在其他结构房屋。

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4人,少数民族党员4人,其中男党员57人、女党员7人。该村党支部2006年被木城乡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2006年被木城乡人民政府评为乡级文明单位。村委会由(支书兼主任、副支书、副主任等)组成,下设垭口、小寨、老厂、新寨、郑家寨、包包寨、打电洼、上弓背山、下弓背等9个村民小组。该村建有团支部1个,共有团员46人。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9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55万元,占总收入的57%;畜牧业收入115万元,占总收入的14.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350头,肉牛23头,肉羊725头);渔业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0.37%;林业收入35万元,占总收入的4.4%;第二、三产业收入174万元,占总收入的22%;工资性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1%。农民人均纯收入2801元,农民收入以甘蔗、烤烟、木薯、粮食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4人,在省内务工8人,到省外务工6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432户,共乡村人口1730人,其中男性954人,女性776人。其中农业人口1696人,劳动力1076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彝族、僳僳族族混居地),其中彝族205人,僳僳族64人。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人,占人口总数的0.17%;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696人,参合率100%;享受低保308人,占人口总数的17.8%。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室和乡卫生院,卫生室面积3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17公里。该村无公厕,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村内无生活排水沟渠设施,全村人畜混居的农户266户。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2850平方米,拥有教师10人,在校学生235人,距离中学17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29人,其中小学生173人,中学生56人。全村建有图书室1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