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1月29日 (五) 11:34 由 Seaweed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歷史沿革
前往: 導覽搜尋
馬利地理位置  
原圖鍵連
馬利
原圖鏈接  

馬利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Mali;法語:La République du Mali),另譯馬里,首都巴馬科,位於非洲西部內陸國,與阿爾及利亞尼日布吉納法索象牙海岸幾內亞塞內加爾茅利塔尼亞接壤。面積約124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933萬。官方語言為法語。通用語言為班巴拉語。通用貨幣為西非法郎[1][2][3]

  • 是西非面積第二大的國家。

國家象徵

1958~1959年法屬蘇丹時期的旗幟是以法國三色旗為基礎,配上名為「Kanaga」的黑人。

1959-1960年馬利聯邦時期的國旗,改為泛非顏色(綠、黃、紅),並於中央放置Kanaga。

目前馬利國旗啟用於1961年,刪除旗面正中央的Kanaga,主因為多數人口信奉伊斯蘭教,教義不允許偶像崇拜。綠色象徵肥沃的土地;黃色象徵蘊藏的礦藏;紅色象徵為爭取獨立的烈士所流下的鮮血。

罵利與塞內加爾的國旗顏色相同,差別在於塞內加爾脫離聯邦後以綠色星星代替Kanaga;與幾內亞的國旗顏色相反。[1][2][4][5][6]

歷史沿革

過去曾是迦納帝國馬利帝國桑海帝國的中心地區。1895年遭到法國殖民,改名為法屬蘇丹,成為法屬西非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民族自治風潮盛行,1946年法屬蘇丹率先成立地方議會,成為法國海外領土,為法蘭西聯盟(Union française)之成員國。 1958年法屬蘇丹成為法蘭西共同體中的自治國。1959年與塞內加爾合併成立馬利聯邦。1960年6月馬利聯邦脫離法國獨立,8月塞內加爾退出聯邦,9月22日馬利共和國正式成立。[1][2][3]


莫迪博·凱塔(Modibo Keïta)為首任總統。1968年穆薩·特拉奧雷發動政變上台。

1991年3月阿馬杜·圖馬尼·杜爾發動政變,建立軍人過渡政權。1992年1月,公民投票通過了新憲法。4月,舉行全國大選,非洲團結正義黨候選人阿爾法·烏馬爾·科納雷當選總統,6月宣誓就職,成立第三共和國。1997年5月,科納雷蟬聯總統。2002年5月,前軍政權領導人杜爾作為獨立候選人當選總統,2007年4月連任。杜爾總統執政期間,馬里政局總體穩定。

地理環境

位於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緣,西鄰毛里塔尼亞、塞內加爾,北、東與阿爾及利亞和尼日爾為鄰,南接幾內亞、科特迪瓦和布基納法索,為內陸國。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乾旱炎熱。中、南部為熱帶草原氣候。全年分為2個季節:6~10月為雨季,11~次年5月為旱季。旱季最高氣溫達50℃,雨季最低氣溫為14℃


經濟

系最不發達國家。經濟以農牧業為主,糧食不能自給,系非洲主要產棉國和產金國。近年馬里政府重點發展農業,加強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石油勘探和礦產開發。為增加稅收、擴大就業,政府積極招商引資,興建水泥、汽車組裝、食品加工、製糖等一批新興企業,還大力推動礦產、油氣資源開發。目前馬國民經濟逐步恢復,但尚未達到危機前水平。2016年,馬里競爭力指數在全球138個經濟體中排名第125名,營商便利指數在全球186個經濟體排名第141名。2018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馬利共和國 Republic of Mali. 中華民國外交部全球資訊網. 2018年 [2019-11-27] (中文). 
  2. 2.0 2.1 2.2 AFRICA MALI. CIA. 2019-10-02 [2019-11-27] (英語). 
  3. 3.0 3.1 馬里國家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19年7月 [2019-11-27] (中文). 
  4. Mali. FOTW. 2014-01-25 [2019-11-29] (英語). 
  5. 在惡搞國旗嗎?不~火柴人真的存在過~. ETtoday新聞雲. 2015-04-29 [2019-11-29] (中文). 
  6. Flag of Mali. flagpedia. [2019-11-29]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