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马哈茂德·艾哈迈德·内贾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
出生 1956年10月28日
  塞姆南省加姆萨尔
国籍 伊朗

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 (Mahmoud Ahmadi-Nejad),第9届、10届伊朗总统 。 1956年10月28日出生于伊朗德黑兰市东南部加姆萨尔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一名铁匠 。大学时代,他就读于德黑兰工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并于1997年获得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学位 。两伊战争期间,曾在伊朗革命卫队服役。成为革命卫队特种兵司令。艾哈迈迪-内贾德早年就步入政坛,曾任西南部库尔德市市长顾问。20世纪90年代,他担任西北部阿尔达比勒省省长。2003年4月当选为德黑兰市市长。 2005年6月当选伊朗总统。2009年6月获得连任。艾哈迈迪-内贾德在政治上坚持“维护伊斯兰价值观”的立场。作风低调、朴实亲民、勤俭廉政,深得广大普通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支持。 2013年8月总统任期届满后,艾哈迈迪-内贾德重新回到校园任职教授。 2017年4月12日,内贾德突然宣布参加新一届总统选举,并前往伊朗内政部进行了候选人注册登记。20日,被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取消参选资格。

人物经历

他无论从长相到气质再到经历都实在太普通,思想极端保守,下令男女必须分乘电梯,但他赢得了伊朗广大穷人的心。 伊朗首都德黑兰城西有一幢新建的普通公寓楼。2005年6月18日下午6时左右,在这幢连空调也没有装的公寓楼大厅里,拥挤着100多名各国记者,他们不停地擦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时不时抱怨两声,但怎么也不愿意离开自己占好的位置,到外面去吹吹风。几天前还在拉夫桑贾尼那富丽堂皇的办公室,与他对坐而谈的CNN首席国际记者克里斯蒂娜·阿曼普,也包着一条花头巾挤在前排,不停地用采访本扇着风。

从默默无闻到一战成名

艾哈迈迪-内贾德目前担任德黑兰市市长,在他宣布参加竞选以后,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在很多人眼里,他是靠着和领袖哈梅内伊的密切关系才挤进了候选人的名单,而他所争取到的,也只不过是个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说实话,人们有充分的理由不去注意他,他实在是太普通了。从长相到气质再到经历,他都实在没有任何引人注目的地方。在大选投票前所进行的各项民意测验中,艾哈迈迪-内贾德的排名都是不前不后,像他这个人给大家的印象一样,是一杯温吞水。

然而这杯温吞水却在18日这天沸腾了。当天中午第一次公布阶段性计票结果时,艾哈迈迪━内贾德在得票总数上占据“坐三望二”的位置,此后,他逐渐缩小了与第二名卡鲁比的差距,同时甩开了其他候选人。

很多新闻记者此时突然意识到,一旦艾哈迈迪-内贾德杀出重围,可能自己连他的资料图片都没有。正焦急地查阅竞选信息的时候,记者们忽然欣喜地发现,当天下午6点,在城西的那幢普通公寓楼里,就有一场艾哈迈迪-内贾德的记者招待会,于是纷纷拍马杀到,一路好找自不待言。

从铁匠之子到穷人代表

从小就不富裕的家庭背景使他养成了俭朴节约的生活习惯。甚至在担任了德黑兰市市长以后,他的衣食住行都与千百万普通工人没有区别。

19岁时,艾哈迈迪-内贾德考上了德黑兰工业科技大学建设系,毕业后,他又曾两度回母校深造,最终于1997年获得了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学位,取得了专家治国的资本。

艾哈迈迪-内贾德早年就步入政坛,曾做过西南部城市库尔德市的市长顾问,此后逐步升迁,90年代初担任过西北部阿尔达比勒省省长,任内连续三年评为国家模范省长。在这以后,他还担任过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特种部队司令。由于对于他的经历人们知之甚少,给人留下了神秘感,因此一度有传言说他担任过秘密警察,不过对此他并不承认。

2003年4月,艾哈迈迪-内贾德出任德黑兰市市长。任内采取了一些花钱不多、但效果明显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德黑兰的交通状况。同时,他又想方设法稳定了该地区的物价,获得了市民的支持。

由于朴实亲民、勤俭廉政,艾哈迈迪-内贾德深得广大社会下层的支持和爱戴。可以说,广大穷人是他的政治基础。在竞选中,他也一再承诺当选后要为穷人多谋福利,这为他争取到了不少选票。

2005年6月当选伊朗总统。同年8月就职。

2009年6月,总统大选获得62.63%选票,连任成功。但是,此次大选结果遭到了持续的抗议。截至2011年4月,内贾德及穆萨维双方及各自的支持者就选举结果仍争论不休,有人认为选举出现舞弊。多名伊朗政要缺席总统的就职仪式,前总统穆罕默德·哈塔米、前总统兼现任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及反对派领袖穆萨维均没有参加总统就职仪式。反对派在网站及网志号召支持者在就职仪式当天上街抗议。在总统就职当天,数百名防暴警察与反对派示威者在议会外对峙。伊朗国营电视台直播了艾哈迈迪内贾德就职宣誓的情况,内贾德又称他会“维护国教、宪法及伊斯兰革命体系”。

在对外政策上,艾哈迈迪-内贾德主张发展“公正的国际关系”,主张所有国家一律平等,伊朗愿与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关系,特别是发展与周边国家、伊斯兰国家的关系。关于伊美关系,他认为,只要美国对伊朗采取敌视态度,伊朗就不会、也没有必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在核问题上,他强调伊朗拥有掌握和利用民用核技术的权利。他表示要坚决维护伊朗自己的利益和立场,绝不屈服于外来压力,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他同时表示,伊朗没有研制核武器的企图,并愿意与欧盟通过真诚的对话来解决矛盾和分歧。

2008年9月,艾哈迈迪-内贾德出席北京残奥会开幕式及相关活动。2010年6月来华参加世博会伊朗馆日有关活动。

政治立场

艾哈迈迪-内贾德作风低调、朴实亲民、勤俭廉政,深得广大普通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支持。在担任德黑兰市市长期间,他采取措施改善德黑兰的交通状况,并稳定了该地区的物价。

艾哈迈迪-内贾德属于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第二代。在政治上,他坚持“维护伊斯兰价值观”的立场。竞选期间,艾哈迈迪-内贾德一再重申,一旦当选总统首先要做的就是切实维护国家法律和宗教习俗的尊严。在选举中获胜后,艾哈迈迪-内贾德发表声明说,他将致力于建设一个“现代和进步”的伊朗,使伊朗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典范”。

在经济上,艾哈迈迪-内贾德强调,国家资源不应当过分集中于政府手中,应当交给人民用于推动国家发展。他认为,目前伊朗对私有化的理解不全面,私有化并不意味着要出售国家财富。艾哈迈迪-内贾德还强调社会公正的重要性,认为社会公正问题应当是国家经济发展计划的核心。

在核问题上,他强调伊朗拥有掌握和利用民用核技术的权利。他表示要坚决维护伊朗自己的利益和立场,决不屈服于外来压力。奉行强硬路线保守派。

自上台以来,艾哈迈迪-内贾德大幅增加政府开支,加大对边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和对中低收入家庭补贴力度,赢得了部分民众的支持。但在其执政期间,伊朗通货膨胀率大幅上涨,2007年曾一度达到29%,物价上涨、失业率上升和住房紧张等问题比较突出。在外交上,艾哈迈迪-内贾德持强硬政策,拒绝在伊朗核问题上作出妥协,主张和平利用核能是伊朗的合法权利。

连任总统

2009年1月28日,内贾德的媒体顾问阿里·阿克巴尔·贾万弗卡在接受采访时说,艾哈迈迪—内贾德将参加6月举行的总统选举,谋求连任。贾万弗卡说:“他自然会成为候选人……他将这么做来完成自己的职责……将再次参选来看自己的项目取得成果。” 据贾万弗卡介绍,艾哈迈迪—内贾德本次竞选活动将与上次不同,上次竞选时主要是向人民展示自己,而本次竞选将向人民展示任总统期间取得的成就。[1]

潜在对手

艾哈迈迪—内贾德上次参选时得到了众多穷人的支持。他当时的竞选纲领包括反腐和更公平分发石油财富等。最近几周,伊朗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公开表达了支持他再次参选的立场。

伊朗总统可以连任一届,但也可以在完成两个连续任期后隔届再选。某些改革派人物和保守派人物已表达了参选意向。

法新社说,接任艾哈迈迪—内贾德当德黑兰市长的穆罕默德-巴吉尔·卡利巴夫被视为保守派的主要候选人,而改革派的前总统穆罕默德·哈塔米被视为潜在候选人。前议长迈赫迪·卡鲁比也是改革派,已宣布参选。

伊朗媒体报道说,前总理米尔·侯赛因·穆萨维也有可能参选。

接受质询

伊朗议会于2012年3月14日上午开始就一系列政治和经济问题质询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内贾德因此成为33年来首次遭议会传召的总统。

伊朗部分议员2月签署一项动议,要求艾哈迈迪-内贾德就一系列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违规”行为接受质询。伊朗议会副议长穆罕默德-礼萨·巴霍纳尔随后公开宣布了这一动议。动议要求总统回答的“违规”问题包括:政府向德黑兰地铁项目拨款不足、未能实现伊朗2011年(截至2011年3月20日)国内经济增长8%的目标、经济改革计划实施不力以及艾哈迈迪-内贾德抵制哈梅内伊要求重新起用情报部长穆斯利希的决定、对议会事务发表言论、在时任外长穆塔基出访时突然将其解职等。

评价

伊朗能源储量居世界第二,又扼守霍尔木兹海峡这一世界能源通道,加上伊朗是中东为数不多敢于对美国说“不”的国家,这使伊朗的安全威胁问题,远比世界任何国家都要严峻得多。2005年内贾德上台执政时,小布什政府刚刚打完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并明显将伊朗列为“下一个”打击对象。美国军方也制订多个具体军事打击伊朗的计划。当时伊朗的生存环境前所未有凶险。然而,由于内贾德“以斗争求和平”,八年下来,美国对伊朗动武的声音日渐稀疏。换言之,伊朗的安全环境不是变坏了,而是变好了。西方经济制裁,不过是奈何不得伊朗之后的“次优选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