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马祖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祖岛,又名“南竿塘岛”,马祖列岛主岛之一,是马祖列岛最大岛屿。位于中国福建省东部、闽江口外偏北15海里处,与福州市连江县黄岐半岛遥遥相对。据《连江县志》载,时林默娘殉身投海寻父,漂到南竿。岛民感其孝行,为她厚葬立庙。清康熙时册封为天后,世人尊称为“妈祖”,岛因此谐称为“妈祖岛”,后国民党军队嫌“妈祖岛”太柔弱所以去掉一个女字改为马祖岛。属福建省连江县。与金门岛都归台湾当局实际管辖。[1]

中文名: 马祖岛

别 称: 南竿塘岛

所 属: 马祖列岛

地理位置: 中国福建省东部

属 于:福州长乐区、连江县、罗源县

语 言: 福州话

岛屿概况

属福建省连江县。与金门岛都归台湾当局“福建省”管辖。面积10.4平方千米。属山地岛屿,多丘陵,沿岸平地不多,港湾曲折。沿海海产有海带、紫菜、黄鱼、鲳鱼等。岛上林木葱郁,青翠宜人,昆阳亭、怀古亭、逸仙楼等亭台楼阁散布其间,还有妈祖庙、山陇浴场等名胜,有“海上公园”之称。附近的东犬、东引二岛各有一座造型富有欧洲情调的灯塔,旋转折射光源可远照30海里,原为粤东进入闽江口海上的主要航标。

戚继光曾派军队驻防马祖列岛,建烽火台监视海面。郑成功也以此作为收复台湾的练兵基地。东犬岛上还有闽人董应举题写的大埔石碑,上有“宣州沈有容,获生倭六十九人于东沙之山,不伤一卒”等字样,记载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福建军民的剿倭业绩。

马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正北方,面临闽江口、连江口和罗源湾,与中国大陆只有一水之隔,为海运要冲。主要由南竿、北竿、高登、亮岛、大丘、小丘、东莒、西莒、东引、西引及其附属小岛共计三十六个岛屿、礁屿组成。列岛北起东引乡北岸(26度23分),南到莒光乡林拗屿南岸(北纬25度56分),极东东引乡世尾山东岸(东经120度30分);极西为南竿乡津沙村西岸(东经119度51分)。距离台湾本岛114海浬,离金门152海浬,澎湖180海浬与闽江口相距约54海浬,离福建沿海约10多海浬。列岛的陆域面积为29.52平方公里,台湾当局设立“福建省连江县”,该县各岛海岸线总长为 133 公里。

岛屿历史

马祖的开发最早始于元朝,是大陆渔民出海捕渔时休憩避风之所,明末清初期间当地为倭寇所盘踞。到了清朝初期才又有福州沿海渔民移居此地,并逐渐形成具血缘关系的村落,其中以陈、林、曹、王、刘为大姓族群。今日南竿是马祖第一大岛和人口最集中地区,为“连江县”县治所在是马祖的政经文教中心。

马祖地区的风土民情承袭于大陆福建闽东地区,当地语言为福州话(长乐口音居多),当地人多称为「平话」或「马祖话」。马祖因四周环海又多风,当地居民多利用花岗岩块,沿着山坡地兴建,其结构多为方正双层独栋建筑,窗户小开于高处,窗棂以石条为骨架,屋脊为曲线造型如火焰燃烧般的“封火山墙”,屋顶以红或灰瓦覆盖并于接缝处压上石头,以防强烈海风吹刮侵袭。部分房屋受到南洋的欧式建筑影响,俗称“洋楼”或“蕃囝搭”。

1949年以后,国府退居台湾,马祖进入近40余年之战地政务与军事相关管制,所有皆划为军事重地。随处可见结构复杂的军事建筑、鬼斧神工的地下坑道及港口、据点、炮座、训练场所、军医院等军事设施,深具独特战地风光。自1992年11月7日起正式解除战地政务后,军方已陆续开放不同类型之军事观光资源,交由“连江县政府”与台湾当局“国家风景区管理处”经营供游客参访。 岛屿地理编辑 列岛北起东引乡北岸(26度23分)﹔南到莒光乡林拗屿南岸(北纬25度56分);极东东引乡世尾山东岸(东经120度30分);极西为南竿乡津沙村西岸(东经119度51分)。距离台湾本岛114海浬,离金门152海浬,澎湖180海浬与闽江口相距约54海浬,离福建沿海约10多海浬。列岛的陆域面积为29.52平方公里,全县各岛海岸线总长为 133 公里。

地质条件上为花岗岩锥状岛屿,地势起伏大且陡峭。北竿岛的壁山标高294公尺,为马祖列岛第一高峰。南竿第一高峰是云台山,标是248公尺,己列为台湾地区小百岳之一。

地形多谷地、湾澳,海岸地区花岗质岩石,受风化及波浪侵蚀作用,多崩崖、险礁、海蚀洞、海蚀门等地形,部分湾澳地区经过冲积与堆积作用形成沙滩、砾石滩、卵石滩。全县4乡只有东引没有沙滩。

岛屿气候

马祖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有分明的四季天气,冬冷潮湿,春夏交际多雾,秋天一般天候稳定。马祖的纬度略高於台湾北部(约一度),惟因靠近中国大陆的大陆型气候,气温比台北低,年平均温度为摄氏18.6度,早晚温差亦大,每年气温12月至2月间最低,3月份以后慢慢上升;7、8月气温最高,月平均温度在29度左右,此后逐渐下降,2月份月均温最低,仅10度左右。

风速在10月至翌年3月间,大陆冷气团南下,有强烈东北季风吹袭,故风速最大;尤其是3至5月间,开始吹南风形成多云雾的天气,这是有名的平流雾。每年春天,南风从台湾海峡带来暖湿空气,和气温较低的马祖地面、水域接触,便形成浓雾。平流雾的厚度可达七、八百公尺以上,天气好时的日间太阳辐射最多只能消除云层顶部一部分,因此;如果平流雾历久不散,能见度骤降,这就是为何马祖地区的航班常常于此季节飞飞停停的原因。

马祖特产

酒品系列

马祖老酒,循古法酿制,使用糯米与天然的山泉为原料,全年均适宜品尝。东引陈高,使用高粱与天然山泉为原料,为高粱酒中精品。

东引陈高,被称为台湾白酒之王,是马祖列岛最畅销的白酒,也是台湾总统府指定的国宴酒。

土特产

黄鱼是马祖地区的特产,黄鱼淋上老酒清蒸有绝佳的风味。 马祖鱼产加工品最常见的是鱼面与鱼丸,使用新先鲜去皮鱼肉及太白粉等原料制成。

马祖酥、芙蓉酥、迷你糕等,系以糯米或地瓜粉制成的糕点。 马祖酥类似沙琪玛,唯有不同原料口味。 芙蓉酥上裹有花生粉美味香脆。

迷你糕福州话「荸齐」又称「梅梨糕」等,过去是马祖民间的小点心。

糕饼、糯米酥

马祖酥、芙蓉酥、迷你糕等,系以糯米或地瓜粉制成的糕点。马祖酥类似沙琪玛,唯有不同原料口味。芙蓉酥上裹有花生粉美味香脆。迷你糕福州话「荸齐」又称「梅梨糕」等,过去是马祖民间的小点心。

军事地理

马祖列岛总面积28平方公里左右,居民万余人。列岛地形崎岖,多100-200米高的丘陵,由火成岩、花岗岩构成。岛岸弯曲,陡直峻峭,总体上不适合登陆作战。土壤基本是由花岗岩风化形成的红壤、黄壤和发育较差的砂质土壤。植被覆盖率较高,大多为耐旱抗风植物,便于火力点的隐蔽。水源比较充足,水质尚好。

马祖岛是列岛最大的岛,位于列岛的南部,与福建省连江县面对,东西长6公里,南北长宽3.7公里,南北宽3.7公里,面积10.4平方公里。西距闽江口23公里,南距白犬列岛17公里。岛上丘陵起伏,中部较低,呈马鞍形。岛东部的牛角岭海拔176米,西部的圆台山海拔249米,为岛上的两个置高点。该岛海岸线长23公里左右,岛岸曲折,多湾,陡峭,大部分地段无法进行登陆作战。岛西部的马祖澳水深5-14米,泥底,宜避东北风,是舰船进港的候潮锚地,澳内有码头,可停靠2000吨级舰船。岛北部的后澳水深6-10米,宜避南风,是优良的夏季锚地。南部的铁板澳低潮时水深7米,沙底,宜避北风,有码头可停靠登陆舰艇。

守备马祖列岛的为“精实案”后的193、194国军守备旅,原编制师为2万人,据称虽然编制缩小但兵员却是满员,单位火力较以前更加增强。岛上的武器装备有57毫米火炮、105毫米火炮,8英寸榴弹炮(都有钢筋水泥掩体)、M41战车、海小榭树近程防空导弹和天弓防空导弹。90年代后,在列岛的东引岛上修建了导弹艇基地。以前守岛国军部队大都住在潮湿的坑道,近年来在坑道附近都修建了房屋,卫生条件、文化娱乐条件俱全。尽管如此,岛上国军也常常要与军队中心理医生见面,以减少心理压力。

视频

台风玛莉亚横扫马祖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