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骨 |
骨(拼音:gǔ、gū)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像骨架相互支撑或骨头相互拼接的样子。骨的本义即人或动物的骨骼,特指人的遗骨。骨是支撑人体的主干,故"骨"可引申而指人的心、魂、品格或气质等。也可指事物内部起支撑作用的架子。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骨
拼音; gǔ、gū
注音; ㄍㄨˇ、ㄍㄨ
平水韵部; 入声六月
部首; 骨
总笔画; 9+0
五笔; MEF
统一码; 基本区-9AA8
仓颉码; BBB
四角码; 7722
字级; 一级(1523)
造字法; 会意字、形声字
结构; 合体字,上下结构
文字溯源
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图A、B、C、D的甲骨文,都是早期的"骨"字。这些甲骨文字形隶定后写作"冎",是象形字,是"骨"字的初文。甲骨文中的"骨凡"即骨盆;"疒(病)骨",骨生了病;"贮骨",贮藏骨头;还有"大牛骨"。
骨的形状不同,功能各异,因此字形各异。图A的甲骨文像脊骨中的一段骨架:一横画像骨,左右的小竖像骨的两头骨节粗大的地方,所以初文画作图A形,而在两骨之间用一根斜线(好比是筋)连起来,构成骨架,这就是最早的"骨"字之一。
占卜是殷商王朝的一件大事,有大量龟甲和牛骨备用。造骨字时就用形状有特点的牛肩胛骨为对象。还有一部分甲骨文诸如图B、C、D等,异体极多,像一块牛肩胛骨,独体象形。楷书演变为"冎"。晚周累加肉旁成为为"骨"(古隶或省作"肯",后别作"肯")。篆文将上部写作"冎"。隶书、楷书将肉字写成月作骨。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四】【骨部】古忽切(gǔ)
肉之核也。从冎有肉。凡骨之属皆从骨。
【注释】①核(hé):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核,核也。"饶炯《部首订》:"骨之于体,外肉内窍,如果之有核。"
说文解字注
肉之核也。
段注:西部而:核,实也。肉中骨曰核。蔡邕注典引曰:肴核,食也。肉曰肴,骨曰核。《周礼》:丘陵,其植物宜覆物。注云:核物,梅李之属。《小雅》:肴核维旅。笺云:豆实菹醢也。笾实有桃梅之属。按核、核古今字,故周礼经文作核,注文作核,古本皆如是。《诗》肴核,蔡邕所据鲁诗作肴核。梅李谓之核者,亦肉中有骨也。
从冎,有肉。
段注:去肉为冎,在肉中为骨。古忽切。十五部。
广韵
古忽切,入没见 ‖骨声物2部(gǔ)冎亦声
骨,《说文》曰:"肉之核也。"《尸子》曰:"徐偃王有筋无骨。"亦见《史记》,又姓。古忽切。十六。
康熙字典
【亥集上】【骨部】 骨·康熙笔画:10 ·部外笔画:0
《唐韵》《韵会》古忽切。《集韵》吉忽切,并音汨。《说文》:肉之核也。《释名》:骨,滑也。骨坚而滑也。《灵枢经》:肾主骨,张筋化髓干,以立身。《周礼·天官·疾医》:以酸养骨。注:酸木味,木根立地中似骨。疏:谓似人之骨立肉中者。《列子·天瑞篇》: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属天,淸而散。属地,浊而聚。
又牲骨。《礼·祭统》:凡为俎者,以骨为主。《仪礼·乡射礼》注:以骨名肉,骨贵也。
又姓。《隋书·骨仪传》:骨仪,京兆长安人。
又《唐书·东夷传》:新罗,其族名第一骨,第二骨,以自别。
又苦骨,苦参别名。
又多骨,白豆清别名。见《本草纲目》。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折书写提示 【规范提示】①第三笔是㇕(横折),一笔写成。②"月"的首笔撇改竖。
【写法】❶"冎"宽、扁,"月"窄、长。❷"冎",居上居中;第三笔㇕(横折)的竖段在竖中线;"冖"在横中线上侧,点笔过横中线。❸"月",居下半格,顶部在横中线,㇆(横折钩)的钩尖抵竖中线。
折叠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k wət 王力系统 物 k uət 董同龢系统 微 k uə̂t 周法高系统 物 k wət 李方桂系统 微 kw ət 西汉 质 东汉 质 魏 质 ət 晋 没 ət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月没 wət 北魏后期北齐 月没 wət 齐梁陈北周隋 月没 wət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k uət 拟音/王力系统 k uət 拟音/董同龢系统 k uət 拟音/周法高系统 k uət 拟音/李方桂系统 k uə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