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骶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骶椎是人體骶椎位於對耳輪上下腳起始部隆起處至腎穴外上方這一段,由下而上依次為骶1至骶5。骶骨(sacrum):呈倒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前面凹陷,上緣中分向前隆突稱岬,中部有 4條橫線,橫線兩端有4對骶前孔.背面粗糙隆凸,正中部為骶正中嵴,中間部為骶中間嵴,此嵴外側有4對骶後孔,孔外側部有骶外側嵴.骶前後孔與骶管相通, 有骶神經前,後支通過.骶管下端的裂孔為骶管裂孔,兩側向下突出為骶角.骶骨外側部上份有耳狀面,與髖骨耳狀面相關節,耳狀面後方骨面凹凸不平稱骶粗隆,人體的五塊骶椎合成的一塊骨。為骨盆的後壁。上與第五腰椎相連,下與尾骨相連 ,骶椎位於對耳輪上下腳起始部隆起處至腎穴外上方這一段,由下而上依次為骶1至骶5。由5塊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上緣中份向前隆凸,稱岬。前有4對骶前孔。後面正中線上有骶正中嵴,嵴外側有4對骶後孔。骶前、後孔均與骶管相通,有骶神經前後支通過。骶管上連椎管,下端的裂孔稱骶管裂孔。裂孔兩側有向下突出的骶角,骶管麻醉常以骶角作為標誌。尾骨 :由3-4塊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骶骨由融合成一體的五節椎骨組成。在嬰幼兒,骶骨的各節段間以軟骨分隔,至 18 歲時融為一體。每一節段腹側的橫嵴代表融合的部位。骶骨的形狀象倒三角形,底邊位於骶骨的頂部。這樣,骶骨就象一個楔狀物嵌於骨盆的兩塊髂骨之間。脊柱的軸向載荷就是通過這種結構傳向骨盆及下肢。骶骨的兩側分別與髂骨構成 骶髂關節 (見第 7 節,骶髂韌帶)。

髂關節即是滑膜關節也是韌帶關節。骶骨向前旋轉,S1 的上終板與水平面的成角大約為 30-60 度。這一角度因人而異,常被稱為「骶骨傾斜角」。由於這一傾斜角的存在,使得 L5 椎體及 L5-S1 間盤承受很大的剪切應力。骶骨富含松質骨,還有兩個(前、後)薄層的皮質骨。因此,在骶骨上做螺釘固定時需要雙皮質技術,以防螺釘拔出。S1 上方最前端的部分稱為 骶骨岬,兩邊稱為 骶骨翼 。由於骶骨翼直接與骨盆構成關節,且軀幹的重量通過此處傳導至下肢,因此骶骨翼中含有最密實的骨質,常被用作螺釘的固定點。五節融成一體的骶骨中含有 骶管 。神經根通過腹、背兩側的孔道出骶管。在骶骨上安放螺釘時,應特別注意避免損傷神經根。[1] 在融合成一體的骶骨中有 椎弓根,然而,由於它們很小,一般僅有 S1 及 S2 用作螺釘固定。放置螺釘前應注意識別骶骨椎弓根的解剖標誌。骶孔的兩側有一個區域叫做 側塊(PARS LATERALIS ),由骶椎的橫突融合而成。骶骨和尾骨,前面觀在骶骨的中線上有一個嵴稱作中線 骶骨嵴(MEDIAL SACRAL CREST ),由 S1-S5 棘突融合而成。

骶骨下部的背側面骨質缺如,形成一個末端的孔洞稱之為 骶孔(SACRAL HIATUS ),內有終絲,固定脊髓及馬尾神經。骶骨(sacrum):呈倒三角形,底向,尖向,前面凹陷,緣向前隆突稱岬,部 4條橫線,橫線兩端4骶前孔.背面粗糙隆凸,部骶嵴,間部骶間嵴,嵴外側4骶孔,孔外側部骶外側嵴.骶前孔與骶管相通, 骶神經前,支通.骶管端裂孔骶管裂孔,兩側向突骶角.骶骨外側部份耳狀面,與髖骨耳狀面相關節,耳狀面骨面凹凸平稱骶粗隆. 體五塊骶椎合塊骨骨盆壁與第五腰椎相連與尾骨相連,尾骨尾骨(COCCYX )由四節(有時五節)退化的椎骨融合而成,常稱之為「尾巴骨( tail bone ) 」 。骶骨和髂骨,前面觀髂嵴 在脊柱外科顯得很重要,因為自體骨移植物常常取自於此。皮質 - 松質骨及松質骨移植物都可從兩側髂嵴獲得。後方的髂嵴有時被用作長棒結構的附加支撐及固定點。這常被稱作骶骨 - 盆腔固定。[2] 骶椎裂歸類於脊柱裂。定義:它是指兩側椎板先天缺損或發育不全或未融合,而在中線殘留缺口者,稱為脊柱裂。脊柱裂多見於第一骶椎或第五腰椎,少見於頸、胸椎。它又分為:隱性脊柱裂和顯性脊柱裂。前者,在局部無軟包囊凸出;後者,有軟包囊凸出,且神經自裂口疝出,多產生不同程度神經症狀。

骶骨病情分析治療如下

骶椎腰化的出現一般都是先天造成的,這個和發育不正常也是會有一定的關係。在小孩子的階段就要及時做好相關的理療工作,並且避免孩子的用力過度,多進行休息和進行物理療法,才能儘快的進行糾正。骶椎的發育不正常引起的,如果沒有神經脊髓的影響,一般不會有什麼後遺症的,如果引起腰部的疼痛一般是關節用力不當,局部關節部位的引起的疼痛。是屬於發育畸形導致的。意見建議:建議平時儘量避免孩子用力過度,儘量避免久坐彎腰勞累,平時儘量保護腰椎部位的穩定,如果疼痛可以做熱敷,理療等康復治療,同時可以服用伸筋丹等藥物減輕疼痛緩解局部肌肉韌帶的緊張度,這種情況理療,針灸治療一下.另外可以配合藥物治療,如扶他林,活血化瘀中藥等.先保守治療,服用腰痹通膠囊,帶腰圍子保護,如效果不明顯,需手術治療 您好:骶椎腰化症,確是引起腰痛的原因之一.骶椎腰化臨床上亦稱腰骶部移行脊椎,系指腰骶部在胚胎髮育過程中某種缺陷而引起的先天性畸形.兩側對稱時一般無臨床症狀,如兩側不對稱或有假關節形成時,由於缺少正常的關節功能,在日常脊柱負重中,不夠協調易遭受慢性損害,可產生韌帶,肌肉勞損,周圍組織發生充血,水腫,增厚,導致壓迫或牽拉神經末梢或關節炎症引起症狀.雖說骶椎腰化是一種發育畸形,但它在人生的工作和生活的漫長過程之中,除了引起疼痛外,還沒有發現別的影響,更不會人後代帶來什麼影響,這點患者可以放心. 骶椎腰化的治療多採取手術療法,根據症狀輕重,以及不同時期給予休息,物理療法和熱療,針灸,按摩等方法,以及消炎止痛,舒筋活絡,去痛等中醫藥物.少數症狀嚴重者,可應用不同種類的腰圍,這樣可以起支撐和減輕症狀作用.平時症狀較輕時,應多進行體育鍛煉,增強腰背肌力量,可起到預防或少發作的作用。[3]

隱性脊柱裂:'如無合併腰5棘突肥大時,一般無症狀;但這種合併卻是常常有;在兒童時期不表現有症狀,且是在體檢攝腰椎正位X片才偶然發現。因骶椎裂常常合併腰5棘突肥大,到25歲後,有1/4者因腰骶部積累勞損,腰骶角增大,肥大的棘突突向該脊柱裂,慢慢會引起神經受壓症狀。而對於顯性脊柱裂一般在嬰幼兒就會被發現,否則後不堪設想, 骶椎裂治療,一句話,無脊髓神經受壓症狀無需治療,反之,就是手術切除壓迫馬尾神經的纖維組織和脂肪包塊,別無他法。是否有脊髓神經受壓症狀,醫生能查出來,患者本人也知道。如,下肢肌肉明顯萎縮,有大小便失禁,走路似踩在棉花上感覺者。 骶椎裂是先天的畸形,沒有仿方。[4]

病情分析治療:遺尿症。需要及時治療,指導意見:可以去看中醫,根據辨證使用縮泉丸、金匱腎氣丸等來治療。在飲食上可以用枸杞子、黃芪等煲湯,多吃狗肉、泥鰍、豬小肚等。平時,睡前讓孩子少喝水,玩的不要過度興奮,根據孩子尿床的大概時間,可以定時提前幾分鐘叫醒,自主排尿;尿床後,不要打罵孩子,要耐心開導,樹立孩子的自信心。遺尿 ,又稱尿床 ,是指小兒睡中小便自遺、醒後方覺的一種病證。多發生在 3歲以上的兒童 ,睡眠時不能控制排尿 ,但不包括有器質性病變的遺尿症患者。中醫認為多由小兒腎氣不足、下元虛冷或病後體弱、脾肺氣虛不攝 ,或有不良習慣所致。非處方中成藥選用應按以下二型辨治 。

1.若表現為夜間遺尿、怕冷喜熱、面色蒼白、體弱多病、夜間不易叫醒、小便清長、舌淡等 ,此為腎氣不足遺尿 ,治宜補益腎氣、溫腎散寒。可選用縮泉丸 (由益智仁、烏藥、山藥組成 ),每次 3~ 6克 , 1日 2次 ,溫開水送服 , 3歲以內小兒酌減。也可選用遺尿散 (由萆、益智仁、硃砂組成 ),每天1次 , 3~ 6歲小兒每次 3克 , 7歲以上每次 5克 ,均用溫開水送服 , 3歲以內小兒酌減。

2.若表現為小便次數多、面色黃白無光澤、易於感冒、體弱無力、愛長出氣、食慾差、腹脹、大便偏稀或有脫肛、舌淡等 ,此為脾肺氣虛遺尿 ,治宜健脾益氣。可選用補中益氣丸 (由黃芪、黨參、甘草、白朮、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組成 ), 3~ 6歲小兒每次 3克 , 7~ 11歲每次 6克 , 12歲以上每次 9克 ,均為 1日 3次 ,溫開水送服 , 3歲以內小兒酌減。也可選用參芪膏 (由黃芪、黨參組成 ), 3~ 6歲小兒每次 5克 , 7歲以上每次 9克 ,用溫開水化服 , 3歲以下小兒酌減。[5]

骶椎錯位正骨復位治療

骶髂關節呈耳狀面:周圍有較穩固的韌帶連接,是屬微動關節,一般較穩固不易發生錯位。但有嚴重外傷史的頑固性腰痛患者也可發生錯位,應重視骶髂關節的檢查,以防漏診。經產婦因懷孕多致骨盆韌帶鬆弛,也較易患骶髂關節錯位,當遇到骶椎錯位、骨盆旋移時怎樣調理呢?5種手法教你這樣正骨復位。

1. 提臀撞正法:適用於骶椎向後骶椎點頭的滑脫式錯位者。患者仰臥,雙下肢併攏伸直,術者站於其足部床上,雙手同時握住其雙踝部,將其雙髖屈曲90°從床上提起,使其臀部離床約10cm,急速放下,使骶椎在床上發生撞擊,先輕,而後可加大撞擊力。此法不宜用於有骨質疏鬆的老年患者。此法可在地上施行。

2. 按骶扳髂法:適用於骶椎向後髂骨前旋的骶髂關節旋轉式錯位者。患者側臥位,貼床一側下肢屈髖屈膝,離床-側下肢向後伸直,術者立於其後,一手抓扶其髂前上棘部,另一手掌掌根於其骶椎中部,囑患者放鬆腰臀部,術者用爆發力,雙手同時一推一拉進行扳按,可重複2~4次。此法亦可於俯臥位進行。

3. 仰臥旋髖按壓法:適用於骶髂關節旋轉式錯位,糾正「陰陽腳」。術者一手握 緊「陰腳」踝部,另手托扶膝部,將此下肢做屈髓屈膝位的旋髖動作,「陰腳」 旋髖由內向外,活動1~3下,將髖旋向外屈位時(將膝關節轉向同側肩部外側),助手固定」陽腳」髂骨及大腿部,術者雙手同時將其「陰腳」大腿向外上方用力按壓2-3下(衝壓使髂骨後旋復位),隨即將其腿向下牽抖1一3下;「陽腳」復位時,不用做內收肌群手法,屈髖屈膝和牽抖法同「陰腳」.但旋髖方向不同,而是由外向內旋,衝壓方向將患者膝部屈向對側肩部按壓2一3下,(衝壓使髂骨前旋復位),隨即向下牽抖。此法可重複2-3遍。

4. 俯臥內收肌松解手法:將「陰腳」屈曲作「4」字狀(「4」字試驗陽性),術者將拇指按壓於內收肌群的恥骨附麗處(可免彈撥時,骨膜牽張劇痛),另手揉捏、彈撥其痙攣的內收肌群,由上而下,3-5遍,緩解肌痙攣。此法適宜於仰臥旋髖拉壓法之前施術。

5. 側臥牽抖復位法:同時糾正「長短腳」和「陰陽腳」。患者取側臥位,「陽腳」在上,「陰腳」屈髖屈膝平放床上,患者雙手緊握床沿以固定上身,術者站其背側。以右下肢是長腳又屬陽腳者為例,術者立於患者背側,左手按在髂脊上(發力時促使髂骨下移),右手按臀部偏髂脊前部(發力時促使髂骨旋前),助手做好牽抖姿勢(雙手握緊右踝上部)準備,術者口令」1-2-3」時,二人同時用力完成牽抖衝壓法,術者雙手方向不同,將使髂骨既向下,又向前旋,而達鬆動錯位關節,助手發力向下牽抖1一3下,使關節在動中復位;患者翻身(體位同上述),術者站其前側,雙手放置其髂脊上方、前方,牽抖衝壓時,術者雙手用較強的推力,將髂骨既向下,又向後旋而達「復位」。第二助手用手使勁抵住骶骨。「長腳」用力輕.牽抖1-3下;「短腳」手法力重,牽抖3-5下。骨盆旋移症的混合式錯位者(同時兼有陰陽腳、長短腳和點、仰頭者)上述手法可綜合應用,由於骶髂關節內面的凹凸不平狀,尤在急性外傷後關節內的無菌性炎症重,或錯位後已有軟組織粘連時,復位難度增大。必要時,可先做局部封閉後,用較重的牽抖衝壓力,才能達到完全性復位。此時,手法後應臥床休息2-3天。[6]

骶椎骶髂結構組成介紹

骶骨:是由5塊骶椎融合而成的一個大三角骨,兩個不知名的骨之間楔入,形成盆腔的後上壁。它的尾側鈍尖與尾骨及其上緣相關節,寬底與第5腰椎在腰骶角處形成關節。它的背面突出,盆面凹陷,該腹側彎曲擴大了盆腔容積。它的頂、底之間有背側、盆側和外側3個面,以及一個骶管。在兒童時期,各骶椎是由軟骨相連的,成人的骶骨仍保留着許多椎骨的特點。骶骨由骨小梁構成,骨小梁被一層厚度不均的骨密質殼包被着,髂關節是一個滑膜關節,位於骶骨、髂骨耳狀面之間,左右各一,成人關節軟骨表層為纖維軟骨,深層為透明軟骨,老年人此關節可以完全纖維化,偶爾甚至骨化。關節面:在嬰兒期關節面平坦,成年

變得不規則,有時呈竇狀。彎曲,不規則,並且互補,在男性更明顯,它們限制運動,增加關節強度,使其將來自脊椎的負重傳遞到下肢。髂面被透明軟骨覆蓋,成年後,前部比後部厚。髂面較薄的軟骨,早期認為是纖維性軟骨,也是由Ⅱ型膠原構成的透明軟骨。底:第1骶椎上表面即骶骨底,它是自典型椎骨面以後變化最小的,其椎體較大,橫向較寬,它的前側凸緣是骶骨岬,椎孔呈三角形。盆面:除第2骶骨體凸出以外,盆前下面的橫向和縱向都是凹陷的。4對骶骨孔經椎間孔與骶管相交通,其內有上4對骶神經前支走行。左、右孔間的廣泛區域是由平坦的骶骨體盆面形成的,期間融合為4個橫脊。

背側面:骶骨背側面的後上方有一個向上的、間斷的骶正中脊,其上有第4個(有時3個)代表融合骶椎的棘突結節。在第4(或第3)結節下方,骶管的後壁上有一個弓形的骶管裂孔。它是因第5骶椎板不能到達中央面而產生的,因此,第5骶椎體的後面暴露於骶骨背側面內。後面是由骶骨板在正中峰側面融合而成的,它的外側有4對骶後孔,像骶前孔一樣,它們也經椎間孔通向骶管,並且每個骶後孔內都有骶神經後支走行。在孔的內側,垂直向下為一列4個小結節,統稱為骶中間嵴。有時它們也被稱為關節結節,是由相鄰的關節突融合形成的。第5骶椎的下關節突是游離的,它們在直腸骶曲的兩側向下突出,形成骶骨角,通過角間韌帶連於尾骨角,骶後孔外側的粗糙而間斷的嵴就是骶外側嵴,它是由頂端有一排橫突結節的橫突融合而成的。

骶管:骶管由骶椎孔形成,切面呈三角形。在底面上看,它的上口是斜向固定的。骶骨的傾斜表明在站立時它朝向顱側。每個外側壁上都有4個椎間孔,骶管經由它們與盆側及骶後孔相通。它的尾口是骶管裂孔。骶管內含馬尾,終絲和脊膜。蛛網蛛下隙和硬膜下隙在骶管中央的對面終止:骶神經下根和終絲在此處穿入蛛網膜和硬脊膜,終絲在骶管裂孔以上穿出,下行經第5骶椎面和骶尾關節到達尾骨。第5骶神經也在骶骨角內側由直腸骶曲穿出,並進入第5骶椎外側面的神經溝。尖:骶骨尖即第5骶椎體下面,有一卵圓形關節面與尾骨相關節。骶骨外側面是由橫突和肋骨成分融而成。上部寬,下部迅速縮窄。上部寬闊區域內有一個耳狀面與髂骨相關節,其後部是一個粗糙的深凹與韌帶相連。由肋骨成分形成的耳狀面形如倒寫字母L,在此之外,外側面沒有關節,並且寬度減小。在尾部下外側角處,它向內彎曲至第5骶椎體,除此之外,該面變為一個薄外側緣。在耳狀面後方,有時會出現一個變異的副骶耳狀面,耳狀面全由肋骨成分形成,並被透明軟骨所覆蓋,它的中央凹陷,顱、尾兩端上升,在耳狀面後方的粗糙區域內有2~3個明顯的凹陷與堅固的骨間骶髂韌帶相連。在耳狀面下方,臀大肌背側和尾骨肌腹側之間有骶結節韌帶和骶棘韌帶與之相連。

尾骨:是一塊小三角形骨,形狀往往不對稱。通常由4個相融合退化的椎骨組成:數目在3~5塊之間,第1塊有時是分離的。它自骶骨尖腹側向下:其盆面斜向前上方,背部斜向後下方。方向隨個體和移動性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髖骨:是一塊大的、不規則、中心壓縮的、連接上下的骨。其外側表面是一個深的杯狀髖臼,與股骨頭相關節,前下是大的卵圓形或者三角形的閉孔。在髖臼上緣,骨面加寬成盤狀,彎曲成髂嵴,髖骨與其前方的相關骨形成骨盆。每邊有三部分,髂骨、坐骨和恥骨。年輕時由軟骨連接,成年後融合成單一骨。主要的融合是在髖臼。髂骨包括髖臼上部和其延展區域;坐骨包括髖臼下部和其後下區域;恥骨形成髖臼前部,把髂骨和坐骨分開,前部中央區形成陰部匯合區。髂骨分為上下兩部和三面。下部小,形成不到2/5的髖臼部分。上部延展,形成臀面、骶骨盆面和髂面。後外側臀面是一個十分廣泛的粗糙區域。前面中部髂窩是平滑的凹面。骶骨盆面位於髂窩的中下部,被中間體部分開。恥骨是髖骨垂直的部分,與周圍形成軟骨性恥骨聯合。上支向後上走行至髖臼,下支向後下走行至外側加入坐骨支,中下部到閉孔。坐骨即無名骨的後下部,有一體部和幾個分支。體部有上下端,以及股面、後面和骨盆面。上面坐骨形成髖臼後下部,下面坐骨支向前中部急轉上升與下降的恥骨支匯合,形成閉孔。坐骨股骨韌帶附着於髖臼下外側邊緣。

骶髂前韌帶分析介紹

骶髂前韌帶:是位於前下方的囊狀增厚,在近弓狀線處和髂後下部尤其發達,連接第三骶段和前耳狀溝外側部。其餘部分較薄。髂腰韌帶將第5腰椎與髂、骶骨相連接,它分幾個部分,附着於第5腰椎橫突尖和前下面,並且有時與第4腰椎橫突也有微弱的連接。它的條帶向外側輻射,並且借兩條主要的條帶與骨盆相連。下條帶自第5腰椎橫突下面和第5腰椎椎體發出,穿過骶髂前韌帶到達髂窩後緣。新生兒及兒童的髂腰「韌帶」是肌性的,在快到50歲時,肌肉逐漸被韌帶所取代。為一較薄呈三角形韌帶,自坐骨棘延伸至骶骨外側邊和尾骨骶結節韌帶前,其纖維與後者混合。前表面是尾骨:肌肉和韌帶共同延伸,是同一結構的前後面。骶棘韌帶常被認為尾骨退化的部分。骶髂骨間韌帶:骨之間的主要聯結,填充關節後下不規則的空間。表淺部被骶髂後韌帶覆蓋,其深部有上、下帶自骶骨耳狀面後壓跡到髂結節,這些帶被一個更淺表的纖維層覆蓋摻雜。此纖維層將骶耳狀面後部一個粗糙區的後上邊,與髂結節的相應邊緣相連接。骶髂後韌帶:位於骨間韌帶上,骶嵴神經和血管的背支入其間。它包括多支較弱纖維束,將中間和外側骶嵴連接到髂後上棘及髂嵴內唇的後末端:它們形成一個單獨的長骶髂後韌帶。此韌帶在外側與部分骶結節韌帶相延續,內側續以胸腰筋膜後層,骶結節韌帶的底部被髂後上棘廣泛地結合着。部分與骶髂後韌帶混合,至橫行骶結節下部和低位骶骨外側邊緣及尾骨上部。其斜行纖維向外側下行,匯合形成一厚而窄的帶,下部再加寬,附着於坐骨結節內側邊。

血液供應:動脈血供來自髂腰動脈、臀上動脈和骶外側上動脈,有相應靜脈回流。沿着動脈淋巴回流至髂腰淋巴結

神經支配:骶髂關節神經分布有爭論,可能由來自前兩個骶棘神經的前後主幹,和臀上神經分支支配。閉孔神經和腰骶干也許也有分支支配。維持穩定的因素是骶髂關節身體最穩定關節之一,支持軀幹的重量。此關節不規則的表面導致很少的運動。骶骨被軀幹壓着向下的趨勢被極強的後韌帶抵抗,而髂腰韌帶幫助抵抗第5腰椎與骶骨移位,骶骨上緣承受向下的推力,下部向上翹起的運動趨向被骶結節和骶棘韌帶抵抗。

運動:骶骼關節主要運動很小,橫過此關節的所有肌肉作用在腰椎或髖關節上。運動的發生主要在於隨着骨盆運動帶動的關節運動,懷孕期,骨盆關節和韌帶在鬆弛激素下變得鬆弛。此關節運動增加。鬆弛後使骶髂鎖閉機制失去效果,導致更大的旋轉,可能也使骨盆直徑在分娩時發生變化,損害的鎖閉機制將生育壓力轉移給韌帶,常在懷孕後有骶髂的損傷。[7]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