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谈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高谈德(374年-412年),好太王,亦称广开土大王、广开土王,谥号全称为“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故国壤王高伊连(高于只支)之子,高句丽(位于今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朝鲜半岛北部)第十九代君主,391年-412年在位。

好太王是高句丽短暂的历史上极有建树的君主,其在位时期是高句丽的重要发展阶段,他北攻夫余,迫使夫余俯首称臣;西占辽东,完成高句丽十几代统治者的梦想;南征百济,将高句丽的势力抵达韩江流域。正是其在位期间开创高句丽的鼎盛局面。同期的日本,应当是处于所谓“倭五王”的统治时期。因政治发展的需要,高句丽和倭都想在朝鲜半岛确立主导地位,因此展开诸多政治角逐,甚至军事战争。而经过好太王的军事干预,屡屡挫败倭国占领新罗多的主导权的企图,为高句丽确定半岛霸主地位、清除倭国在半岛的影响作出重要贡献,确定五世纪初的半岛格局。[1]

生平

好太王,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又名安,故国壤王伊连之子。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年)即王位,安帝义熙八年(412年)死,在位二十二年。期间,陆续挫败外来势力的侵扰,百姓段实,国泰民安。太元二十年(395年),亲率大军征伐碑丽,破三个部落,获六七百个营寨和牛马羊群无数。翌年,亲率大军攻取百济五十八城,七百个村落,百济王献出千人,细布千匹,重新臣属高句丽。隆安四年(400年),派步骑五万南救新罗,大败倭寇。义熙六年,亲率大军讨伐夫余。八年,死,追谥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时年三十九岁。十年,安葬于国岗上,刻石立碑(好太王碑),以记其功。

好太王出生时,高句丽并不像以前那么强大。在他出生前的不久,371年,百济近肖古王就曾大胜高句丽,占领平壤并处死了高句丽故国原王。小兽林王继位后,对外采取了尽可能避免战争的策略,以恢复高句丽的国力。在小兽林王之后的故国壤王基本上也采取了相同的策略,以恢复高句丽以往的强大。

百济在371年大胜高句丽后,成为东北亚强国。近肖古王与倭也保持着很好的关系。由于高句丽南面和西面都被百济包围,因此高句丽尽可能地回避与百济的冲动,并发展与鲜卑和柔然的关系,以遏制百济随时可能的入侵。

391年,故国壤王去世后,好太王继位。好太王随即封自己为“广开土太王”以显示他与皇帝的平起平坐。好太王即位后重组了高句丽的军队,并对高句丽的精锐部队和海军进行重新的训练。

392年,好太王亲自率领军队攻打百济,拿下十座百济城堡。百济阿莘王原本打算借此机会灭掉高句丽,不过却在393年被好太王击败。394年,阿莘王再次攻高句丽,但又被好太王击败。阿莘王由于多次败给好太王,百济政局开始动荡。395年,百济再次败北高句丽,高句丽兵临百济国都慰礼城。

次年好太王亲自率海军从海上和汉江攻打慰礼城。阿莘王原以为好太王要从陆上进攻,因此对高句丽的进攻毫无防备。好太王轻易打败百济获百济58座城堡。阿莘王请降,并将其兄弟交给好太王作人质。高句丽最终将朝鲜半岛的统治权从百济夺回。

控制辽东

后燕慕容宝登基后,由于国力大不如前,好太王初期和后燕的良好外交态度和其在朝鲜半岛上的既得利益,使得燕国承认了其区域性的霸主地位。但是由于好太王并没有秉承一贯的事燕政策,不断的开疆辟土,使得双方关系不和。公元399年,后燕以好太王“事燕礼慢”为借口,发起进攻,慕容盛亲统三万人马前来讨伐,当时,高句丽和后燕相比,后燕还占有一定的优势。

400年,后燕再次攻打高句丽。好太王迅速反击,夺回后燕占据的大部分土地。402年,好太王再次攻打后燕,给予后燕毁灭性打击。404年,好太王拿下整个辽东半岛。

慕容鲜卑对于高句丽的进攻并没有坐视不管。405年,后燕皇帝慕容熙渡过辽河攻打高句丽,不料被好太王击败。次年,后燕再次打高句丽,但仍败给好太王。后燕国最终于407年灭亡,汉人将领冯跋、冯弘兄弟取代后燕建立起北燕。

之后好太王对鲜卑和位于今中国内蒙古的契丹发动攻势,使契丹臣服。至此高句丽控制了祖宗的发迹之地辽东半岛。直到7世纪后期在对新罗的侵略中,被唐朝与新罗的联军所灭。

北方扩张

410年,好太王开始进攻东扶余。东扶余不是好太王的对手,多次失败后,东扶余投降高句丽。 好太王获东扶余64座城堡1400个村庄。好太王还征讨了更北的靺鞨和阿伊努部落,使其臣服。

高句丽北部疆域涉及契丹同高句丽的矛盾。据载,好太王继位的第一年(公元392年)九月,就“北伐契丹,虏男女五百口,又招谕本国陷没民口一万而归”,阻止契丹人的入侵,以保北疆的平安,好太王于永乐五年(公元395年)又亲率大军征讨碑丽,过富山,“至盐水上,破其三部落六七百营,牛马群羊,不可胜数”。碑丽应是位于今辽河西部的康平、法库、彰武一带的契丹部落,以辽河为界与高句丽的北疆相隔,考古界认为今沈阳东北蒲河上游棋盘山水库北岸的石台子山城、铁岭市东南汛河北岸的催陈堡山城、西丰县凉水碾盘河(清河支流)右岸的城子山山城等应是高句丽中晚期的山城,其修筑年代当在四世纪末好太王占有辽东前后,而这些山城主要是防备入侵而修筑的。在高句丽的历史上。

太王抗倭

414年,长寿王为好太王立了好太王碑以记录好太王的功绩。这为后人了解历史提供的宝贵的资料。不过,好太王碑也记录以下有关倭的事件。

399年,百济和倭联合入侵新罗。新罗向高句丽求助。

400年,高句丽将倭从新罗和朝鲜半岛南部逐出。

404年,高句丽再次打败从海上入侵的倭寇

视频

高谈德 相关视频

广开土大王故事
“广开土大王”级驱逐舰,不仅名字拗口,舰体设计还存在bug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