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的慈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高贵的慈善》是中国当代作家杨绛写的一篇散文。
作品欣赏
母亲在街头摆了小摊卖茶叶蛋:一个小火炉,钢精锅里煮着热气腾腾的茶叶蛋,袅袅香味在街头弥散开来。路过的人们常常被这香味吸引,一元钱一个茶叶蛋,物美价廉,很受青睐。
每天收摊,母亲总是将一小袋硬币倒在桌子上,认真地清理着。不经意地,我发现母亲总是从一摊硬币中清理出几枚硬币放在旁边。我问母亲,这几枚硬币为什么不和其他的硬币放在一起。
那您以后注意了,不要总收到这种游戏机币。我早知道是什么人给的这种币,不过我从未点破。母亲笑道。我一愣,您知道是谁的,为什么不说呢?
这是一个捡破烂老头给的。他每天从我摊位前经过,闻着茶叶蛋香,眼里是饥饿的神色。他犹豫很长时间,才会从口袋里颤巍巍地掏出硬币递过来。我接过硬币,就知道是游戏机币。我看到老人的目光极力躲闪着……他饿了,一枚硬币,对他来说,需要佝偻着身子走多远的路,拾多少破烂啊。我不禁被母亲慈善之心深深地感动。
一天,一对进城打工的夫妻找到了母亲。两人一见母亲,就紧紧地握住母亲的手,热泪盈眶地感激母亲对他们孩子的资助。“你看你们说的,我没有资助啊,我只不过是给孩子付的工钱啊。”
“有一天,我看到孩子在街上散步,心想,这孩子怎么不去上学啊?一问才知道,这孩子没钱上学。这怎么行?这样在街头混下去,很可能误入歧途。于是,我对孩子说,我岁数大了,你帮我把这小车推回家,我给你工钱,你靠自己劳动挣来了学费,就可以上学了。那孩子高兴地答应了。从此,每天收工回家,他就帮我把车推回来,我就付给他每天的工钱。孩子是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上学啊!”那一刻,那对民工夫妻似乎全明白了。
“如果直接给钱,那孩子容易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让他帮我推车,他有了尊严,会更加努力和勤奋。”[1]
作者简介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1935年至1938年与丈夫钱钟书一同留学于英、法等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散文《将饮茶》《干校六记》;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其中写于1984年的《老王》被选为初中教材。沉定简洁是杨绛作品语言特色。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