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灯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鱼灯舞 |
鱼灯舞是沿海一带的传统舞蹈。作为向神灵反映渔民心中对海盗恶行的一种控诉,祈求天后保佑,成为许多地区逢年过节、拜神祭祖、喜庆丰收的必备节目。
基本内容
中文名:鱼灯舞
性质:传统舞蹈
外文名:Fish dance
作用:拜神祭祖、喜庆丰收的必备节目
历史发展
沙头角鱼灯舞起源于清初乾隆年间,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今天位于盐田区沙头角街道的沙栏吓村创演,流行于沙头角、盐田及香港新界的担水坑、岗下新村等地,鱼灯舞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是通过代代口口相传而传承下来。为渔民逢年过节、拜神祭祖必备节目。鱼灯制作精巧用竹篾扎成鱼状,糊纸绘彩再涂上桐油,下装短棍 ,举棍起舞穿梭如海中鱼群。伴奏乐器有锣、鼓、钹、锁呐、螺号等。传统的鱼灯舞共有二十五条鱼,现今精简为十八条。鱼灯舞一度面临失传,二零零三年间经过村民进行发掘、整理、排练后,终能承传下来。“沙头角鱼灯舞”通过了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
温州乐清鱼灯舞,通常以十二盏鱼灯组成一队,俗称“十二化龙”。鱼灯是仿照江海中几种鱼类形状制成,纸糊蔑骨,以彩色绘鳞,上留口子,中间插蜡烛照明,下装木柄,供巡行或舞蹈时握持。洞头海岛的鱼灯舞比较出名。他们表演各种鱼类的个体和群体的泅水等动作,舞蹈造型十分丰富,有黑鱼灯、鲳鱼灯、黄鱼灯、龙虾灯、螃蟹灯等等;并制成10条兽面鱼灯,即金龙鱼、银龙鱼、双合鱼(一身两头,合二而一)、虎头鱼、象头鱼、麒麟鱼(1对)等,保留了古代浓厚的神话色彩。
制作
鱼灯舞的道具制作是非常精巧的,每个鱼灯长约1-2米,鱼身用削得薄片般的竹篾扎成鱼的形状,而且是圆鼓鼓的立体型,并带有三段“关节”方便鱼灯展示鱼儿的摇头和摆尾,鱼的竹架子做好后,糊上纱纸,用元粉、牛皮胶和上颜料画鱼,根据来自海里不同的鱼类设计造型和图案,有色彩斑斓的鱼儿、有美丽的红鲤、机灵的杀鸡鱼、蛮横霸道的黄鳢角,各种不同种类和色彩的鱼儿画好之后,涂上桐油、在鱼腹下装一条20厘米的长小棍供演员举鱼灯起舞。
表演形式
鱼灯舞由乐清歧头搬迁到三盘的朱锦秀所创。因渔民生产条件差,文化娱乐贫乏。为了增添节日欢乐热闹的气氛,祝愿新一年里生活富裕安康,年年有鱼(“余”),村里乡绅朱昌哈、朱三豹等人发起并组织10个头家,向朱锦秀学习鱼灯制作和表演。三盘鱼灯以兽面、兽头和鱼身鱼尾相组合,人们一直以来称之“神鱼”,有金龙、银龙、双合鱼、虎头、豹头、狮头、象头、犀牛、麒麟、皇冠鱼共10盏灯。
至嘉庆年间,小三盘人以洞头洋鱼类为样本,制作的鱼灯以形似为主。两处的鱼灯开始均为蔑扎纸糊、绘以彩色,内点蜡烛,鱼身形象清晰美观。并逐步发展成今天的铁丝扎骨架,幔布、喷绘色彩内点电珠的现代鱼灯,数量也由原来的10盏增加到26盏灯。
鱼灯表演一般都在正月初八至十八,鱼灯表演队伍由开道锣、头牌、扁灯、旗道、大沙灯、五音组成,鱼灯表演按“官牌九”之名设计走阵方式,有元宝阵、板凳阵、梅花陈、线板阵、壁连阵、吆五阵等等,每次以金龙、银龙鱼灯排在前头,表示村民生产丰收、金银滚滚而来。
表演一般在晚上进行,夜色降临的时候,演员先在鱼灯的肚子里点上蜡烛,现代则安装小电灯,每一个演员扎着马步、举着色彩斑斓的鱼灯、用鱼灯遮挡住演员的头部,渔灯舞表演开始了:宁静的海洋里来了蛮横的黄鳢角,弱小的鱼儿受到了欺凌,后来,鱼儿团结一致赶走了黄鳢角,重新找回快乐平静的生活。通过这样一个海底世界的故事,表达了渔村人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现状
一位63岁的老人,手举鱼灯,时而蹲下时而跃起,手里的鱼灯仿佛变成海面上跳跃的鱼儿,轻盈灵活。这是1月10日在沙头角回归广场举行的“2007沙港迎春文艺晚会”上的情景,老人名叫吴观球,在他的努力下,极具渔村特色的传统舞蹈“鱼灯舞”在沙头角得以传承。
63岁的吴观球18岁开始跟随已故老艺人钟保学习鱼灯舞,在鱼灯舞的传承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球叔。吴观球向记者展示了表演鱼灯舞的技巧,只见他在表演时一直以低马步快速走动,扛着沉重的鱼灯或蹲或跃,运动量非常大。据球叔介绍,沙头角鱼灯舞起源于明末清初,在盐田区流传已有300多年历史了,为本地渔民逢年过节、拜神祭祖、喜庆丰收的必备节目。
球叔告诉记者,鱼灯舞来源于沙栏吓村村民出海捕鱼的日常生活,所用的鱼灯用竹签和布料扎成,长约1-2米,造型和图案来自海里不同的鱼类,并带有三段“关节”,是一出活灵活现的民间“海底总动员”:传统的鱼灯内部点上蜡烛,现代往往用电灯代替,表演的时候,鱼灯点亮,演员蹲成马步,用鱼灯遮住身体,仿佛色彩斑斓的鱼儿摇头摆尾,自由自在地游弋,美丽的红鲤,机灵的沙鸡鱼,蛮横霸道的黄鳢角……民间艺人们用惊人的艺术表现力,生动表现鱼儿喜怒哀乐的情绪,在舞台上呈现充满生命力的海底世界。
球叔回忆说,当年他学艺的时候,就在沙滩上练习。过去的鱼灯用纸糊成,容易损坏,因此练习的时候用扫把和稻草代替鱼灯,以低马步俯身曲背地表演鱼灯舞的动作,腰酸背疼挥汗如雨,直到把握鱼灯舞的神韵。
让球叔最难忘的表演经历,是1959年的佛山专区群众文艺大会演。30多名演员将沉重的鱼灯拆散,装在大纸箱里,步行翻山越岭进城,在宝安县城(现东门一带)坐上大货车,在会演中获得了最高奖——优秀奖,这是鱼灯舞第一次隆重亮相,也是村民集体回忆中最辉煌的一次。一条用粉红布条制作而成的会演代表证,经过四十多年的岁月,已经很陈旧,但仍然是球叔等老艺人的珍藏。
然而文化大革命让这项传统中断,随着老艺人们陆续谢世,没有任何乐谱资料和录像资料的鱼灯舞险些失传。2003年,在深圳市和盐田区文化部门的支持下,村里健在的三名老艺人吴观球、邱煌生、吴亚九,开始凭记忆传授与鱼灯舞相关的乐谱、舞步和扎鱼工艺。尽管表演鱼灯舞并没有任何收入,但老人们还是坚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不能让这项传统艺术在自己手里失传。
老人们的坚持得到沙栏吓村的居民大力支持和拥护。那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都以开车跑运输和卖菜为生,[1]工作非常辛苦,但都非常重视鱼灯舞的排练。每周有两三个晚上,这些年轻人都要从8点排练到10点,但他们稍微休息一下,凌晨2点便要开车去香港卖菜,一直工作到天亮。在老中青三代艺人的共同努力下,2003年中秋节,失传了40年的鱼灯舞在中英街回归广场隆重上演,鱼灯里点燃的烛火摇曳闪烁,锣鼓喜乐喧天,甚至有不少香港居民特意赶来观看,鱼灯舞已成为中英街居民重要节日的民俗项目。据了解,“沙头角鱼灯舞”已经通过了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
参考文献
- ↑ 与鱼灯舞结缘六十余载,如今他将这非遗文化传给年轻一代 ,搜狐网, 202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