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燈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魚燈舞 |
魚燈舞是沿海一帶的傳統舞蹈。作為向神靈反映漁民心中對海盜惡行的一種控訴,祈求天后保佑,成為許多地區逢年過節、拜神祭祖、喜慶豐收的必備節目。
基本內容
中文名:魚燈舞
性質:傳統舞蹈
外文名:Fish dance
作用:拜神祭祖、喜慶豐收的必備節目
歷史發展
沙頭角魚燈舞起源於清初乾隆年間,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是今天位於鹽田區沙頭角街道的沙欄嚇村創演,流行於沙頭角、鹽田及香港新界的擔水坑、崗下新村等地,魚燈舞沒有任何文字記載,是通過代代口口相傳而傳承下來。為漁民逢年過節、拜神祭祖必備節目。魚燈製作精巧用竹篾紮成魚狀,糊紙繪彩再塗上桐油,下裝短棍 ,舉棍起舞穿梭如海中魚群。伴奏樂器有鑼、鼓、鈸、鎖吶、螺號等。傳統的魚燈舞共有二十五條魚,現今精簡為十八條。魚燈舞一度面臨失傳,二零零三年間經過村民進行發掘、整理、排練後,終能承傳下來。「沙頭角魚燈舞」通過了廣東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示。
溫州樂清魚燈舞,通常以十二盞魚燈組成一隊,俗稱「十二化龍」。魚燈是仿照江海中幾種魚類形狀製成,紙糊蔑骨,以彩色繪鱗,上留口子,中間插蠟燭照明,下裝木柄,供巡行或舞蹈時握持。洞頭海島的魚燈舞比較出名。他們表演各種魚類的個體和群體的泅水等動作,舞蹈造型十分豐富,有黑魚燈、鯧魚燈、黃魚燈、龍蝦燈、螃蟹燈等等;並製成10條獸面魚燈,即金龍魚、銀龍魚、雙合魚(一身兩頭,合二而一)、虎頭魚、象頭魚、麒麟魚(1對)等,保留了古代濃厚的神話色彩。
製作
魚燈舞的道具製作是非常精巧的,每個魚燈長約1-2米,魚身用削得薄片般的竹篾紮成魚的形狀,而且是圓鼓鼓的立體型,並帶有三段「關節」方便魚燈展示魚兒的搖頭和擺尾,魚的竹架子做好後,糊上紗紙,用元粉、牛皮膠和上顏料畫魚,根據來自海里不同的魚類設計造型和圖案,有色彩斑斕的魚兒、有美麗的紅鯉、機靈的殺雞魚、蠻橫霸道的黃鱧角,各種不同種類和色彩的魚兒畫好之後,塗上桐油、在魚腹下裝一條20厘米的長小棍供演員舉魚燈起舞。
表演形式
魚燈舞由樂清歧頭搬遷到三盤的朱錦秀所創。因漁民生產條件差,文化娛樂貧乏。為了增添節日歡樂熱鬧的氣氛,祝願新一年裡生活富裕安康,年年有魚(「余」),村里鄉紳朱昌哈、朱三豹等人發起並組織10個頭家,向朱錦秀學習魚燈製作和表演。三盤魚燈以獸面、獸頭和魚身魚尾相組合,人們一直以來稱之「神魚」,有金龍、銀龍、雙合魚、虎頭、豹頭、獅頭、象頭、犀牛、麒麟、皇冠魚共10盞燈。
至嘉慶年間,小三盤人以洞頭洋魚類為樣本,製作的魚燈以形似為主。兩處的魚燈開始均為蔑扎紙糊、繪以彩色,內點蠟燭,魚身形象清晰美觀。並逐步發展成今天的鐵絲扎骨架,幔布、噴繪色彩內點電珠的現代魚燈,數量也由原來的10盞增加到26盞燈。
魚燈表演一般都在正月初八至十八,魚燈表演隊伍由開道鑼、頭牌、扁燈、旗道、大沙燈、五音組成,魚燈表演按「官牌九」之名設計走陣方式,有元寶陣、板凳陣、梅花陳、線板陣、壁連陣、吆五陣等等,每次以金龍、銀龍魚燈排在前頭,表示村民生產豐收、金銀滾滾而來。
表演一般在晚上進行,夜色降臨的時候,演員先在魚燈的肚子裡點上蠟燭,現代則安裝小電燈,每一個演員扎着馬步、舉着色彩斑斕的魚燈、用魚燈遮擋住演員的頭部,漁燈舞表演開始了:寧靜的海洋里來了蠻橫的黃鱧角,弱小的魚兒受到了欺凌,後來,魚兒團結一致趕走了黃鱧角,重新找回快樂平靜的生活。通過這樣一個海底世界的故事,表達了漁村人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現狀
一位63歲的老人,手舉魚燈,時而蹲下時而躍起,手裡的魚燈仿佛變成海面上跳躍的魚兒,輕盈靈活。這是1月10日在沙頭角回歸廣場舉行的「2007沙港迎春文藝晚會」上的情景,老人名叫吳觀球,在他的努力下,極具漁村特色的傳統舞蹈「魚燈舞」在沙頭角得以傳承。
63歲的吳觀球18歲開始跟隨已故老藝人鍾保學習魚燈舞,在魚燈舞的傳承中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人們都親切地稱他為球叔。吳觀球向記者展示了表演魚燈舞的技巧,只見他在表演時一直以低馬步快速走動,扛着沉重的魚燈或蹲或躍,運動量非常大。據球叔介紹,沙頭角魚燈舞起源於明末清初,在鹽田區流傳已有300多年歷史了,為本地漁民逢年過節、拜神祭祖、喜慶豐收的必備節目。
球叔告訴記者,魚燈舞來源於沙欄嚇村村民出海捕魚的日常生活,所用的魚燈用竹籤和布料紮成,長約1-2米,造型和圖案來自海里不同的魚類,並帶有三段「關節」,是一出活靈活現的民間「海底總動員」:傳統的魚燈內部點上蠟燭,現代往往用電燈代替,表演的時候,魚燈點亮,演員蹲成馬步,用魚燈遮住身體,仿佛色彩斑斕的魚兒搖頭擺尾,自由自在地游弋,美麗的紅鯉,機靈的沙雞魚,蠻橫霸道的黃鱧角……民間藝人們用驚人的藝術表現力,生動表現魚兒喜怒哀樂的情緒,在舞台上呈現充滿生命力的海底世界。
球叔回憶說,當年他學藝的時候,就在沙灘上練習。過去的魚燈用紙糊成,容易損壞,因此練習的時候用掃把和稻草代替魚燈,以低馬步俯身曲背地表演魚燈舞的動作,腰酸背疼揮汗如雨,直到把握魚燈舞的神韻。
讓球叔最難忘的表演經歷,是1959年的佛山專區群眾文藝大會演。30多名演員將沉重的魚燈拆散,裝在大紙箱裡,步行翻山越嶺進城,在寶安縣城(現東門一帶)坐上大貨車,在會演中獲得了最高獎——優秀獎,這是魚燈舞第一次隆重亮相,也是村民集體回憶中最輝煌的一次。一條用粉紅布條製作而成的會演代表證,經過四十多年的歲月,已經很陳舊,但仍然是球叔等老藝人的珍藏。
然而文化大革命讓這項傳統中斷,隨着老藝人們陸續謝世,沒有任何樂譜資料和錄像資料的魚燈舞險些失傳。2003年,在深圳市和鹽田區文化部門的支持下,村里健在的三名老藝人吳觀球、邱煌生、吳亞九,開始憑記憶傳授與魚燈舞相關的樂譜、舞步和扎魚工藝。儘管表演魚燈舞並沒有任何收入,但老人們還是堅持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不能讓這項傳統藝術在自己手裡失傳。
老人們的堅持得到沙欄嚇村的居民大力支持和擁護。那些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都以開車跑運輸和賣菜為生,[1]工作非常辛苦,但都非常重視魚燈舞的排練。每周有兩三個晚上,這些年輕人都要從8點排練到10點,但他們稍微休息一下,凌晨2點便要開車去香港賣菜,一直工作到天亮。在老中青三代藝人的共同努力下,2003年中秋節,失傳了40年的魚燈舞在中英街回歸廣場隆重上演,魚燈里點燃的燭火搖曳閃爍,鑼鼓喜樂喧天,甚至有不少香港居民特意趕來觀看,魚燈舞已成為中英街居民重要節日的民俗項目。據了解,「沙頭角魚燈舞」已經通過了廣東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示。
參考文獻
- ↑ 與魚燈舞結緣六十餘載,如今他將這非遺文化傳給年輕一代 ,搜狐網, 202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