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鲁慕迅,名鲁立,1928年12月26日生于河南汝州[1]。终生致力于中国画的创作与美术理论研究,兼攻书法、诗词[2]。其对中国画探索创新的成果,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为中国当代绘画代表性画家之一。早年从石磊园、谢瑞阶、张肇铭、徐松安诸先生学画。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3]。先后任长江日报美术组长、湖北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美协湖北分会专业画家、驻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湖北书画院副院长、湖北中国花鸟画刊授学院副院长、湖北省中国花鸟画研究会副主席、深圳市谷风画院院长、湖北省水墨画院院长等。山东文轩画廊推荐画家鲁慕迅为:湖北四老之一(其余三人为周韶华,冯今松,汤文选诸先生),长江画派创始人之一[4]

鲁慕迅
鲁慕迅
出生 1928年12月26日
中国 河南 汝州
国籍 中国
别名 鲁立
职业 画家
知名作品 《鸡冠花》《荷叶小鱼》《香雪》
鲁慕迅作品12.jpg

快速导航  : 词条图册

出生地  : 河南 汝州

代表作品 :《鸡冠花》《荷叶小鱼》《香雪》

别名 : 鲁立

国籍 : 中国

出生日期 :1928年12月26日

主要成就 :创立了中国画生命美学体系

职业 :画家

毕业院校 : 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

中文名 :鲁慕迅

民族 :汉族

目录  : 1鲁慕迅  : 2个人主要展览  : 3出版专著  : 4人物评价  : 5词条图册  :

目录

鲁慕迅

名鲁立,1928年12月26日生于河南汝州。早年从石磊园、谢瑞阶、张肇铭、徐松安诸先生学画。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先后任长江日报美术组长、湖北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美协第四届理事、美协湖北分会专业画家、驻会副主席,一级美术师;现为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深圳市谷风画院院长、湖北省水墨画院院长。

  数十年间从事中国画创作及美术理论研究,兼攻书法诗词[5]。其美术作品和理论文章分别了表于《美术》、《国画家》、《人民是报》等数十家报刊、先后在京山、汝州深圳西安深圳武汉郑州等地举行个人作品展览,2001年《荷叶小鱼》参加《百年中国画展》、《马蹄莲》为人民大会堂陈列和收藏,《荷叶小鱼》为中国美术馆收藏。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优秀人民艺术家称号。其作品《高风图》被入选神舟六号飞船搭载的国画长卷《神舟颂》。有《鲁慕迅画集》、《慕迅题画诗稿》、《慕迅画字》、文集《清茶谈艺》、《慕迅自书百联》、《鲁慕迅作品集》等行世,有作品被收入《百年中国画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现代花鸟画全集》、《中国当代美术》、《中国当代书画收藏宝典》等。

绘画作品具有民族文化内涵,时代风貌和个性特征,是当代融诗书画为一体的新文人画家。

年表

1945年夏于西安及华山从姨父石磊园先生学画。

1946年春任河南南召县立中学美术教师。

1946年秋至1948年春在开封从谢瑞阶先生学画。

1951年毕业于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

1951至1958年先后在中国文艺学院美术工队、中南大区长江日报、武汉市长江日报担任美术编辑、组长,从事年画、漫画创作及美术评论,同时从张肇铭、徐松安先生学画。

1958至1961年被划右派,于下放劳动中,常于无人时偷画速写和思考美术理论问题。

1962年夏去长阳,沿清江及到山区写生。此时已回长江日报(一度改为武汉晚报)从事美术编辑及评论工作,不时有画及文章发表,直到文

革再次下放。文革中参加批判会时,多在思考美术理论问题,如《试论中国画的气》一文的初步提纲就是在会场的角落偷偷写出的。

1971年重回武汉,任职于市汽车运输公司政工组宣传组,得以随车队深入鄂西山区及神农架原始森林感受大自然和搜集素材,后调入解放公

园美工室,7月间画了大量花卉写生,并先后去三峡、大宁河、四川、云南、广西、陕西、武当山等处写生和创作,直到1979年调入湖北省

文联。

1979年《马蹄莲》为人民大会堂收藏和陈列;与陈作丁、汤文选、张善平、魏扬、周韶华、邵声朗、冯今松、刘一原、唐大康组成晴川画会。

1981年回家乡妆州写生创作,重寻旧梦;《千堆雪》等8幅作品参加《湖北十人中国画联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为《王霞宙画集》作序。

1982年参加《美术》编辑部召开的美术理论座谈会,宣读论文《试论中国画的气》、《中国画三味——书骨、乐韵与诗魂》、《美术》7月

号发表《个个成器》、《芍药新芽》、《艳阳秋》三幅作品,10月至11月发表《试论中国画的气》一文。

1984年10至11月间参加中国文联代表团应邀访问英国、荷兰。

1985年参加全国美代会,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与戴筠参加烟台美术理论座谈会并去青岛、石岛、蓬莱等地参观学习。先后在长江日

报、湖北画报等发表访问英荷系列文章及图片。

1986年参加全国中国画艺术讨论会,在《现代中国画断想》发言中提出“多元互补”的观点,随后发表于《中国画》及《美术》。同年参加

湖北省第4次美代会,当选中国美协湖北分会副主席,与戴筠去桃花源、张家界、吉首、凤凰等处写生创作。

1988年《高秋图》参加武汉水墨画节展出;《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及其写意传统》一文发表于《99北京国际水墨画展》理论研讨会及文集。

1989年《霁月》等6幅作品在香港《新晚报》,以专版刊出,同时发表刘纲纪评论文章。6月离休,陪同戴筠去京山疗养院。

1990年举行《鲁慕迅京山诗画展》;同年参加《湖北七人联展》在新加坡展出并应邀访新。

1991年2期《艺术与时代》发表《有竹居艺谈》及《荷乡》等5幅作品,同时发表刘纲纪、徐公度、吴丈蜀评论文章;《文艺报》发表姜天民

评论文章。

1992年2期《迎春花》发表《野菊花》等12幅作品及姜弘评论文章。台湾《1992年大陆艺评选》发表《春酣》、《醉卧东篱》等8幅作品及姜

弘文《书骨乐韵蕴诗魂》。同年7期《美术》发表《鱼戏图》等9幅作品及《中国画三味—书骨乐韵与诗魂》一文并有陈泊萍评论文章。

992年在河南汝州举行《鲁慕迅乡情诗画展》,展后将作品全部留赠家乡。继1990年京山诗画展后陆续在湖北钟祥、江陵、天门、洪湖、盐

利举行个展,1992年来深圳参与筹备《第八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并为画册作序。

1993年《桃实图》参加中国美协举办《全国首届花鸟画展览》并任评委;参加北京《中国花鸟画理论研讨会》4期《国画家》发表《生命的

信息》一文。

1994年7月26日,最亲密的艺术知已爱妻载筠逝世。9月来深圳任南山画院特邀顾问。

1995年11月深圳美术馆举行《鲁慕迅�埂氛估烙缮钲诿朗豕�,南山画院举办,《芍药新芽》参加《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览》并为画

册作序。

1986年以来参加1—9、11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

1996年4月,参加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无锡《全国花鸟画研讨会》发表论文;12月在天津参加《首届中国画学及中国画发展战略研讨会》并

发表论文。

1997年6月,《鲁慕迅画集》由珠海出版社出版,收入1978年以来作品84件,书法作品11件,各家评论文章16篇。《鸡冠花》被收入《中国

现代美术全集》第4册。5月深圳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创办深圳市谷风画院,被聘为院长。12月举行首届《谷风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及《国画

改革二十年理论研讨会》,出版《深圳市谷风画院院刊》,有《荷塘月色》参展并参加各项工作。

1998年赴西安为已故画石大家石磊园先生整理遗作,7月去大连参加《绿野美术之家》活动。11月《秋语》参加《第一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

年展》。

1999年1月为《石磊园画集》撰文《一派清光照后人》,该文并发表于台湾 1999年第10期《中国人物》和2001年第4期《国画家》;9月参加

《晴川画会二十年画展》及活动;10月举办《99深圳市谷风画院美术作品邀请展》并出版画集,有《春华秋实》参展和参与有关工作。《鹤

望兰》等被收入《中国当代书画收藏宝典》。

2000年4月赴西安参加《石磊园画展》有关活动,11月出席第6届湖北省美代会被选为顾问。《绿杨堤外水云乡》被收入《当代美术》画集。

12月《大厦的崛起》等参加《第二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

2001年2月《鸟国之春》等15件作品参加《世纪之春国画展》;4月在西安美术学院举办《鲁慕迅画展》,展览由西安美术学院、陕西国画

院、陕西、湖北、深圳美协,湖北省文联及深圳南山画院、谷风画院共同举办;6月在武汉举行《鲁慕迅画展》,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

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文联、湖北省美术学院、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共同举办;9月《荷叶小鱼》参加《百年中国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并收入《百年中国画集》,同时出版《百年中国画展名家精品系列·鲁慕迅专辑》,《杲日融融》收入《新时代中国画作品集》;11月被聘

为中国美协2001澳大利亚中国画展评委。

2002年5月《鸡冠花》、《绿杨堤外水云乡》被收入《中国现代花鸟画全集》;7月《慕迅题画诗稿》由澳门出版社出版,11月参加全国河南

籍名画家中原活动。

  2003年9月参加在烟台举办的中国当代花鸟画坛名家作品展及理论研讨会。

2004年3月为中国科技大学,周韶华艺术工作室《中国画高级人才培训班》授课。同时参加《当代中国水墨神韵提名展》并任评委。九月与赵

梅生、周韶华、齐辛民、贾平西、赵贵德、刘荫祥、张桂铭、王金岭九人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举行《中国花鸟画九人探索交流展》。就

《世风书画展》与北京友人交换意见。11月8日《世风书画展》筹委会正式成立。12月10日--27日在汕头、厦门、深圳举行《新写意花鸟画

展》八人参加。31日--2005年1月3日《艺海新航》鲁慕迅工作室中国花鸟画研修班师生画展。作品《荷叶小鱼》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5年3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被授予《优秀人民艺术家》奖牌。《我爱四君子》参加“科学与艺术---优秀人民艺术家作品展。6月《竹石图》参加”继承与发展---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7月《鸟国之春》、《照水梅》参加“2004全国中国画百家作品展”10月12 日由本人参加《高风图》、共168位名家共同创作的中国画长卷《神州颂》搭载“神舟六号”遨游太空。10月30日《香雪》参加《传承-创新---2005北京皇城艺术馆优秀艺术家邀请展》同时参加《南北花鸟画展》、第12届当代中国花鸟画展。10月参加《湖北省当代国画精品展》在韩国展出。

  2006年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慕迅画字》。7月参观孙中山纪念馆,并题字。年底回家乡汝州义务讲学。

  2007年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文集《清茶谈艺》.6月参加成都杜甫草堂书画展。组织、参加湖北归元寺《善缘书画展》

  2008年出版《慕迅自书百联》当选为湖北省水墨画院院长。4月被聘为深圳文博会美术馆艺委会副主任.

  2008年12月16日《故乡情——鲁慕迅作品展》在郑州商都艺术馆举行。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鲁慕迅作品集》

  2009年6月15—16日与贺敬之先生,黎辛先生,柯岩女士,黄懿芬女士等.参加新安龙潭大峡谷举办“名人名家访名山”活动,并题字.

2个人主要展览

 2001年4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 、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省国画院 、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湖北省美术家协会 、深圳直辖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举办的“鲁慕迅画展”在西安美术学院举行。

  2001年 6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文学界联合会文联、湖北省美术学院、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共同举办的《鲁慕迅画展》在武汉举行。

  2008年12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举办的《故乡情——鲁慕迅作品展》在郑州举行。

3出版专著

《鲁慕迅画集》 《慕迅题画诗稿》 《慕迅画字》 《慕迅自书百联》 《清茶谈艺》(文集)

《鲁慕迅作品集》

4人物评价

丁芒:    读他的 题画诗,一边根据诗中提供的形象,联想其画面,简直是一种艺术的双重享受。因此爱不释手,一气读完。总体感觉

是:字字句句从心 臆中流露,那么真诚、醇厚和灵动。加之 音韵合律,结构合乎旧诗 章法,语言流畅。我对诗书画 三位一体、互补互

彰,有了更深的体味,鲁慕迅先生的经验,很值得当代书画界重视。   (作者系前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    吴丈蜀:   我与鲁

慕迅同志相识有年。在此以前,就读过他作的许多格调清新的花鸟画,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当时的慕迅在我的心目中只是一位优秀

的画家。及至和他认识并逐渐加深了友情,交往渐多,并读了他的一些 美术评论文章,我才知道他也是一位有 高深素养的美术理论家,并

且也有相当的文学修养,不同与一般只从事 美术创作而不旁及其他美术门类的画界人士。   但是,我却没有想到,慕迅不仅是一位画

家、美术理论家,还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诗人。我读了慕迅的诗,首先感到作者情真意切,质朴自然,不加雕饰;而且多用 白描手法,语言

明白如话,读之令人倍感亲切。诗也可概见作者用词谴字、驾驭文字的功力。当前的画家中能诗者并不多见。   (作者系 中华诗词学会

副会长)    徐本一:   慕迅先生书如其画,气 清格迥,自有一种磊落的意趣。   慕迅先生书如其诗,风骨桌立,细细吟咏总有

一股宁折勿曲,宁丑勿妍的心志支撑其间。   当我们说书者,如也的时候,不是将其他的事物来作简单的类比,而是强调书,作为人类

艺术的普遍性格总有与其人格相联系相依附的一面。慕迅先生自言于书专研甚少.幼时习唐揩魏碑,继而上溯秦篆汉隶,多在力劲气厚一路

上求索。又因画画题诗,信笔为之、不计工拙,心态放旷。而正是他无意于书的心境,造就了他的书画合一,诗书相彰的境界。书,艺之馀

也,这是评价的书作的注脚。古往今来,书有繁简两途。繁趋密,趋动,趋浓;简趋疏,趋静,趋淡。两者相化相生,流变衍息,演成两大

审美畛域。繁,因素多易于创变;简,因素少,难于大成,繁简递进,又不仅仅在形学上,而是更求精神上一种澡雪。在简的书风中,我们

看到了巨子们也总有一种不同常人的气格境遇隐隐地铺垫着他们的心路历程。我相识慕迅先生已经有三十余年了,当我感受起他的形象时,

他的书,无疑也是个中介——沉静之书,沉毅之人,沉厚之心,沉渊之思——使我在无言中很快得到了充实的回忆。   (作者系 中国书

法家协会理事)    李尔重:   遵法有度而自化—— 读鲁慕迅的书法   我对慕迅同志的书法,印象深刻。 其书法不拘一格,自成

一体。平质而典雅,朴素而舒畅。源自章草而不泥,兼篆隶而不滞,特艺之作,略收甲骨。遵法有度而自化,化而愈新不离其宗。既不 依

样葫芦以自毙,又不放荡无缰而失衡。持规矩以变方圆,守六律以定五音,方圆变化无穷,五音跌宕万状,斯谓之有法幻于无法,赖有法与

无法之统一,取得艺术创新之自由。 长跑健将始于扶墙学步,身体健壮必须注意 饮食营养, 艺术大师都出自涂鸦学字。写意之功出于刻

苦磨炼之基本功,不下苦功,任意创新,在字必是胡乱潦草,在画必是灭形灭神。在文必是胡言乱语,郑燮说:“必极功然后能写意,非不

工而遂能写意也。”“横涂竖抹,要自笔笔在法中,未能一笔逾于法外。甚矣,石公(涛)功夫之不可及也。功夫气候,潜差一点不

得。”艺术上的无法幻化皆出于有法之功底。章草乃行草之本源,行草之构造与神韵,皆出自章草之洗练,张旭怀素之狂草未有逾于此者,

二王之行书未有逾于此者。慕迅书法之变化,亦未有逾于此者。今之书界之为行草者。未习章草,误于任意行笔者多。慕迅的书法,可为书

家一鉴。 此意不知慕迅以为如何。   (作者系原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兼省长;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我们的作家和才子”)    刘蒙天:   鲁慕迅先生画展在我院展出,实际上是一次重要的,不可多得的传经送宝.鲁慕迅先生画出那么多创新作品出来,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推敲的.他的新作,就新在构思上,独创性上.他把诗书理论统一和结合起来.他把古今中外的优秀成果融合起来.他的作品极可贵之处是自然的流

露,是画家对现实生活丰富感情的流露.而不像一般人那样去追求雕琢.我看他画的向日葵,那样大胆泼辣,苍劲有力,显出葵花之雄强,健美.又

如两朵菊花头摆满画面,枣树挂满累累硕果,画得那样生动自然.他的画还大量吸收新的构成概念,几条枝杆,几朵花画得那样生动.燕子飞过千

亩麦田,也有构成的因素. 鸡冠花画得那样逼真生动,是用色构成的,说明他用色的独创之处.总之,鲁慕迅先生的画展是丰富的矿藏,读一二次

是不能深入的,必须多读几次才能领略其奥秘.我也希望全院师生都能来多次学习,其收益是无穷的。   大画家 李可染先生说过:可贵者

胆, 所要者魂.鲁慕迅先生的全部作品都体现了可染先生名句的精神.十分可贵,做到这点十分难得.学习鲁慕迅的画作,常说形神皆备,而他的

画突出的是"神".做到形似比较容易,而达到神,则不是常人所能为也.他画的向日葵不仅形似,更画出神韵.他画的古松苍劲高洁.他画的荷花

池塘表现?逍露谰?耐人寻味.他画作的独创性更令我钦佩.如画仙桃,紫藤,我自己就脱不开 吴昌硕大师的框框程式.而他则另辟新径.走自己

的路,有创新的面貌.这是很不容易的. 鲁慕迅先生画作达到这样高的水平,核心在于他有高于别人的悟性.这是文学艺术 哲学社会科学-----

-多学科丰富知识的和丰富社会生活的综合表现.由于此,他看到了,发现了别人不曾注意的景物.路边小屋他发现了几颗 南瓜藤爬上小屋,结

出硕果.旁边是几丛修竹,构成一幅精彩的画面.而平常人则视而不见.他的字写得非常精彩,如"脱俗"两字,独到精彩耐看,他写的诗同样深刻

清新.一句话,他的诗,字,画统一,和谐,照应,有机结合,这是十分难得的.丰富的感情,精到的笔墨,画出常人所难以达到的高水平,是使人为之

倾倒的. 谢谢鲁慕迅先生这次展出,使我终生难忘. (作者为 西安美术学院老院长)    周韶华:   当我欣赏他的作品时,有时好像

在听他歌唱,有时好像在听他朗诵诗词,有时在品味他的书法艺术。他的作品的最大优点是能让人静下心来去欣赏。   有人说“静观则

万物皆能自得”,也有人说“动观则能 超越时空”,但这一切都离不开人对自然的态度。我之所以能从慕迅兄的作品中感悟出人自身对于

养育自己的那些东西的真诚,这是对人生本质的觉醒,因而引起我深深的共鸣,燃烧起对人生本真的感动,从而不会迷失自身最重要的东

西。这些都是鲁慕迅的艺术的生命之所在。   中国画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也是一个画家文化信息量的集装箱。它不但要求画家的作

品具有高超的技巧,而且要求有诗词、书法与之合力互动,使国画   这门艺术拥有饱和的文化含金量。慕迅兄不但擅长 格律诗,也善作

古体,诗词格调清新,节奏跌宕起伏,做到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是 无声诗,诗是有形画”,并与书法和谐一体。当今画坛,

善画、善诗、善书者寥寥无几,唯慕迅兄的成就尤其值得敬重。   (作者系湖北文学联合会主席)    张文欣:   鲁慕迅先生是河

南汝州人,早年曾师从 石磊园、 谢瑞阶、 张肇铭、 徐松安诸先生学习书画。他曾经历过许多人生的磨难,但他对这些磨难从不喋喋于

口,而是悄悄把它们化为自己的艺术营养。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鲁慕迅先生曾连续发表了《试谈中国画的气》、《中国画三

昧——书骨、乐韵与诗魂》等一系列在中国 美术界产生广泛影响的理论文章,并逐渐形成了自己较为系统的艺术观点。他强调中国画的写

意传统精神,强调艺术创作中的 生命意识,主张诗书画的统一,主张做人与治艺的统一。他认为中国画有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革的传统,

中国画通过由 古典艺术形态向 现代艺术形态的转化,一定会迎来更大的繁荣和发展,形成多元互补、群星灿烂的格局。   鲁慕迅先生

最主要的艺术实践还是花鸟画创作。他的画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和 东方文化精神,同时又融入了强烈的现代意识。除了善于从现实生活中


发现美、捕捉美,营造富于哲学意蕴的美的意境外,他还从构图、线条、着墨、设色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变形、夸张,甚至是

带有抽象意味的构成手法等等,这些民间艺术和西洋绘画中的许多艺术元素巧妙地借鉴利用,使他拓展了一个更为广阔的 艺术空间。   

鲁先生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除了《鲁慕迅画集》外,他还有《慕迅题画诗稿》和《慕迅画字》印行,并深得诸多方家赞誉。他在《中国

画三昧》中说:“中国画以书为骨,含乐之韵,得诗之魂,冶诗、书、乐、画于一体,显示着中国艺术共同的民族特征,并构成自己的鲜明

个性。”他还特别强调艺术创作中的生命意识。他认为“生命是美的源泉和本质,美也成为人的生命的精神养料”,“艺术生命中也包含着

宇宙和人的生命信息”。   鲁先生的画正是他的艺术观念的实践。他的画简约生动、清新 雅丽而 意趣盎然;他的画作中常有题诗,诗

句质朴自然,不雕不琢,但含蕴深厚;他的书法简约古拙,天真平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画联璧,书贯其中,相映互济,浑然一体。

读他的画,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是一种人生的启迪,也似乎与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在沟通交流。那种扑面而来的强烈的生命气息,浓郁的诗

情和悠远的韵味,用真、用善、用爱营造的意境和蕴含其中的情趣,使你共鸣,使你感动,有时候,泪水还会悄悄湿润你的双眼。   鲁

慕迅先生为人质朴真诚,谦和平易, 淡泊名利,品格高尚。面对尘世的喧嚣和纷扰,他却始终保持着一种从容和宁静,潜心作画作文,研

讨学问,提携后进。他为人评画作序,不下百篇,却从来不取分文,他认为这是学习别人的好机会。鲁先生多以松竹 菊梅入画,我想这既

是对君子气概风貌的讴歌,也是对自己精神追求的写照吧。   不久前,慕迅先生赠我一幅他自撰手书的联语条幅:做人治艺一桩事,宇

宙人生两部书。   这是他人生的格言,也是他 人生的境界。   (作者系 河南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


鲁慕迅《鸡冠花》

5词条图册 鲁慕迅鲁慕迅 参考资料: 1. http://artist.367art.com/world_LuMuXun 词条标签: 艺术家 画家

视频

春节留深看展!书画家鲁慕迅创作百幅花卉献礼建党100周年

绘花百幅献礼建党百年 深圳本土画家鲁慕迅个展开幕2021年01月13日发布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