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魯慕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魯慕迅
魯慕迅
出生 1928年12月26日
中國 河南 汝州
國籍 中國
別名 魯立
職業 畫家
知名作品 《雞冠花》《荷葉小魚》《香雪》
魯慕迅作品12.jpg

魯慕迅,名魯立,1928年12月26日生於河南汝州[1]。終生致力於中國畫的創作與美術理論研究,兼攻書法、詩詞[2]。其對中國畫探索創新的成果,推動了中國畫的發展。為中國當代繪畫代表性畫家之一。早年從石磊園、謝瑞階、張肇銘、徐松安諸先生學畫。1950年畢業於中原大學文藝學院美術系[3]。先後任長江日報美術組長、湖北省文聯文藝理論研究室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四屆理事、美協湖北分會專業畫家、駐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湖北省美術家協會顧問、湖北書畫院副院長、湖北中國花鳥畫刊授學院副院長、湖北省中國花鳥畫研究會副主席、深圳市谷風畫院院長、湖北省水墨畫院院長等。山東文軒畫廊推薦畫家魯慕迅為:湖北四老之一(其餘三人為周韶華,馮今松,湯文選諸先生),長江畫派創始人之一[4]

快速導航  : 詞條圖冊

出生地  : 河南 汝州

代表作品 :《雞冠花》《荷葉小魚》《香雪》

別名 : 魯立

國籍 : 中國

出生日期 :1928年12月26日

主要成就 :創立了中國畫生命美學體系

職業 :畫家

畢業院校 : 中原大學文藝學院美術系

中文名 :魯慕迅

民族 :漢族

目錄  : 1魯慕迅  : 2個人主要展覽  : 3出版專著  : 4人物評價  : 5詞條圖冊  :

魯慕迅

名魯立,1928年12月26日生於河南汝州。早年從石磊園、謝瑞階、張肇銘、徐松安諸先生學畫。1950年畢業於中原大學文藝學院美術系先後任長江日報美術組長、湖北省文聯文藝理論研究室副主任、中國美協第四屆理事、美協湖北分會專業畫家、駐會副主席,一級美術師;現為湖北省美術家協會顧問、深圳市谷風畫院院長、湖北省水墨畫院院長。

  數十年間從事中國畫創作及美術理論研究,兼攻書法詩詞[5]。其美術作品和理論文章分別了表於《美術》、《國畫家》、《人民是報》等數十家報刊、先後在京山、汝州深圳西安深圳武漢鄭州等地舉行個人作品展覽,2001年《荷葉小魚》參加《百年中國畫展》、《馬蹄蓮》為人民大會堂陳列和收藏,《荷葉小魚》為中國美術館收藏。2005年被國務院授予優秀人民藝術家稱號。其作品《高風圖》被入選神舟六號飛船搭載的國畫長卷《神舟頌》。有《魯慕迅畫集》、《慕迅題畫詩稿》、《慕迅畫字》、文集《清茶談藝》、《慕迅自書百聯》、《魯慕迅作品集》等行世,有作品被收入《百年中國畫集》、《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中國現代花鳥畫全集》、《中國當代美術》、《中國當代書畫收藏寶典》等。

繪畫作品具有民族文化內涵,時代風貌和個性特徵,是當代融詩書畫為一體的新文人畫家。

年表

1945年夏於西安及華山從姨父石磊園先生學畫。

1946年春任河南南召縣立中學美術教師。

1946年秋至1948年春在開封從謝瑞階先生學畫。

1951年畢業於中原大學文藝學院美術系。

1951至1958年先後在中國文藝學院美術工隊、中南大區長江日報、武漢市長江日報擔任美術編輯、組長,從事年畫、漫畫創作及美術評論,同時從張肇銘、徐松安先生學畫。

1958至1961年被劃右派,於下放勞動中,常於無人時偷畫速寫和思考美術理論問題。

1962年夏去長陽,沿清江及到山區寫生。此時已回長江日報(一度改為武漢晚報)從事美術編輯及評論工作,不時有畫及文章發表,直到文

革再次下放。文革中參加批判會時,多在思考美術理論問題,如《試論中國畫的氣》一文的初步提綱就是在會場的角落偷偷寫出的。

1971年重回武漢,任職於市汽車運輸公司政工組宣傳組,得以隨車隊深入鄂西山區及神農架原始森林感受大自然和搜集素材,後調入解放公

園美工室,7月間畫了大量花卉寫生,並先後去三峽、大寧河、四川、雲南、廣西、陝西、武當山等處寫生和創作,直到1979年調入湖北省

文聯。

1979年《馬蹄蓮》為人民大會堂收藏和陳列;與陳作丁、湯文選、張善平、魏揚、周韶華、邵聲朗、馮今松、劉一原、唐大康組成晴川畫會。

1981年回家鄉妝州寫生創作,重尋舊夢;《千堆雪》等8幅作品參加《湖北十人中國畫聯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為《王霞宙畫集》作序。

1982年參加《美術》編輯部召開的美術理論座談會,宣讀論文《試論中國畫的氣》、《中國畫三味——書骨、樂韻與詩魂》、《美術》7月

號發表《個個成器》、《芍藥新芽》、《艷陽秋》三幅作品,10月至11月發表《試論中國畫的氣》一文。

1984年10至11月間參加中國文聯代表團應邀訪問英國、荷蘭。

1985年參加全國美代會,當選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與戴筠參加煙臺美術理論座談會並去青島、石島、蓬萊等地參觀學習。先後在長江日

報、湖北畫報等發表訪問英荷系列文章及圖片。

1986年參加全國中國畫藝術討論會,在《現代中國畫斷想》發言中提出「多元互補」的觀點,隨後發表於《中國畫》及《美術》。同年參加

湖北省第4次美代會,當選中國美協湖北分會副主席,與戴筠去桃花源、張家界、吉首、鳳凰等處寫生創作。

1988年《高秋圖》參加武漢水墨畫節展出;《中國水墨畫的發展及其寫意傳統》一文發表於《99北京國際水墨畫展》理論研討會及文集。

1989年《霽月》等6幅作品在香港《新晚報》,以專版刊出,同時發表劉綱紀評論文章。6月離休,陪同戴筠去京山療養院。

1990年舉行《魯慕迅京山詩畫展》;同年參加《湖北七人聯展》在新加坡展出並應邀訪新。

1991年2期《藝術與時代》發表《有竹居藝談》及《荷鄉》等5幅作品,同時發表劉綱紀、徐公度、吳丈蜀評論文章;《文藝報》發表姜天民

評論文章。

1992年2期《迎春花》發表《野菊花》等12幅作品及姜弘評論文章。台灣《1992年大陸藝評選》發表《春酣》、《醉臥東籬》等8幅作品及姜

弘文《書骨樂韻蘊詩魂》。同年7期《美術》發表《魚戲圖》等9幅作品及《中國畫三味—書骨樂韻與詩魂》一文並有陳泊萍評論文章。

992年在河南汝州舉行《魯慕迅鄉情詩畫展》,展後將作品全部留贈家鄉。繼1990年京山詩畫展後陸續在湖北鍾祥、江陵、天門、洪湖、鹽

利舉行個展,1992年來深圳參與籌備《第八屆當代中國花鳥畫邀請展》,並為畫冊作序。

1993年《桃實圖》參加中國美協舉辦《全國首屆花鳥畫展覽》並任評委;參加北京《中國花鳥畫理論研討會》4期《國畫家》發表《生命的

信息》一文。

1994年7月26日,最親密的藝術知已愛妻載筠逝世。9月來深圳任南山畫院特邀顧問。

1995年11月深圳美術館舉行《魯慕迅�埂氛估烙繕鉦諉朗豕�,南山畫院舉辦,《芍藥新芽》參加《中國當代著名花鳥畫家作品展覽》並為畫

冊作序。

1986年以來參加1—9、11屆《當代中國花鳥畫邀請展》。

1996年4月,參加中國畫研究院主辦的無錫《全國花鳥畫研討會》發表論文;12月在天津參加《首屆中國畫學及中國畫發展戰略研討會》並

發表論文。

1997年6月,《魯慕迅畫集》由珠海出版社出版,收入1978年以來作品84件,書法作品11件,各家評論文章16篇。《雞冠花》被收入《中國

現代美術全集》第4冊。5月深圳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創辦深圳市谷風畫院,被聘為院長。12月舉行首屆《谷風畫院美術作品展覽》及《國畫

改革二十年理論研討會》,出版《深圳市谷風畫院院刊》,有《荷塘月色》參展並參加各項工作。

1998年赴西安為已故畫石大家石磊園先生整理遺作,7月去大連參加《綠野美術之家》活動。11月《秋語》參加《第一屆深圳國際水墨畫雙

年展》。

1999年1月為《石磊園畫集》撰文《一派清光照後人》,該文並發表於台灣 1999年第10期《中國人物》和2001年第4期《國畫家》;9月參加

《晴川畫會二十年畫展》及活動;10月舉辦《99深圳市谷風畫院美術作品邀請展》並出版畫集,有《春華秋實》參展和參與有關工作。《鶴

望蘭》等被收入《中國當代書畫收藏寶典》。

2000年4月赴西安參加《石磊園畫展》有關活動,11月出席第6屆湖北省美代會被選為顧問。《綠楊堤外水雲鄉》被收入《當代美術》畫集。

12月《大廈的崛起》等參加《第二屆深圳國際水墨畫雙年展》。

2001年2月《鳥國之春》等15件作品參加《世紀之春國畫展》;4月在西安美術學院舉辦《魯慕迅畫展》,展覽由西安美術學院、陝西國畫

院、陝西、湖北、深圳美協,湖北省文聯及深圳南山畫院、谷風畫院共同舉辦;6月在武漢舉行《魯慕迅畫展》,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

湖北省文化廳、湖北省文聯、湖北省美術學院、湖北省美術家協會共同舉辦;9月《荷葉小魚》參加《百年中國畫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並收入《百年中國畫集》,同時出版《百年中國畫展名家精品系列·魯慕迅專輯》,《杲日融融》收入《新時代中國畫作品集》;11月被聘

為中國美協2001澳大利亞中國畫展評委。

2002年5月《雞冠花》、《綠楊堤外水雲鄉》被收入《中國現代花鳥畫全集》;7月《慕迅題畫詩稿》由澳門出版社出版,11月參加全國河南

籍名畫家中原活動。

  2003年9月參加在煙臺舉辦的中國當代花鳥畫壇名家作品展及理論研討會。

2004年3月為中國科技大學,周韶華藝術工作室《中國畫高級人才培訓班》授課。同時參加《當代中國水墨神韻提名展》並任評委。九月與趙

梅生、周韶華、齊辛民、賈平西、趙貴德、劉蔭祥、張桂銘、王金嶺九人在北京中國畫研究院舉行《中國花鳥畫九人探索交流展》。就

《世風書畫展》與北京友人交換意見。11月8日《世風書畫展》籌委會正式成立。12月10日--27日在汕頭、廈門、深圳舉行《新寫意花鳥畫

展》八人參加。31日--2005年1月3日《藝海新航》魯慕迅工作室中國花鳥畫研修班師生畫展。作品《荷葉小魚》為中國美術館收藏。

  2005年3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被授予《優秀人民藝術家》獎牌。《我愛四君子》參加「科學與藝術---優秀人民藝術家作品展。6月《竹石圖》參加」繼承與發展---第二屆全國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7月《鳥國之春》、《照水梅》參加「2004全國中國畫百家作品展」10月12 日由本人參加《高風圖》、共168位名家共同創作的中國畫長卷《神州頌》搭載「神舟六號」遨遊太空。10月30日《香雪》參加《傳承-創新---2005北京皇城藝術館優秀藝術家邀請展》同時參加《南北花鳥畫展》、第12屆當代中國花鳥畫展。10月參加《湖北省當代國畫精品展》在韓國展出。

  2006年由湖北美術出版社出版《慕迅畫字》。7月參觀孫中山紀念館,並題字。年底回家鄉汝州義務講學。

  2007年由湖北美術出版社出版文集《清茶談藝》.6月參加成都杜甫草堂書畫展。組織、參加湖北歸元寺《善緣書畫展》

  2008年出版《慕迅自書百聯》當選為湖北省水墨畫院院長。4月被聘為深圳文博會美術館藝委會副主任.

  2008年12月16日《故鄉情——魯慕迅作品展》在鄭州商都藝術館舉行。由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魯慕迅作品集》

  2009年6月15—16日與賀敬之先生,黎辛先生,柯岩女士,黃懿芬女士等.參加新安龍潭大峽谷舉辦「名人名家訪名山」活動,並題字.

2個人主要展覽

 2001年4月由中國美術家協會 、西安美術學院、 陝西省國畫院 、 陝西省美術家協會 、 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湖北省美術家協會 、深圳直轄市美術家協會共同舉辦的「魯慕迅畫展」在西安美術學院舉行。

  2001年 6月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湖北省文化廳、湖北省文學界聯合會文聯、湖北省美術學院、湖北省美術家協會共同舉辦的《魯慕迅畫展》在武漢舉行。

  2008年12月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北省美術家協會舉辦的《故鄉情——魯慕迅作品展》在鄭州舉行。

3出版專著

《魯慕迅畫集》 《慕迅題畫詩稿》 《慕迅畫字》 《慕迅自書百聯》 《清茶談藝》(文集)

《魯慕迅作品集》

4人物評價

丁芒:    讀他的 題畫詩,一邊根據詩中提供的形象,聯想其畫面,簡直是一種藝術的雙重享受。因此愛不釋手,一氣讀完。總體感覺

是:字字句句從心 臆中流露,那麼真誠、醇厚和靈動。加之 音韻合律,結構合乎舊詩 章法,語言流暢。我對詩書畫 三位一體、互補互

彰,有了更深的體味,魯慕迅先生的經驗,很值得當代書畫界重視。   (作者系前中國散文詩學會副主席)    吳丈蜀:   我與魯

慕迅同志相識有年。在此以前,就讀過他作的許多格調清新的花鳥畫,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當時的慕迅在我的心目中只是一位優秀

的畫家。及至和他認識並逐漸加深了友情,交往漸多,並讀了他的一些 美術評論文章,我才知道他也是一位有 高深素養的美術理論家,並

且也有相當的文學修養,不同與一般只從事 美術創作而不旁及其他美術門類的畫界人士。   但是,我卻沒有想到,慕迅不僅是一位畫

家、美術理論家,還是一位才華出眾的詩人。我讀了慕迅的詩,首先感到作者情真意切,質樸自然,不加雕飾;而且多用 白描手法,語言

明白如話,讀之令人倍感親切。詩也可概見作者用詞譴字、駕馭文字的功力。當前的畫家中能詩者並不多見。   (作者系 中華詩詞學會

副會長)    徐本一:   慕迅先生書如其畫,氣 清格迥,自有一種磊落的意趣。   慕迅先生書如其詩,風骨桌立,細細吟詠總有

一股寧折勿曲,寧丑勿妍的心志支撐其間。   當我們說書者,如也的時候,不是將其他的事物來作簡單的類比,而是強調書,作為人類

藝術的普遍性格總有與其人格相聯繫相依附的一面。慕迅先生自言於書專研甚少.幼時習唐揩魏碑,繼而上溯秦篆漢隸,多在力勁氣厚一路

上求索。又因畫畫題詩,信筆為之、不計工拙,心態放曠。而正是他無意於書的心境,造就了他的書畫合一,詩書相彰的境界。書,藝之餘

也,這是評價的書作的註腳。古往今來,書有繁簡兩途。繁趨密,趨動,趨濃;簡趨疏,趨靜,趨淡。兩者相化相生,流變衍息,演成兩大

審美畛域。繁,因素多易於創變;簡,因素少,難於大成,繁簡遞進,又不僅僅在形學上,而是更求精神上一種澡雪。在簡的書風中,我們

看到了巨子們也總有一種不同常人的氣格境遇隱隱地鋪墊着他們的心路歷程。我相識慕迅先生已經有三十餘年了,當我感受起他的形象時,

他的書,無疑也是個中介——沉靜之書,沉毅之人,沉厚之心,沉淵之思——使我在無言中很快得到了充實的回憶。   (作者系 中國書

法家協會理事)    李爾重:   遵法有度而自化—— 讀魯慕迅的書法   我對慕迅同志的書法,印象深刻。 其書法不拘一格,自成

一體。平質而典雅,樸素而舒暢。源自章草而不泥,兼篆隸而不滯,特藝之作,略收甲骨。遵法有度而自化,化而愈新不離其宗。既不 依

樣葫蘆以自斃,又不放蕩無韁而失衡。持規矩以變方圓,守六律以定五音,方圓變化無窮,五音跌宕萬狀,斯謂之有法幻於無法,賴有法與

無法之統一,取得藝術創新之自由。 長跑健將始於扶牆學步,身體健壯必須注意 飲食營養, 藝術大師都出自塗鴉學字。寫意之功出於刻

苦磨鍊之基本功,不下苦功,任意創新,在字必是胡亂潦草,在畫必是滅形滅神。在文必是胡言亂語,鄭燮說:「必極功然後能寫意,非不

工而遂能寫意也。」「橫塗豎抹,要自筆筆在法中,未能一筆逾於法外。甚矣,石公(濤)功夫之不可及也。功夫氣候,潛差一點不

得。」藝術上的無法幻化皆出於有法之功底。章草乃行草之本源,行草之構造與神韻,皆出自章草之洗鍊,張旭懷素之狂草未有逾於此者,

二王之行書未有逾於此者。慕迅書法之變化,亦未有逾於此者。今之書界之為行草者。未習章草,誤於任意行筆者多。慕迅的書法,可為書

家一鑒。 此意不知慕迅以為如何。   (作者系原中共河北省委書記兼省長;被毛澤東同志譽為「我們的作家和才子」)    劉蒙天:   魯慕迅先生畫展在我院展出,實際上是一次重要的,不可多得的傳經送寶.魯慕迅先生畫出那麼多創新作品出來,這是值得我們研究和推敲的.他的新作,就新在構思上,獨創性上.他把詩書理論統一和結合起來.他把古今中外的優秀成果融合起來.他的作品極可貴之處是自然的流

露,是畫家對現實生活豐富感情的流露.而不像一般人那樣去追求雕琢.我看他畫的向日葵,那樣大膽潑辣,蒼勁有力,顯出葵花之雄強,健美.又

如兩朵菊花頭擺滿畫面,棗樹掛滿累累碩果,畫得那樣生動自然.他的畫還大量吸收新的構成概念,幾條枝杆,幾朵花畫得那樣生動.燕子飛過千

畝麥田,也有構成的因素. 雞冠花畫得那樣逼真生動,是用色構成的,說明他用色的獨創之處.總之,魯慕迅先生的畫展是豐富的礦藏,讀一二次

是不能深入的,必須多讀幾次才能領略其奧秘.我也希望全院師生都能來多次學習,其收益是無窮的。   大畫家 李可染先生說過:可貴者

膽, 所要者魂.魯慕迅先生的全部作品都體現了可染先生名句的精神.十分可貴,做到這點十分難得.學習魯慕迅的畫作,常說形神皆備,而他的

畫突出的是"神".做到形似比較容易,而達到神,則不是常人所能為也.他畫的向日葵不僅形似,更畫出神韻.他畫的古松蒼勁高潔.他畫的荷花

池塘表現?逍露讕?耐人尋味.他畫作的獨創性更令我欽佩.如畫仙桃,紫藤,我自己就脫不開 吳昌碩大師的框框程式.而他則另闢新徑.走自己

的路,有創新的面貌.這是很不容易的. 魯慕迅先生畫作達到這樣高的水平,核心在於他有高於別人的悟性.這是文學藝術 哲學社會科學-----

-多學科豐富知識的和豐富社會生活的綜合表現.由於此,他看到了,發現了別人不曾注意的景物.路邊小屋他發現了幾顆 南瓜藤爬上小屋,結

出碩果.旁邊是幾叢修竹,構成一幅精彩的畫面.而平常人則視而不見.他的字寫得非常精彩,如"脫俗"兩字,獨到精彩耐看,他寫的詩同樣深刻

清新.一句話,他的詩,字,畫統一,和諧,照應,有機結合,這是十分難得的.豐富的感情,精到的筆墨,畫出常人所難以達到的高水平,是使人為之

傾倒的. 謝謝魯慕迅先生這次展出,使我終生難忘. (作者為 西安美術學院老院長)    周韶華:   當我欣賞他的作品時,有時好像

在聽他歌唱,有時好像在聽他朗誦詩詞,有時在品味他的書法藝術。他的作品的最大優點是能讓人靜下心來去欣賞。   有人說「靜觀則

萬物皆能自得」,也有人說「動觀則能 超越時空」,但這一切都離不開人對自然的態度。我之所以能從慕迅兄的作品中感悟出人自身對於

養育自己的那些東西的真誠,這是對人生本質的覺醒,因而引起我深深的共鳴,燃燒起對人生本真的感動,從而不會迷失自身最重要的東

西。這些都是魯慕迅的藝術的生命之所在。   中國畫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也是一個畫家文化信息量的集裝箱。它不但要求畫家的作

品具有高超的技巧,而且要求有詩詞、書法與之合力互動,使國畫   這門藝術擁有飽和的文化含金量。慕迅兄不但擅長 格律詩,也善作

古體,詩詞格調清新,節奏跌宕起伏,做到了「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畫是 無聲詩,詩是有形畫」,並與書法和諧一體。當今畫壇,

善畫、善詩、善書者寥寥無幾,唯慕迅兄的成就尤其值得敬重。   (作者系湖北文學聯合會主席)    張文欣:   魯慕迅先生是河

南汝州人,早年曾師從 石磊園、 謝瑞階、 張肇銘、 徐松安諸先生學習書畫。他曾經歷過許多人生的磨難,但他對這些磨難從不喋喋於

口,而是悄悄把它們化為自己的藝術營養。   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開始,魯慕迅先生曾連續發表了《試談中國畫的氣》、《中國畫三

昧——書骨、樂韻與詩魂》等一系列在中國 美術界產生廣泛影響的理論文章,並逐漸形成了自己較為系統的藝術觀點。他強調中國畫的寫

意傳統精神,強調藝術創作中的 生命意識,主張詩書畫的統一,主張做人與治藝的統一。他認為中國畫有隨時代發展而不斷變革的傳統,

中國畫通過由 古典藝術形態向 現代藝術形態的轉化,一定會迎來更大的繁榮和發展,形成多元互補、群星燦爛的格局。   魯慕迅先生

最主要的藝術實踐還是花鳥畫創作。他的畫具有深厚的傳統功力和 東方文化精神,同時又融入了強烈的現代意識。除了善於從現實生活中


發現美、捕捉美,營造富於哲學意蘊的美的意境外,他還從構圖、線條、着墨、設色多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創新。變形、誇張,甚至是

帶有抽象意味的構成手法等等,這些民間藝術和西洋繪畫中的許多藝術元素巧妙地借鑑利用,使他拓展了一個更為廣闊的 藝術空間。   

魯先生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除了《魯慕迅畫集》外,他還有《慕迅題畫詩稿》和《慕迅畫字》印行,並深得諸多方家讚譽。他在《中國

畫三昧》中說:「中國畫以書為骨,含樂之韻,得詩之魂,冶詩、書、樂、畫於一體,顯示着中國藝術共同的民族特徵,並構成自己的鮮明

個性。」他還特別強調藝術創作中的生命意識。他認為「生命是美的源泉和本質,美也成為人的生命的精神養料」,「藝術生命中也包含着

宇宙和人的生命信息」。   魯先生的畫正是他的藝術觀念的實踐。他的畫簡約生動、清新 雅麗而 意趣盎然;他的畫作中常有題詩,詩

句質樸自然,不雕不琢,但含蘊深厚;他的書法簡約古拙,天真平易;畫中有詩,詩中有畫,詩畫聯璧,書貫其中,相映互濟,渾然一體。

讀他的畫,是一種藝術的享受,是一種人生的啟迪,也似乎與一個個有生命的個體在溝通交流。那種撲面而來的強烈的生命氣息,濃郁的詩

情和悠遠的韻味,用真、用善、用愛營造的意境和蘊含其中的情趣,使你共鳴,使你感動,有時候,淚水還會悄悄濕潤你的雙眼。   魯

慕迅先生為人質樸真誠,謙和平易, 淡泊名利,品格高尚。面對塵世的喧囂和紛擾,他卻始終保持着一種從容和寧靜,潛心作畫作文,研

討學問,提攜後進。他為人評畫作序,不下百篇,卻從來不取分文,他認為這是學習別人的好機會。魯先生多以松竹 菊梅入畫,我想這既

是對君子氣概風貌的謳歌,也是對自己精神追求的寫照吧。   不久前,慕迅先生贈我一幅他自撰手書的聯語條幅:做人治藝一樁事,宇

宙人生兩部書。   這是他人生的格言,也是他 人生的境界。   (作者系 河南省作家協會常務理事 )


魯慕迅《雞冠花》

5詞條圖冊 魯慕迅魯慕迅 參考資料: 1. http://artist.367art.com/world_LuMuXun 詞條標籤: 藝術家 畫家

視頻

春節留深看展!書畫家魯慕迅創作百幅花卉獻禮建黨100周年

繪花百幅獻禮建黨百年 深圳本土畫家魯慕迅個展開幕2021年01月13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