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鸢鲼 |
---|
学名 Myliobatis tobijei 命名者 Bleeker, 1854 英文名 Cowhead eagle ray 别名 Mobula tobijei、燕𫚉、飞鲂仔、 鹰鲂、土地公燕(澎湖)、飞鲂仔(澎湖) 观赏鱼/食用鱼 否/否 最大体长 220 cm |
分类 |
纲 软骨鱼 Chondrichthyes 目 燕𫚉 Myliobatiformes 科 鲼 Myliobatidae 属 鲼 Myliobatis |
鸢鲼,体盘宽,前缘稍突出,后缘稍凹入,吻宽短。眼小、横向、鼻孔大型,与口裂连接,雄性成体的吻端稍延长较尖,背鳍一枚,外缘圆。
背鳍基底末端在腹鳍后方,齿扁平,上下颌有齿7列。腹鳍短而宽,后角圆。尾长纤细,背面暗褐色,腹面白色,体表光滑。[1]
栖地环境及深度
栖息深度3 - 300公尺
温带海域中底层鱼类,以甲壳类、贝类等软体动物为食。多于近沿海活动,深度从近海潮间带至数百公尺深水域。
分布
东大西洋:在塞内加尔和科特迪瓦附近。印度洋:在南非,孟加拉湾和印度尼西亚附近(参考文献9911)。西太平洋:泰国湾(Ref。9911)和澳大利亚东北部(Ref。6871)。东太平洋:美国南部加州至哥斯达黎加(Ref。2850),包括特万特佩克湾(Ref。9911)。来自智利的报导(编号9068)。可能= Mobula eregoodoo(Cantor,1849)(Ref.35766)。台湾分布于东部、西部、北部、澎湖。[2]
繁殖
表现出卵胎(胎盘胎生),胚胎最初以卵黄为食,然后通过特殊结构间接吸收富含粘液,脂肪或蛋白质的子宫液,从而从母亲那里获得更多营养(参考文献50449)。每个妊娠期有一个大后代。出生时身高65-85厘米(Ref.6871)。[3]
保育
近危(NT) ;评估日期: 2016年2月23日
参考文献
- ↑ 鸢鲼,fishdb.sinica.edu.tw
- ↑ Myliobatis tobijei,fishbase.se
- ↑ Myliobatis tobijei,fishbas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