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皮果 (芸香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鸡皮果 (芸香科) |
"鸡皮果"又称"山黄皮",属芸香科植物,是亚热带常绿小乔木果树,我国各地栽培很少,广西只有崇左市部分县市有栽培。其果型犹如珍珠,其熟透的果皮色和经络宛如煮熟的鸡皮,故名鸡皮果。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鸡皮果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 无患子目(Sapindales)
科; 芸香科
目录
1形态特征
2生长环境
3分布范围
4主要价值
形态特征
山黄皮俗称"鸡皮果",因果实成熟时似鸡皮而得名,属芸香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南宁地区的西南边陲少数民族聚居的石山地区,少量分布在百色地区右江河谷地带,是一种野生的常绿水乔木或大灌木。
其果实成穗,果开圆形,指头般大,幼果青绿色,成熟时果色橙黄透亮,味香,甘甜带酸,食后醇香久长。
近二十年来,由于市场需求大,销路好,山黄皮已变为人工栽培种植,嫁接生树高有3-4米,实在的树高一般5-8米,最高达20-25米,最高株产果可达60公斤,一般有20-30公斤。
生长环境
1、山黄皮生长的气候条件
山黄皮树适宜生长在年均气温在20○C左右,7月平均气温20○C~30○C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2、山黄皮生长的土质条件
山黄皮根系发达,耐旱,对土壤适应力较强,多分布在石灰岩灰地区的红壤或砖红壤的土质里,山黄皮多是生长在村前屋后、山县、山坳或平原地带,甚至院落、路旁。其适应性较广,全有较强的抗旱和防虫害的能力。
分布范围
以龙州、宁明、崇左、凭祥、大新、天等、扶绥等县(市)分布最多,隆安、马山、横县等县也有分布。
约有10-12万多株,年产鲜果1100-1120吨。
主要价值
据广西大学农学院中心实验室对山黄皮里的营养分析,鲜果含有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99.21mg/100g,蛋白质1.39%,总糖量为9.3%,维生素C74 mg/100g,总固形物17.5/%,总酸度为2.28%,可食率75%,还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矿物营养。
保健作用
山黄果实、权叶均具有特殊香味,具消暑、消炎、化滞、祛湿、健脾健胃的功效,可鲜食、调味、入药,是食用和调味的上品和上佳的绿色保健食品。
经济效益
南宁地区山黄皮果树多数分布在山区,均处于野生状态。近几年来,山黄皮果作为一种珍贵的天然香料果类逐步得以开发利用,且有日趋加速之势,产品价格也有圈套提高。每斤鲜果保持在2.5元-5元左右,果干25-30元/斤(5-6万元/T)。如人工集约栽培亩株以50株计,盛产期每株产25公斤,年亩产1250公斤计,按现行价(最低为2-5元/斤)2500-3750元。扣除当年投资约为500元,亩收入还有2000-3250元。如一个县发展1万亩,盛产期产量1250万公斤,总产值2500万元-3750万元。其特产税有200-260万元。经深加工,其增值就更大。这对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贫困地区经济是一条很好的路子。
种植前景
1、山黄皮作为野生天然食品,其营养及制品开发利用,可为市场增加特有的新产品。山黄皮果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和营养成分,并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其营养、保健及系列产品加工利用的研究开发的不断深入,其开发利用价值越来越大。
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南宁街上就有百多间酱料店,经营以山黄皮果为原料而制成的果酱。1991年,南宁市酱料厂生产的山黄皮酱获全国保健食品博览会金奖。原龙州县酒厂生产的山黄皮酱,在全国轻工新产品展销会上被评为优质产品,参展产品销售一空。2001年,龙州山黄皮果干又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奖。仅龙州县每年出口山黄皮干约50吨,远销粤、港、澳和东南亚等地区。大新县宝圩家家户户都加工山黄皮果,年外销果干100吨以上,2001年该县黄学佳就加工鲜果72吨,全是订货外销。就近几年来的市场行情看,产品已供不应求,只要引进先进的深加工技术,这一独家生意市场前景广阔。
2、南宁地区气候、土地资源丰富,适宜种植区域广阔,发展潜力极大。山黄皮果的适生性较强,生态条件要求又不很严格,属粗放型作物,易于管理,经济效益好,经济寿命长,适合山区农村发展。南宁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而湿润,光、温、水条件较好,适宜山黄皮果的生长条件要求,发展山黄皮这一各特产品得天独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