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鸭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鸭绒
图片来自马可波罗

鸭绒是长在鸭的腹部,成芦花朵状的绒毛,成片状的叫羽毛。由于羽绒是一种动物性蛋白质纤维[1]球状纤维上密布千万个三角形的细小气孔,能随气温变化而收缩膨胀,产生调温功能,可吸收人体散发流动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的入侵。[2]

行业标准

标准起草

国家标准《羽绒羽毛》主要起草单位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柳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羽绒工业协会。

鸭绒与鹅绒的区别

羽绒又分为鸭绒和鹅绒,同等条件下鹅绒的保暖程度稍高于鸭绒。

羽绒主要有3个性能指标:第1个指标是填充重量,比如400克鹅绒睡袋,1100克鸭绒睡袋,这个重量不是说睡袋重量,而是指填充羽绒的净重量;第2个指标是含绒量,羽绒是由羽片和绒组成的,羽片有支撑作用,保暖主要来自细绒。含绒量用百分比表示,如80绒表示100重量单位中绒的含量是80单位。鸭绒一般最高含绒量在85到90,鹅绒的含绒量可达90到95;第3个指标是绒的膨胀度,膨胀度是指一盎司羽绒在68.4克压力下有多少立方英寸,羽绒的膨胀度越高,绒的保暖性能越好。一般国产鸭绒的膨胀度在450左右,国产鹅绒的膨胀度从450到600。美国进口的安第斯山地鹅绒含绒量可达95左右,膨胀度最高达到700到800。

就保暖来讲肯定是鹅绒好于鸭绒,主要是看固定空气的量,就是越蓬松越厚的东西越保暖。羽绒也是一样,因为羽绒的结构所以羽绒纤维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固定空气量的多少。一般来讲鹅绒纤维的体积要大于鸭绒纤维,固定空气量也大于鸭绒纤维,所以自然比鸭绒保暖。大家可以上市面上看一下1500G鸭绒极限温度最多—29度。而1500G鹅绒极限温度最少—40度。

还有因为鸭子是杂食动物,绒里有一种腥臊味,虽然经过处理可以消除,不过味道过一两年还是可以反出来,不过也还可以忍受。而鹅是草食动物,绒里没有什么异味。

处理方法

水洗消毒

用于除去羽绒中的灰沙、皮屑及羽绒中的霉味,国内常采用洗涤剂助洗,洗净后添加一些白油(白色机械油),以达到增添光泽和防止虫蛀的目的。

脱水

主要采用离心机脱水。一般在离心机中脱水5分钟,转速为600转/分。

烘干

主要通过烘干机的蒸汽高温消毒。即用120~130℃的高温,达到既烘干羽绒又杀菌的目的。需注意烘干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艺过程,掌握烘毛的工人必须思想高度集中,不仅要注意每次毛绒烘干的操作时间,还必须注意毛绒的蓬松情况,随时掌握火候。(没设备的话,可以直接阳光下暴晒,小时候看过邻居是这样做过。)

冷却

冷却可通过冷却机的排气筛网,进一步排除羽绒异味,有利于鸭绒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而且还有利于恢复羽毛羽绒的天然含水量。如果鸭绒中的含水量超过了天然水分,鸭绒就容易霉烂变质;而水分少于天然水分,鸭绒会发生干脆、容易折断,影响质量。

包装储存

烘干的鸭绒要注意延长散摊时间,以确保鸭绒能完全恢复天然水分。另外,包装不宜过紧。因为鸭绒是保温性较好的商品,包装过紧,不但不容易散热,而且容易产生水蒸气,不易保管;还可能使鸭绒变形,影响弹性。因此,鸭绒包装,最好每包控制在数十千克左右。水洗消毒后的鸭绒,一般要求存放30天以上才可充装鸭绒制品。

优缺点

1、鸭绒非常蓬松,中间保存了大量的空气,防止空气流动导致热量散失。同时,鸭绒本身的导热性很差,阻止了热传导造成的热量损失。因此,鸭绒的保暖性能非常好。

2、因为鸭有2种毛,外面一层是外羽,表层有一层油脂防止鸭子下水时里面羽毛不会被水打湿,还有保护作用。里面的叫鸭绒,主要起保温作用,它们细而密,还很轻,使冷空气很难进入,体温自然就不会流失,所以很保暖。不只是鸭绒,还有很多如鹅绒、羊绒、驼绒、蚕丝,还有纤维大豆绒等等。

3、鸭绒能比较保暖,因为鸭绒的密度小,所以透气性小,保暖性较好。

4、白鸭绒的羽绒服保暖效果非常好。白鸭绒羽绒服最有用的成分是羽绒纤维——来源于水禽动物的天然蛋白质纤维。而羽绒纤维之所以有良好的保暖性能,源于其独特的分叉形态结构带来了高度的蓬松性,从而具有强大的包含静止空气的能力。简单来说,羽绒制品包含静止空气的能力越大,制品的保暖性能越好。要说这背后的科学道理,是因为空气的热传导系数越低,导热系数越小,材料的保温率也就越高。不同绒源的羽绒纤维,由于家禽种类和生活习性的不同,在形态结构上存在差异。于是,这种形态结构的差异决定了羽绒纤维在保暖性能上的优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