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麒麟舞

增加 88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麒麟舞融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杂技于一体,既具有美学的欣赏价值,又有文艺的、宗教的、民俗的、历史的研究价值,这是祖先留给华夏子孙的一份宝贵财产。
2008年6月7日,兰考、黄骅、海丰申报的“麒麟舞”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f>[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8-06/14/content_15795883.htm 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中国网 时间: 2008-06-14 </ref>  
2011年5月,睢县、[[侯马]]、深圳、[[东莞]]申报的“麒麟舞”被国务院以扩展项目名录形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麒麟舞”项目中。
==历史沿革==
据《大明一统志》、《杞县志》和《冯氏族谱》等史料记载,“麒麟舞”原本仅是皇宫中的表演艺术,称之为“麒麟圣舞”,为皇家各类庆典中必有的演出。南明灭亡时(公元1661年),掌管宫廷文化娱乐的文林郎冯玮归隐故里河南睢县,将一对“麒麟皮”带给睢县大刘寨村的冯氏族众,并亲授演舞之术,从冯氏家族起源的麒麟舞已传了15代,经历了350多年的[[历史]]。“麒麟舞”在明末由皇家宫廷流入到睢县民间,作为冯氏家族形式传承下来的这一皇家舞蹈,它基本上保留了三百多年前明时的舞蹈风貌和原始形态,麒麟舞的师承关系特殊,在选拔演员时条件相当严格,组成表演团体,世代延续,并强调所学技巧不准外传 <ref>[http://henan.163.com/18/1128/11/E1MR3G7U04398DPR.html 网易首页 > 网易河南 > 正文 睢县:传承传统民俗文化 麒麟舞舞动“幸福乡村”],网易,2018-11-28 11:45:02 来源: 睢县广播电视台</ref>
广东省各地的“麒麟舞”是客家人北方南迁的见证,以锣鼓加唢呐为伴奏,具有典型的中原地区花会的风格,与广东岭南音乐不同,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艺术文化。
[[香港]][[西贡]][[坑口]]的客家麒麟舞是香港西贡坑口的客家村落流传的传统麒麟舞。这里的「坑口」,并非单指今日坑口村;相反,它是指由马游塘村、下洋村、上洋村、孟公屋村、坑口村等十八条乡村组成的地区。
西贡坑口区传统客家麒麟协会主席刘锦棠师傅指出,坑口客家麒麟源自唐代中原地区的「麒麟狂舞」,是庆贺节日、丰年的活动,寄寓了老百姓对盛世祥和的向往,故民间有歌谣说道:「百姓愁,麒麟走,天下和,麒麟舞」 <ref>[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8-11/16/content_7763809.htm 客家麒麟舞闪耀佛山秋色巡游 香港文化与内地交流合作日益紧密],南方网,2018-11-16</ref>
==麒麟扎作==
头部多以竹扎作框,附以彩纸;身以彩布为主,配以尾巴,二人舞蹈。根据香港学者叶德平先生所说:「扎作麒麟的材料不多,最重要的当然是支撑整头麒麟的竹。最上佳的是楠篾。它坚硬且韧性强,舞动时回弹力特佳,除了手感好外,更能让麒麟带有一种动感。买得上佳的楠篾后,就要把大竹篾开成一条条小竹篾。」[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130035203/http://www.hkcd.com.hk/content/2016-09/15/content_3589843.htm 叶德平:〈天赐玉麟─来自古洞的麒麟扎作技艺〉]
===客家麒麟===
从外观上看,客家麒麟的额头会微微向上凸出,中间长有独角与三粒玉角,眼眉上更配有「鳍鼓」等装饰物。客家麒麟注重麒麟套的演绎 <ref>[https://www.hkptu.org/ptunews/35118 ?__cf_chl_jschl_tk__=60dc0e1cd072640bf213e289796ad5eb1c0fae1c-1576309214-0-AQtle9Ic7GzdGbxCj4za2Ve4lbJdpjjVxa9VNolt8xYF_ESVs9O4upf_JBs2l9eVpPKT8mMi3k1IMFkSkEP7zIbZAajD2BzeJcZ_-RbVksDgiDlpoCQjWA1j5Ov8LxYrjegE8QEO9uPoYZZhT_2kmQ16J7jro5w-KvcmuwZKBtk4r9a0-6xSLcKbycv72xNfizu5tQ3r-Czai2IpmIMxTlbiZltF8XXyZGmfgdDXDSstgM5zV6Lykwx5RbbtYdEemNi2ecHJyKwA-lqSQqLuKnU 叶德平:〈 物阜民 兽来 獸來 ─ 漫 客家麒麟舞 ],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鑪峰新語 ●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葉德平</ref>。
== 相关条目 ==
710,66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