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麻竹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麻竹笋 原图键结


麻竹笋(英语:giant bamboo) 为慈竹属,别名:甜竹、大叶乌竹。麻竹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麻竹在亚热带地区均生长良好。具有病虫害少,不择土壤,对气温适应范围广等优点,适应在的江河两岸、河滩荒坡、田边地角、房前屋后大量种植。麻竹观赏和审美价值极高。它株丛高大、竹秆通直、竹叶苍翠、竹梢下弯,成片造林可形成独特的景观。

为了减轻重量和体积,笋农在山上采取竹笋后,就地剥叶、去杂、蒸煮,然后捞起放在竹圈里,不用任何添加物,让它自然发酵二个星期(或二个星期以上),然后运到晒场日晒,晒干后的笋干笋节部份经过机器剪切后,其形状有如干薯签,至于笋尾部份不用剪切,经过包装整理,即成不含任何添加物的天然健康食品。常见产品有笋茸脆笋酸笋、调味笋、酱笋、凤尾笋、玉兰笋等。


形状与特色

  • 茎:竹子长成后即不再长高、长粗,新长竹子的竹杆上被有白粉,杆可高达20公尺,径达20公分,节间长20-70公分;节隆起,每节丛生多数侧枝,节上密生棕色毛绒,上圈的杆环与下圈的箨环常相连。
  • 叶:麻竹叶5-12枚一簇,椭圆状披针形,长20-40公分,中肋两侧各具侧脉7-15条,细脉格子状;叶缘有刺状毛;叶耳不显著;叶舌突出。它的竹叶是台湾最大的,生长迅速枝条上的竹叶宽约10公分上下,长可达50公分,是包粽子的主要材料之一。
  • 花: 麻竹的换叶期在2-4月间,海拔越高换叶期越晚,叶子脱落前颜色也越能变成橙红色。竹类大都用无性的分株(分檗)繁殖,虽然麻竹开花颇为常见,但都只是单丛的零星发生,而不是整片的开花。开花时全株无叶,长满褐黑色椭圆形的小(花)穗,每个小穗由约8至10片的桴组成,前端每个桴的内侧大都会开1朵花,开花时雄蕊会伸出,露出乳白色长条状的花药。开花结实后,竹丛随即死亡,必须重新栽植。
  • 果:麻竹笋一般高达1-1.2米才割笋,此时竹笋仍然嫩脆,肉质不老不绵,这跟其他笋用竹有明显的区别,也是麻竹笋产量高的原因之一。麻竹笋味道鲜美,有“嫩、脆、甜”三大特点,为我国当前竹笋品质优良的品种之一。麻竹笋不但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十分鲜美的蔬菜,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 特征:采笋宜挑黄昏或深夜进行,才可以获得新鲜的竹笋,以利翌晨出售。另外,应挑晴天时进行采伐工作,因为在雨中采笋,其切口易致腐烂,而造成损失。竹笋在采掘时,要先确定其位置,然后在笋的周围掘挖土壤,迨见笋之基部为止。此时,藉采笋器具之刃口,自笋上部之中央弯曲处施以切截。在攫取竹笋时,应尽量避免搅乱竹鞭,而影响竹子生长。


相关讯息

笋尖炒肉片 原图键结
凉拌麻竹笋 原图键结
麻竹笋鸡肉汤 原图键结
清炒麻竹笋 原图键结


麻竹笋采收期为5~9月,栽种范围广泛,从平地到海拔1500公尺的山区皆可见,在台湾以南投竹山、嘉义大埔等地区栽种的最为出名。呈现黄褐色,身高约50公分,外型如交通锥,为竹笋中体型最大的,价格也相对便宜,尖端处可用于凉拌,中段则常被做成知名料理“竹笋炒肉丝”。[1]


麻竹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所以在采收前后都不必再施药投肥(可说是现今世道上最健康的食物了),让它自然生长,只需在采收前将杂草与细竹除光以利后续收割,不过因为竹林总是在荒山水岭蚊虫横行之间,收割的劳动之辛苦,唯有亲身体会过才知这当中的辛劳。[2]


台湾一年四季皆有笋,而且风味各殊其趣。通常来说,以春笋、冬笋最为美味,但台湾的夏笋却不遑多让,就在春笋旺季甫过不久的此时,绿竹笋又诱惑登场。此笋既脆且甜,无论是绿竹笋、乌壳绿竹笋,都让人“笋”指回味。[3]


麻竹笋和绿竹笋因产期相近,常被混淆在一起,但其实它们无论外型、产地、口感都相异。麻竹笋纤维多,和桂竹笋一样,主要加工制成笋干、桶笋等;绿竹笋脆嫩甘甜,常被用在凉拌。竹笋以麻竹笋体型最大,重量可达3公斤,它的外型呈圆锥状,笋壳带棕黄色,主要产地在台湾中部。[4]


每年 1-3 月间去除三年生以上之老竹,中耕翻土,并每丛施用堆肥 10-20 公斤、 5 号复肥 1.5 公斤后培土,于 4 月 -8 月间施追肥 3 次,每次每丛施用 5 号复肥 1.5 公斤及氯化钾 0.2 公斤,视竹丛大小及土壤肥力斟酌,若遇酸性土壤则于中耕翻土前每丛施用苦土石灰或蚵壳粉 2-3 公斤。。[5]


每年端午节前后是麻竹笋盛产的季节,北屯地区种植面积316公顷,年收获量为3,562公吨。现值大坑地区麻竹笋盛产之际,以“地产地销”低碳农业概念,举办“笋包”制作教学体验活动。竹笋包兼备色、香、味、卫生可口、高纤营养等元素,符合吃在地、食当季的低碳环保且健康的概念。[6]


今年梅雨来得晚,麻竹笋此时正进入采收期。甲仙地区竹笋种植于面积达五千公顷,为全国重要产地,种类繁多有麻竹笋、桂竹笋、石篙笋等,大多种植于山坡地,其中以麻竹笋产量最丰,产季约在农历六至九月间,笋产期较长,中秋节前都能买到,一般建议汆烫为最佳赏味;因甲仙高海拔气候,用麻竹笋制成脆笋、桶笋、或晒成笋干,风味独特。[7]


 清炒麻竹筍, 麻竹筍炒絞肉, 麻竹筍炒豬肉絲, 雞翅麻竹筍仔湯 ... [8]。
 
 花菇燒麻竹筍,麻竹筍香菇雞湯、麻竹筍燒雞、麻竹筍炒雙蛋、麻婆醬筍絲、蠔油竹筍 ... [9]


参考文献

麻竹笋 原图键接


  1. 竹笋种类那么多 最佳笋友怎么分?. 食力 foodNEXT. 2016-07-03 (Chinese (Taiwan)). 
  2. 芯茶浓  不吃肥、不嗑药的麻竹笋采收实录
  3. Hami 书城  山珍双姝绿竹笋、麻竹笋登场
  4. “竹联帮”真假笋友,你指认得出几个?. 康健杂志. 2018-05-17 (Chinese (Taiwan)). 
  5. 苗栗区农业改良场  绿竹笋、麻竹笋施肥推荐量及施肥方法
  6. 大坑麻竹笋正“得时”!笋包教学DIY受欢迎. 焦点时报社. 2020-07-06 (Chinese (Taiwan)). 
  7. 笋中霸王!甲仙麻竹笋消暑解方. 中时电子报. 2020-07-20 (Chinese (Taiwan)). 
  8. Cookpad  麻竹笋食谱、作法
  9. 爱料理 icook  麻笋食谱与作法

相关视频


干煸(干炒)麻竹笋
高产麻竹笋栽培技术

麻竹笋加工成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