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黄服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姓名 黄服五
别名 别名凤五,字鹤五,又一字鹤偶
出生年  1871
死亡年  1930
教育背景 云林县学秀才
参与社团   斗山吟社、云峰吟社

黄服五(1871-1930),斗六人,别名凤五,字鹤五,又一字鹤偶,师从邱习荣


生平

光绪15 年(1889)登第府试,列举云林县学秀才乙未之变后,有识于时局之变,于明治29 年(1896)入于嘉义国语传习所习日语,明治30 年毕业,随即就任法院雇员,同年7 月转用辨务署雇员,明治31 年(1898)担任云林自卫团翻译。35 年(1902)授佩绅章,10 月升任斗六厅判任通译,44 年(1911)解职。黄服五汉学深厚,与斗六秀才黄绍谟林滨石栎社元老蔡启运往来密切,参与斗山吟社、云峰吟社等诗社活动,同时也热衷宗教,为台湾佛教龙华会的成员。


七言绝句

基隆水道
凿破洪荒一隙天[1],万家取汲当灵泉[2]

朝来玉手纤纤[3]煮,风味居然配水仙[4]

【题解】
本诗为七言绝句,载于《台湾日日新报》1908 年12 月13 日。1895 年日人领台初期,总督府为了解决台湾当时的卫生问题,于明治29 年(1896)提出建设上下水道(给水、排水)设施计画。30 年(1897)巴尔登提出《基隆水道工事调查报告》积极实施卫生改善工作,建议将基隆水道的水源设置于暖暖街西侧的西势溪上游地带,设置储水及净水厂。明治31 年(1898),基隆水道工程动工,35 年(1902)10 月完工,开始给水。直至42 年(1909),台湾岛内已完成的自来水道有台北、基隆、淡水、彰化等四水道。然而由于基隆水道之水源,每逢夏季水源涸渴,往往晴天超过十日以上,就有给水不足的现象。因此,为涵养水源,日人还在石碇堡暖暖街西势坑山林280 甲地栽植杉110 万株。但是基隆地区缺水、减水、断水的现象仍持续发生,随著人口扩增,船舶给水增加,为解决用水问题,总督府不断扩增,大正12 年(1923)建“基隆水道储水池”(今西势水库原名),完工时并以水管在水库旁制立“基隆水道储水池纪念碑”。此诗所描写的便是基隆水道完成后为民生所带来的便利性。

【延伸阅读】
1.  李如月〈师友同游沪尾水源地即景〉,《台湾日日新报》1911年3 月30 日。

2.  李如月〈春日再游水源地〉,《台湾日日新报》1911 年4 月12 日。

七言绝句

采龙眼者歌四首选二
趁晓招呼雇伴工,纷纷攀踏最高丛。好风时送潮音至,[5]一曲桃花众和同。(采龙眼者歌)

宵来警旦起梳妆,红女当家各自忙。剪剪[6]并刀[7]声断续,笑言今岁较丰穰。(剪龙眼)

【题解】
本组诗为七言绝句,载于《台湾日日新报》,1905 年11 月15 日,第三版。本组诗共计四首:采龙眼者歌、剪龙眼、焙龙眼、焙龙眼完藔,关于此诗,黄植亭在选录时有说:“台湾有产龙眼菓,其最盛者,为南投嘉义斗六等处。每当夏秋之交,村人登树摘采,唱歌互答,男女杂沓,如采茶然;摘后除运赴市上出售,供人鲜食外,复剥而制之,曰龙眼肉;焙而干之,曰福圆;年年输出他埠,不计其数,亦为南部土产中之一大宗。黄君服五有咏听采龙眼者歌云。”又说:“此诗近竹枝词。录之以为采风者之一助也。”

【延伸阅读】
1. 吴玉麟〈龙眼〉,《全台诗》第参册。

2. 杨尔材〈龙眼四首〉,《近樗吟草》。

3. 施梅樵〈龙眼四首〉,《卷涛阁诗草》。

4. 林百川〈龙眼果〉,《全台诗》第拾参册。

注释

  1. 凿破洪荒一隙天:谓水道之初开艰辛不易。洪荒,指天地开辟之初混沌未分。
  2. 灵泉:即仙泉,喻其水之珍贵得之不易。
  3. 纤纤:形容女子手之柔细。
  4. 水仙:指水仙茶,产于福建。此以赞其水珍贵,复得佳人烹煮,配上香气清幽的水仙茶,更显清醇甘美。
  5. 好风时送潮音至:潮音,比喻采龙眼之歌一声声如潮音般;此句言歌声随风飘送而来。
  6. 剪剪:形容剪刀剪取龙眼的声音。
  7. 并刀:即并州剪,简称并剪。古时并州所产剪刀,以锋利著称。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有:“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之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