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黄清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姓名 黄清泰
别名 淡川,一字承伯
出生年 不详
死亡年  1822
官宦经历 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事变,
奉檄领乡勇守郡,以功赏六品衔,
累擢至彰化都司。嘉庆十一年(1806)
任竹堑守备,署艋舺都司,迁镇标中营游击,
署艋舺营参将事。道光二年(1822)海盗林乌兴
进扰淡水,巡海遇贼,苦战七日,身负炮伤,
旋擢长福营参将,未赴任卒。
出版作品 不详

黄清泰(?~1822),字淡川,一字承伯


生平

其先广东镇平人,移居凤山,后隶头份。幼嗜学,以工举业得文誉。年弱冠,值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事变,奉檄领乡勇守郡,以功赏六品衔,累擢至彰化都司。嘉庆十一年(1806)任竹堑守备,署艋舺都司,迁镇标中营游击,署艋舺营参将事。道光二年(1822)海盗林乌兴进扰淡水,巡海遇贼,苦战七日,身负炮伤,旋擢长福营参将,未赴任卒。

著作

黄清泰军职三十馀年,抚循士卒,顺体民情,能文能诗,手不释卷,尤好《尚书》、《史记》,有儒将风[1] 。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2]

七言律诗

九日登八卦山
海色天容一镜描,仙风拂拂[3][4]飘飘。千秋醉把龙山酒[5],七字吟成鹿港潮。地势长蛇宜据险[6],民情哀雁[7]怕闻谣。太平须悟边防重,半壁东南[8][9]圣朝。

【题解】
本诗为七言律诗,收入《全台诗》第参册。乾隆晚期作者曾参与林爽文事件的平定,事后担任彰化都司,驻守中部地区。本诗当为此时登临远眺所作。八卦山虽海拔仅仅443公尺,然而后倚八卦台地,前临彰化平原,放眼可瞭望鹿港海滨,形式优越险要。诗人登山望海,放眼万里辽阔;把酒临风,醉看千秋浪潮,无比潇洒。而文人舒怀仍存经国济民之志,观地理,忧民情,居安不忘思危,祈愿海岛台湾处处安靖,成为中国稳定的半壁江山。

【延伸阅读】
1. 王槐〈八卦山行〉,《全台诗》第参册。
2. 陈肇兴〈清明同友人游八卦山〉,《全台诗》第玖册。
3. 黄骧云〈定寨望洋〉,周玺《彰化县志•艺文志》。

五言古诗

宿猫雾戍田家
行役猫雾戍[10],驻马看秋光,天外碧山碧,地上黄云黄[11]。云黄稻已熟,家家刈获忙[12]。笠子团团月[13],镰钩皎皎霜[14];打禾苦且乐,歌声何悠扬;馌担[15]罗田畔,妇媚依土旁[16]。儿童四五人,裸走拾穗狂[17]。贪看不觉久,暝色催夕阳。一叟前致词,止[18]我宿田庄。竹桥通柴门,灯火明草堂;懃慇具鸡黍[19],从者饫[20]酒浆。主人为我言:今年去年强[21]。谷额幸不蚀[22],米价闻颇昂。看看收成后,旧债一半偿[23]。意适笑言洽[24],称醉还倾觞[25]。卧我新竹榻,茵铺稻藁香[26]。清绝无尘梦,一枕游羲皇[27]。天明辞上马,简书心不遑[28]。中途回首望,竹树烟苍苍。

【题解】
本诗为五言古诗,收入《全台诗》第参册,写作时间概约于嘉庆20年(1815)前后,黄清泰任职北陆路中营都司时所作。雍正元年(1723)彰化县建县,大肚溪以北之区历时逐步开发,由早期的张镇庄、蓝张兴庄,到乾隆年间已逐渐形成猫雾拺保,本题“猫雾戍”,即“猫雾拺”。而原属猫雾拺番社属地垦成田园阡陌,也显示了汉人入垦后猫雾拺的原汉风光变迁情形。黄清泰行役莅此,所见农民秋收情形,以及田家殷勤招待。呈现出嘉庆年间台中农业开垦已蓬勃开展。农民田园生活得因丰收而改善,田园风光之中。特别对于妇人与孩童之描写,更衬出猫雾拺地区田家的风情。

【延伸阅读】
1. 朱仕玠〈火山〉,《全台诗》第贰册。 2. 陈肇兴〈自大墩归五张犁书馆遇雨口占〉,《全台诗》第玖册。 3. 吴德功〈大墩眺月〉,《全台诗》第拾册。

注释

  1. 参考卢锦堂主编《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1年。
  2. (吴福助撰)
  3. 拂拂:风吹动的样字。
  4. 袂:音ㄇㄟˋ,衣袖。
  5. 龙山酒:李白〈九日龙山饮〉:“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6. 地势长蛇宜据险:八卦山位于彰化城外东侧,海拔约100公尺高,近可俯瞰整个彰化城,远则瞭望至鹿港海线,四方来路历历可数。八卦山脉地势北高南低,南北长约33公里,东西宽约4~10公里,北窄南宽,呈西北至东南走向的瘦长状,故云“地势长蛇”。
  7. 哀雁:此指百姓面对此一乱局,哀声遍野。
  8. 半壁东南:指台湾位居中国大陆东南海上,形势极为重要。半壁,半边。
  9. 翼:辅助。
  10. 猫雾戍:即猫雾拺堡,约在今台中市南屯区。
  11. 地上黄云黄:指稻子成熟后一片成熟稻穗所呈现的景色。
  12. 刈获:刈,音ㄧˋ,割取。刈获即收成之意。
  13. 笠子团团月:长宽皆为二尺四寸的高帽,上用黑绢蒙覆。古时为舆隶、轿夫等所戴。此地所言为农夫所戴之斗笠;团团月乃指斗笠之形状。
  14. 镰钩皎皎霜:镰钩,即镰刀,收割或割草用的工具,形状弯曲如钩。皎皎霜,乃形容镰刀锋利发出闪亮的光芒。
  15. 馌担:馌,音ㄧㄝˋ,担送饭菜给在田里工作的人吃。
  16. 妇媚依土旁:指担送饭菜的妇人娇媚地倚在田垅边。
  17. 裸走拾穗狂:裸身拾穗的儿童在田里狂奔。
  18. 止:居住、安住之意。
  19. 懃慇具鸡黍:懃慇即殷勤,情意恳切、周到之意。具,准备。
  20. 饫:音ㄩˋ,饱食、饱足。
  21. 今年去年强:强,胜、优越。此指农家稻子收获今年更胜于去年。
  22. 蚀:损耗、亏损。
  23. 偿:偿,偿还。
  24. 言洽:彼此对谈融洽。
  25. 称醉还倾觞:还,音ㄏㄞˊ,仍旧、依然。觞,酒杯,倾觞即倒酒添杯。
  26. 茵铺稻藁香:茵,指床的铺垫;藁,音ㄍㄠˇ,干枯的稻草。
  27. 一枕游羲皇:羲皇即伏羲氏,意指一躺下立刻进入黑甜乡。
  28. 简书心不遑:简书,指一般公文书;不遑,无暇,没有时间之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