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黄山八面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山八面厅,位于浙江省义乌市上溪镇黄山五村,坐西南朝东北,纵轴方位NE45°,建筑呈矩形平面,占地面积2908平方米。八面厅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历史起源

黄山八面厅,前临上溪,后枕纱帽尖山的谷地,清嘉庆元年(1796年)始建,历时十八年,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建成,由当时富甲义乌的著名火腿商人陈子采与其孙陈正道建造。中轴线上依次有花厅、门厅、大厅、堂楼,中轴线两侧分别有4个三合院,整个建筑布局严谨、规整、对称、尊卑有序。梁架结构气势宏伟,采用冬瓜梁型制。建筑雕刻分为石雕、砖雕木雕。布满地袱,石踬的石雕,以缠枝花卉、道八仙、凤纹为题材。门厅正立面上以道家人物故事为题材的砖雕,线条流畅。

木雕工艺

黄山八面厅,值得一提的是木雕工艺,雀替、牛腿、格扇、挑头等都雕刻人物故事、动物和花卉图案,人物塑造讲究造型的优美,性格的刻划。动物花卉写实逼真,集线雕、浅浮雕、高浮雕、镂雕、透雕等工艺于一体,与徽派建筑的雕刻相比更加注重雕刻力度和流畅线条,是东阳木雕的顶峰之作[1]

黄山八面厅,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建筑特色

黄山八面厅整体平面布局近长方“回”字形,现存建筑分为三路六院,共64间,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以一条中轴线和两条横轴线相交构成八面厅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沿中轴线依次分布为花厅遗址、门厅、大厅、堂楼,中轴线南北两侧分别有两个三合院,中轴线4座厅堂与横轴线的4座厢厅,形成8座厅堂,故俗称八面厅。

现存建筑除花厅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被太平天国运动战火焚毁只剩遗址外,其它7座厅堂保存基本完好[2]。门厅、大厅、堂楼为宗祠建筑,是整个建筑的核心,是陈氏宗族举行祭祀、聚会、议事和各种典礼的场所,所以规模极其宏伟,布满了繁琐精美的石雕、砖雕和木雕。横轴线上的三合院为家居所在,略显质朴,在结构上,每座院落都有正厅、厢房、走廊、天井等,自成系统。

布局结构

黄山八面厅,厅与厅之间两相对称,但又各具特色;门厅内部有穿廊走道,廊廊相连;门户18头,厅厅相通。对外有大小门户8头,从任何一门进入,都可不湿脚走遍8座厅堂。整个布局严谨、规整、对称、尊卑有序,具有清中期浙中民居典型的风格特征,体现了中国家族生活的伦理观念与家庭的生活习惯。

黄山八面厅的设计构建者匠心独具,所处位置四周群山环绕,前临的凰溪自西北向东南从八面厅前流淌而过,后枕纱帽尖山的谷地,与周围的地形环境、自然风光能极其融洽地结合在一起。粉墙黛瓦,配以变化的马头墙,显得素净雅致。南方民居建筑一般常用前厅后园的设计理念,而八面厅将花园置于整体建筑的最前沿,一方面体现了主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另一方面又强调了与周边自然界的融合,按照地形环境而加以变化。

视频

黄山八面厅 相关视频

义乌黄山八面厅
东阳之行之黄山八面厅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