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黄梅戏」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ed Category:980 戲劇總論 using HotCat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行 1: 行 1:
{{orphan|time=2019-08-14T23:12:05+00:00}}
+
 
 +
 
 +
{{Infobox person
 +
| 姓名    = 黄梅戏
 +
| 圖像    =  [[ File: 黄梅戏51.jpg|缩略图 |居中|300px|[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351672&sid=5587130 原图链接]
 +
[https://p1.ssl.qhimg.com/t0176e29b10d63b4e56.jpg/ 图片来自]]]
 +
| 圖像說明 =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
| 出生日期 =
 +
| 國籍    =
 +
| 别名    =
 +
| 職業    =
 +
| 知名原因 =
 +
| 知名作品 =
 +
}}
 +
 
 +
 
 
'''黄梅戏'''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ref>[https://www.360kuai.com/pc/9c82381b5cca22b72?cota=3&kuai_so=1&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黄梅戏史上的艺术家,伟大的艺术家,严凤英生平有何故事和成就?] 小草历史鉴乐,发布时间;2019-11-20 18:57</ref>
  
 
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起源==
 
==起源==
 +
[[File:黄梅戏4.jpg|thumb|550px|有框|左|[https://www.360kuai.com/pc/9c82381b5cca22b72?cota=3&kuai_so=1&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
行 25: 行 41:
  
 
==黄梅戏鼻祖==
 
==黄梅戏鼻祖==
 
+
[[File:黄梅戏512.jpg|thumb|400px|有框|左|《天仙配》[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351672&sid=5587130/ ]]]
 
 邢绣娘:本名秀莲,因会挑花绣朵,后改名绣娘。生于乾隆十四年,死于嘉庆二十三年(1749-1818),黄梅县孔垄镇邢大墩人。 邢绣娘出身贫寒,自幼聪明伶俐,乖巧可人,喜爱歌唱,且歌喉婉转,音韵悠扬,她的演唱别具一格,深受民众喜爱,她曾经四次为乾隆皇帝献艺,并获得了“黄梅名伶”的御赐墨宝。
 
 邢绣娘:本名秀莲,因会挑花绣朵,后改名绣娘。生于乾隆十四年,死于嘉庆二十三年(1749-1818),黄梅县孔垄镇邢大墩人。 邢绣娘出身贫寒,自幼聪明伶俐,乖巧可人,喜爱歌唱,且歌喉婉转,音韵悠扬,她的演唱别具一格,深受民众喜爱,她曾经四次为乾隆皇帝献艺,并获得了“黄梅名伶”的御赐墨宝。
  
行 37: 行 53:
  
 
 邢绣娘旧居位于黄梅县孔垅镇邢大墩。故居为二间土砖房。内有邢绣娘青少年时期使用过的木床、连厢、道情筒和“采茶戏”戏装等纪念物及《蔡鸣凤辞店》、《上天台》、《白扇记》等剧本。
 
 邢绣娘旧居位于黄梅县孔垅镇邢大墩。故居为二间土砖房。内有邢绣娘青少年时期使用过的木床、连厢、道情筒和“采茶戏”戏装等纪念物及《蔡鸣凤辞店》、《上天台》、《白扇记》等剧本。
 +
  
 
==艺术特点==
 
==艺术特点==
 +
  
 
 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在音乐伴奏上,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
 
 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在音乐伴奏上,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
  
 
 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多用“衬词”如“呼舍”、“喂却”之类。有“夫妻观灯”、“蓝桥会”、“打猪草”等;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有“梁祝”、“天仙配”等。现代黄梅戏在音乐方面增强了“平词”类唱腔的表现力,常用于大段抒情、叙事,是正本戏的主要唱腔;突破了某些“花腔”专戏专用的限制,吸收民歌和其他音乐成分,创造了与传统唱腔相协调的新腔。黄梅戏以高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以其它民族乐器和锣鼓配合,适合于表现多种题材的剧目。
 
 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多用“衬词”如“呼舍”、“喂却”之类。有“夫妻观灯”、“蓝桥会”、“打猪草”等;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有“梁祝”、“天仙配”等。现代黄梅戏在音乐方面增强了“平词”类唱腔的表现力,常用于大段抒情、叙事,是正本戏的主要唱腔;突破了某些“花腔”专戏专用的限制,吸收民歌和其他音乐成分,创造了与传统唱腔相协调的新腔。黄梅戏以高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以其它民族乐器和锣鼓配合,适合于表现多种题材的剧目。
 +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300">
 +
File:黄梅戏1.jpg|thumb|500px|有框|右|[https://www.360kuai.com/pc/9c82381b5cca22b72?cota=3&kuai_so=1&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
File:黄梅戏2.jpg|thumb|500px|有框|右|[https://www.360kuai.com/pc/9c82381b5cca22b72?cota=3&kuai_so=1&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
File:黄梅戏3.jpg|thumb|500px|有框|右|[https://www.360kuai.com/pc/9c82381b5cca22b72?cota=3&kuai_so=1&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
</gallery>
 +
  
===唱腔==
+
==唱腔==
  
 
 黄梅戏唱腔有三种形式:主腔、花腔、三腔(“彩腔”、“仙腔”、“阴司腔”三种腔体的统称)。
 
 黄梅戏唱腔有三种形式:主腔、花腔、三腔(“彩腔”、“仙腔”、“阴司腔”三种腔体的统称)。
行 72: 行 96:
 
{{Reflist}}
 
{{Reflist}}
  
[[Category:900 藝術類]]
 
 
[[Category:980 戲劇總論]]
 
[[Category:980 戲劇總論]]

於 2019年12月5日 (四) 16:19 的最新修訂


黃梅戲
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


黃梅戲 (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起源於湖北黃梅,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

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 、豫劇並稱「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香港台灣等地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餘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於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的聲譽。[1]

2006年5月20日,黃梅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起源

黃梅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據史料記載,早於唐代時期,黃梅採茶歌就很盛行,經宋代民歌的發展、元代雜劇的影響,逐漸形成民間戲曲雛形。至明清,黃梅縣戲風更盛。

黃梅戲前身即採茶調、采子、黃梅調等,後稱黃梅戲。起源於黃梅縣多雲山區、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採茶調,形成於清道光年間,流播於長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蘇等省周邊的廣袤區域。邢繡娘、余海先等一批先輩藝術家為黃梅戲的形成、發展和流播作出過傑出的貢獻。

黃梅縣地處長江北岸,舊時大部分地勢低於江岸,有「江行屋上,民處泊中」之說,自然災害頻繁,水災更為突出。頻繁的災害,迫使黃梅人紛紛學唱黃梅戲,以適應災年逃水荒、打連廂、唱道情行乞他鄉求生存的需要。這就大大促進了黃梅戲由山區向江湖平原地區的發展,向鄂贛皖毗鄰地區的輻射。

約從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後為黃梅戲發展的早期。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採茶戲」,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安徽省懷寧縣為中心的安慶地區,被稱為「懷腔」或「懷調」。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黃梅戲從起源到發展經歷了獨角戲、三小戲、三打七唱、管弦樂伴奏4個歷史階段。前3個階段均在湖北黃梅完成,為黃梅戲大劇種的最後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先決條件 。

黃梅戲發源於黃梅,發展於安徽,尤其是上世紀50年代,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將黃梅傳統劇目《董永賣身》改編成《天仙配》搬上銀幕後,黃梅戲享譽海內外,成為全國「五大劇種之一」。1920年的安徽《宿松縣誌》上記載有「邑境西南,與黃梅接壤,梅俗好演採茶小戲,亦稱黃梅戲。」《中國戲曲曲藝詞典》黃梅戲條目為:「黃梅戲,戲曲劇種。舊稱『黃梅調』。流行於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區,源於湖北黃梅一帶的採茶歌。」1959年,由安徽省文化局編、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戲曲選集》序中寫道:「黃梅戲源於湖北黃梅縣的採茶歌,清道光以後流入安慶地區。」中國戲曲史家、戲曲理論家周貽白在《中國戲曲史發展綱要》中說:「黃梅戲,源自湖北黃梅縣採茶戲。」

1958年,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武漢洪山禮堂觀看黃梅縣黃梅戲劇團演出的黃梅戲《過界嶺》,毛主席看完戲後,有疑問地說:「你們湖北的黃梅戲怎麼跑到安徽去了?」當時的湖北省委副秘書長梅白向毛主席匯報了有關情況之後,毛主席恍然大悟地說:「原來你們的黃梅戲是大水衝到安徽去的啊!」毛主席還稱讚說:「你們黃梅人還是演自己的土戲好,鄉土氣味很深,很感人,我也成了黃梅佬。」

1995年2月,黃梅縣被湖北省文化廳命名為「黃梅戲之鄉」。1995年8月,被文化部授予全國「黃梅戲之鄉」稱號。2019年1月,黃梅縣憑藉黃梅戲入圍「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

黃梅戲鼻祖

《天仙配》[5]

邢繡娘:本名秀蓮,因會挑花繡朵,後改名繡娘。生於乾隆十四年,死於嘉慶二十三年(1749-1818),黃梅縣孔壟鎮邢大墩人。 邢繡娘出身貧寒,自幼聰明伶俐,乖巧可人,喜愛歌唱,且歌喉婉轉,音韻悠揚,她的演唱別具一格,深受民眾喜愛,她曾經四次為乾隆皇帝獻藝,並獲得了「黃梅名伶」的御賜墨寶。

從小與兄嫂一起出門賣唱,因扮相俊俏,唱腔甜美,出道不久便贏得了「不要錢,不要家,要聽繡娘唱採茶」的美譽。再加上黃梅縣「一去二三里,村村都有戲」和黃梅縣幾乎人人都是「戲迷」的地域氛圍,從而為邢繡娘最後完善黃梅採茶戲的創建,提供了必要條件。

乾隆二十九年,黃梅發大水,父病故,兄嫂攜她和兩歲侄子到江西賣唱。景德鎮一個花花公子,見繡娘年輕貌美,要納她為妾,後在四川拳師吳榮幫助下,才逃回黃梅。回到家中,匆忙嫁給小時侯訂就的「娃娃親」丈夫梅火望。成家後,一心收徒唱戲,組建班社。

嘉慶二十三年,邢繡娘逝世,享年六十九歲,葬在九華山

清道光年間,王耀文(汪永賢)與邢繡娘的長子汪敬延,次子汪敬宜,帶着他們的兒孫,到湖北黃梅縣汪黎許村認祖歸宗。後代一直在安徽定居落戶。

邢繡娘舊居位於黃梅縣孔壠鎮邢大墩。故居為二間土磚房。內有邢繡娘青少年時期使用過的木床、連廂、道情筒和「採茶戲」戲裝等紀念物及《蔡鳴鳳辭店》、《上天台》、《白扇記》等劇本。


藝術特點

黃梅戲的唱腔屬板式變化體,有花腔、彩腔、主調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戲為主,曲調健康樸實,優美歡快,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歌小調色彩;彩腔曲調歡暢,曾在花腔小戲中廣泛使用;主調是黃梅戲傳統正本大戲常用的唱腔,有平詞、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詞是正本戲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調嚴肅莊重,優美大方。黃梅戲以抒情見長,韻味豐厚,唱腔純樸清新,細膩動人,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且通俗易懂,易於普及,深受各地群眾的喜愛。在音樂伴奏上,早期黃梅戲由三人演奏堂鼓、鈸、小鑼、大鑼等打擊樂器,同時參加幫腔,號稱「三打七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黃梅戲正式確立了以高胡為主奏樂器的伴奏體系。

黃梅戲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詞兩大類。花腔以演小戲為主,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歌風味,多用「襯詞」如「呼舍」、「餵卻」之類。有「夫妻觀燈」、「藍橋會」、「打豬草」等;平詞是正本戲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於大段敘述,抒情,聽起來委婉悠揚,有「梁祝」、「天仙配」等。現代黃梅戲在音樂方面增強了「平詞」類唱腔的表現力,常用於大段抒情、敘事,是正本戲的主要唱腔;突破了某些「花腔」專戲專用的限制,吸收民歌和其他音樂成分,創造了與傳統唱腔相協調的新腔。黃梅戲以高胡為主要伴奏樂器,加以其它民族樂器和鑼鼓配合,適合於表現多種題材的劇目。


唱腔

黃梅戲唱腔有三種形式:主腔、花腔、三腔(「彩腔」、「仙腔」、「陰司腔」三種腔體的統稱)。

黃梅戲的主腔

主腔是黃梅戲傳統唱腔中最具戲劇性表現力的一個腔系。它以板式變化體(或稱板腔體)為音樂結構的原則,正是這一主要特點使它區別於曲牌聯綴體(或稱曲牌體)的「花腔」以及兼有兩種體制特徵的「三腔」。

主腔並不意味着在黃梅戲的所有劇目中每每為主。實際上,花腔小戲基本上不用主腔,有些大戲也並非以主腔為主,之所以把這一腔系稱作主腔,是就它的音樂形態及音樂表現功能而言的。另外,從黃梅戲音樂發展史來看,主腔也晚於花腔和三腔。這一發展過程又與劇目從獨角戲、兩小戲、三小戲發展到串戲而最終能演整本大戲的歷程相吻合。因此,可以認為:主腔是黃梅戲發展到成熟階段的產物。它的出現,標誌着黃梅戲音樂的基本風格的框定。

黃梅戲的花腔

黃梅戲源於民間歌舞。山野村夫的勞動之歌,婦孺皆知的里巷歌謠,燈會社火之中的歡歌勁舞,是黃梅戲活潑的源頭。黃梅戲在形成第一個階段性成果——兩小戲、三小戲的進程中,也形成了百餘首小曲雜調的「花腔」腔系。花腔從民歌中來,但作用已與民歌不大一樣。它已經從田頭走上舞台,從隨口而歌進入到規定的戲劇情境,傳達角色的心聲。今天所見的花腔小調,無論它與民歌有多大程度的類似,但它確已經歷過戲劇浪頭的打磨,具備了戲劇性音樂的某些特質,是一種民歌式的曲牌體制。

熱點視頻

黃梅戲《五女拜壽》

《十 八 模》黃梅戲傳統小戲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