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黄金之竹(李仙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金之竹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黄金之竹》中国当代作家李仙正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黄金之竹

那年春天来得早。

实在找不出一块空地,用于栽花种树,警营里没有一点绿色生机。于是,唯有“螺蛳壳里做道场”,利用天井的“边角料”,在原本平平坦坦的水泥道地上,实施开凿“手术”,总算挤出了三个圆形的大深坑,及时清除了坑内的沙石夯土。再过一二天,又不知从哪里拉来三棵树,其中两棵桂花树,一棵银杏树,估计树龄足有十岁以上。树的根部,连同一大块泥巴团,还被粗糙的稻草绳绑扎得严严实实。

就这样,三棵树移栽到三个大深坑里。并换上了新鲜的黄泥土,追底肥,浇上水,培上土,慢慢填满深坑,略高出地面。哦,我心中的疑虑谜团,轻易地解开了。想当初,一方好端端的天井,平坦的水泥道地,停放车辆都嫌不宽敞,挖几个大坑做什么,不是吃饱了没事干吗?原来是种树绿化,美化庭院,营造美丽警营的生态视觉。

春暖花开,那棵种在食堂门口北侧的银杏树,枝头开始发出绿色的嫩芽。假以时日,树顶缀满翡绿的华盖,绿叶婆娑,高雅清幽,定能遮掩烈日,给警营投下一片清凉。可谁知,银杏树旁边,两株小拇指大小的竹笋破土而出,似乎成了意外的收获。这让“识货”的章教导乐坏了,内心惊喜不已,映入眼帘的不是一般的竹子,而是“黄金竹”,便决意留下它。随后,小竹笋一天一节地长高,章教导担心发生意外,落实必要的防护措施,忙找来一根米把长的竹棒,插到地里“立竿见影”,用纤维绳把竹笋固定在竹棒上,以防不测。

“呵呵,想不到栽树还能栽出‘黄金竹’来。有可能是在杏树移栽的土壤里,藏着一截竹根,也有可能是在置换的黄土里,留有半截竹子的残根……”小竹笋吸引着章教导的目光,蹲在旁边近距离火力侦察,还颇有研究地认为。据了解,此竹由于金黄色的竹杆,通常作为盆景栽培植物,用于供人观赏,暗合了人们富贵吉祥的寓意,对黄金赋予尊贵、霸气象征的养眼心态。

我知道,常常在工作之余,章教导喜爱花草树木,养养花,种种树,打发业余时光。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不知不觉也积累了不少。他的故乡在澄江岸边,从小生活在石大人脚下,远离城市,脱离喧嚣,平时养成了回归故里过假日的习惯。一来探望家中老人,尽一分孝心;二来有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不忘动动锄头,活动筋脉,顺便在田间地头,帮助家人干些的农活。记得“五一”放假,我们笼络了一大帮同事,就去他家坐坐,发现他家门前的大桑树上,正挂满了熟里透红、红得发紫的桑果,当即嚷嚷着动手,更激起品尝的欲望。我们一边采摘,一边往嘴里塞,又甜润,又清脆,尝够了,还带回来许多。

人活一辈子,免不了一日三餐。生活在警营里,我们自觉遵守着正常的生物钟,每天从食堂门口进进出出,自然留意到眼前的视觉,似乎没什么变化,但又觉得哪里不一样了。同样的天井里,同样的食堂里,同样的角落里,却多了一处生命的绿色。看着两株青嫩的小竹笋,正在一天比一天长高,见证了雨后春笋般的生命活力,奋进向上的精神动力。当年,二棵青嫩的小竹笋,最终长成了一对小拇指粗、一米来高的“黄金竹”,特别是金黄金黄的竹杆肤色,耀眼炫目。当展现在人们面前时,多看几眼的感觉油然而生。虽然衬托不了金碧辉煌那种富丽堂皇的气势,也不是希罕物质而金光闪烁那种俊逸华美的珍贵。但在人生边缘,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似乎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既逗人喜爱,培养情趣,又不乏遐想,寄托希望,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假如容易就能分清竹子雌雄,我不妨做一回月下老人,让这对黄金之竹结为“夫妻竹”,百年好合,繁衍生息,生儿育女,子孙满堂。

岁月悠悠,层层年轮,时光老去。一晃十几个年头过去了,“黄金竹”遵循自然规律,延续生命,代代相传,但面临着新老交替的机遇与挑战。在成长的道路上,“黄金竹”从小拇指粗长到钓鱼竿粗,从一米高长到三米高,从二株又长到三五株、七八株不等。考虑到土壤空间资源有限,只好人为地对它“计划生育”,每年准许其增加一二株。有一次,大雪纷飞的夜晚,厚厚的积雪压得竹子喘不过气来,其中一株竹子拦腰有一节竹节,被折弯得四分五裂了,沉重的竹头竹枝竹叶被迫下垂,差不多横在地上,影响食堂就餐人员进出,象这类“老弱病残”的竹子,除及时清理外,一般每隔二三年再清理一次。始终控制数量,保持质量,而今仅存六株,与银杏树厮守相伴。

充满诗意般的“黄金竹”,依然常年长青,青春永驻。那种顽强的生命,挺拔的姿态,进取的信念,担当的勇气,早已深深地留在过去的往亊里,种在难忘的记忆中。真如清·郑板桥的《题墨竹图》:“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可竹子依然还是竹子,警营依然还是警营,而警营里边的人呢?随着岁月流逝,谁还能认得这竹子!不知道那簇黄金之竹,在警营安家落户起,风采依旧,风光无限。那种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朝向生机盎然、团结奋进、蓬勃向上的警营生活。十几年间,先后所长换过四五任,民警、协警走了一茬,又来了一茬,警营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变,美丽警营已初具规模……

世界是物质的,生活是哲理的。一番深思熟虑过后,生活趋势逐渐变得明朗。这时,我们往往用“胸有成竹”去理解,去形容,去表达,尽赞一个人的聪明睿智,特别是那种准备充分、成熟稳妥的办事风格。可那些写意的、写虚的、写生的入画之竹,不仅仅蕴含着竹子内在的精神风貌,更是映衬着相对称的人格追求和人生价值。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必须眼到、手到、心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把“眼中之竹”潜移默化为“胸中之竹”、“心灵之竹”。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古人郑板桥曾有体会:“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此机也。独画云乎哉!”

竹如人生,人生如竹。其实,做人如做竹,竹和人是相互沟通的,有秀逸,有神韵,有风骨,也有内涵,有灵魂,有情怀。不过,竹子是人生另一种形式的“参照物”:我们诠释竹子,顽强不屈、笑迎风雨的生命活力,面对人生的挫折与磨难;我们学习竹子,坚韧挺拔、刚直谦逊的高风亮节,尽显人生的胸襟与高度;我们感悟竹子,弯而不折、柔中有刚的内在的精神品性,信守人生的原则与诺言;我们借鉴竹子,超凡风韵、脱俗情趣优雅品位,忘却人生的烦恼与痛苦……

在阳光的照耀下,那簇矮矮的小竹子,透着金黄金黄的皮肤,仿佛金光闪闪,光芒万丈,形象高大,成了一缕最晶莹、最绚烂、最壮丽、最美好的金色人生的光环。

[1]

作者简介

李仙正,1954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井陉县胡家滩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