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黎培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黎培里(Cardinal Antonio Riberi;1897年6月15日-1967年12月16日)是摩纳哥籍的罗马天主教会司铎级枢机。他曾被圣座派驻英属东非、中华民国、爱尔兰、西班牙等国任使节。

基督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公元1世纪产生于亚洲西部地区,奉耶稣为救世主[1]。公元4世纪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2]

简介

黎培理于1897年6月15日在摩纳哥的蒙地卡罗出生。他后来先后于意大利Cuneo的神学院、宗座额我略大学和罗马宗座传教士学院就读。他于1922年6月29日在罗马晋铎,然后于1925年在贝加莫社会科学学院毕业。不久,又进入教廷的外交学院宗座传信大学学习,

外交工作

毕业后开始参与圣座外交事务,被派往圣座驻玻利维亚大使馆工作。1930年又调往圣座驻爱尔兰大使馆。1934年11月4日,传信部派遣黎培理担任圣座驻东非洲英国殖民地的宗座代表,并领衔总主教,驻扎在肯亚蒙巴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被调回罗马负责援助战俘和伤兵的事务。

驻华公使

1943年,梵蒂冈与中华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46年7月6日,教宗庇护十二世下令建立驻华公使馆,并任命黎培理为首任驻华公使。1946年12月,黎培理来到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设立了公使馆。

到达中国后,黎培理致力于建立中国天主教圣统制,巡视中国各教区、特别是北方交战地区的北平、沈阳、长春、太原等地,整顿教务。并指示美籍华理柱主教、自己的中文秘书陈哲敏和加拿大籍林东监牧区赵玉明主教等人在上海创办中国天主教教务协进会(今台湾主教团前身)。

1949年4月,中华民国政府迁都广州,但黎培里留在了南京以维持公使馆的正常运作,没有南下。中国共产党当局没有承认该公使馆,他仍在中共统治区持续停留,但双方来往有限且教廷仍持续承认于年底迁都台北的中华民国政府。

此后,梵蒂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直没有建立外交关系。1958年,中国天主教爱国会自选自圣了一批主教,梵蒂冈拒绝批准。

晚年

1959年2月19日,卸下长达13年的驻华公使职务,黎培理改任圣座驻爱尔兰大使。1962年4月28日,改任圣座驻西班牙大使至1967年为止。从1962年到1965年,他参加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教宗保禄六世于1967年6月26日将黎培理擢升为司铎枢机。他于同年12月16日在罗马去世,终年70岁,遗体在意大利库内奥省利莫内皮耶莫恩泰的家族墓地下葬。

视频

黎培里 相关视频

罗马教皇和俄国东正教大牧首进行历史性会面
天主教枢机主教单国玺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