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颈天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黑颈天鹅,是一种产于南美的天鹅。体姿如同大天鹅般高雅而圣洁。美洲黑颈天鹅是一种珍稀鸟类,通常体长约1米,其黑色脖颈及嘴基部那红色美丽的肉瘤成为它的显著特征。黑颈天鹅是世界上感情最专一的动物之一,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很多天鹅宁可孤独终老也不随便找个配偶了事,一旦结成连理夫妻非常恩爱,出双入对,相伴一生,他们一起觅食、休息、戏水,甚至在迁徙的途中,也前后照应从不分离;如果一只不幸死去,另一只会终日抑郁哀鸣,宁可孤单寂寞也不再另觅伴侣。黑颈天鹅非常顾家,双方共同抚养后代,所有禽类都是带自己的孩子跟在身旁游水,而只有黑颈天鹅是把宝宝驮在背上的,对小天鹅们疼爱有加。多分布在南美洲的巴拉圭、乌拉圭、智利、阿根廷以及火地岛和福克兰群岛。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属: 天鹅属

种: 黑颈天鹅

体长:90—130厘米

体重:3.5—4.4千克

生命:25—35年

食性:水草、藻类及少量水生昆虫

繁殖:卵生,每窝产卵4—8枚

习性:胆小,喜群居,感情非常专一

分布:南美洲的部分地区

外形特征

黑颈天鹅的体姿同大天鹅十分相似,因此也是一种高雅而圣洁的鸟类。它的雄鸟和雌鸟羽色十分相似,只是雌鸟的体形比雄鸟要小。体长为90—130厘米,体重为3.5—4.4千克,是世界上体形最小的天鹅。 身体的羽毛同大天鹅一样,也是雪白的颜色,但它的头部和颈部却是黑色的,因而显得与众不同,别具一格。在它的前额上,还生有一个鲜红色的大肉冠,叫做疣突,十分鲜艳而发达。它的脸颊呈红色,嘴为蓝灰色,嘴甲呈灰白色,跗跖和蹼均为粉红色。

生态习性

黑颈天鹅喜欢生活在生存着狭叶香蒲、蕉草、灯心草、芦苇、浮萍等水生植物的淡水或稍咸水的沼泽、湖泊和泻湖中,到了旱季就扩散到内陆草地、河口以及沙滩等地活动,有时甚至也栖息于生长着大量海藻的沿海区域,采食岩石上着生的各种藻类。游泳时颈部弯曲,头部低垂,姿态极为优雅。飞行时颈部向前伸直,脚伸向后,两翅煽动缓慢而有力。主要采食各种水生植物、海草、藻类及少量水生昆虫、鱼卵和甲壳动物等,在一些地方则专门以某一种水草为主。在觅食的时候,大多选择开阔的浅水地区,不停地将头部和颈部探人水中,取食水面上层丰富的食物,但很少倒立在水中取食。黑颈天鹅的胆量较小,警惕性很高,受惊后一边鸣叫,一边拍打双翅从水面上飞逃。但在平时,它的叫声很弱,听起来就如同喘息声一样,也传不了多远。在自然界中,凤头卡拉鹰是它的主要天敌,经常捕食它的雏鸟、幼鸟或偷吃巢中的卵。黑颈天鹅喜欢集群生活,有时也与扁嘴鹅等游禽混合在一起活动,但平时集群的数量不大。它们在湛蓝的天空中,时而舒展双翅,翱翔盘旋,时而如离弦弹矢,俯冲到水面,轻盈至极。在湖面上静静地浮游时,则显得飘然若仙,悠闲自得,千姿百态,如诗如画,令人目不暇接,心动神摇。在非繁殖期和干旱季节,则经常可以见到数千只的黑颈天鹅集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之间常常争斗不休。当干旱或水位过高时,常做一定距离的扩散迁飞。

繁殖方式

黑颈天鹅是世界上感情最专一的动物之一,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很多天鹅宁可孤独终老也不随便找个配偶了事,一旦结成连理夫妻非常恩爱,出双入对,相伴一生,他们一起觅食、休息、戏水,甚至在迁徙的途中,也前后照应从不分离;如果一只不幸死去,另一只会终日抑郁哀鸣,宁可孤单寂寞也不再另觅伴侣。黑颈天鹅非常顾家,双方共同抚养后代,所有禽类都是带自己的孩子跟在身旁游水,而只有黑颈天鹅是把宝宝驮在背上的,对小天鹅们疼爱有加。

黑颈天鹅每年7月开始繁殖,但如果食物非常丰盛,也有从3-4月就开始的。在人工饲养条件下,2岁龄的个体就可以配对繁殖了,但在自然条件下要迟些。黑颈天鹅的求婚仪式要比其他天鹅更为激烈,通常是采用低头伸颈的方式追逐对手。雄鸟和雌鸟配对以后就一起生活,觅食、活动等总是形影不离,然后寻找僻静的地方去共同营巢。营巢最早在7月开始,分布靠南的种群则到9月才开始筑巢。巢一般筑于苇丛之上或小岛上,主要用草、树枝等为巢材。

每窝产卵4-8枚,卵呈奶油色,平均重量为220克左右。孵卵工作由雌鸟单独承担,雄鸟则在巢的附近警戒,当雌鸟离巢觅食的时候,也会暂时代孵。孵化期大约为34—39天。黑颈天鹅偶尔也有集群营巢的,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食物和营巢地点,将发生十分激烈的争斗,从而导致平均窝卵数和繁殖成功率的降低很低。

孵出的雏鸟为早成性,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抚育,由于成鸟几乎整日在水中活动,雏鸟就趴在成鸟的背上,随成鸟活动。雏鸟生长的速度较其他天鹅迟缓。由于食物中所含的热量很低,雏鸟和幼鸟中死于营养不良的也比较多,如骨骼畸变,还有许多个体的胃中有线虫、吸虫等寄生虫。幼鸟长大后的羽毛为棕灰色,一年以后变成成鸟的羽色,但体形仍然比较小,前额也没有肉冠。黑颈天鹅3-4岁性成熟,寿命为25-35年。

地理分布

黑颈天鹅没有亚种分化。繁殖于南美洲的巴拉圭、乌拉圭、智利、阿根廷以及火地岛和福克兰群岛等地,冬季向北迁徙,直到南回归线附近的巴拉圭和巴西南部一带。

生存状况

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黑颈天鹅被列入附录II。

季节管理要点

春季:混群饲养的天鹅,要注意是否有争斗现象,发现有此情况要立即采取措施;要及时准备巢窝为天鹅繁殖做准备;繁殖期的天鹅应增加蛋白质饲料的比例。

夏季:尽量多喂青绿饲料。混群饲养的天鹅,要注意其饲料、食具卫生和水域的清洁,及时更换饮水。

秋冬:产于中国北方的天鹅虽不怕冷,但入冬也应采取一定措施,防止足趾冻伤。如保持有有结冰的水面,地面铺较厚的垫草,增加挡风保暖设施等。

饲 养

刚刚出壳的雏鹅与家鹅一样,全身羽绒因品种不同而呈灰色或白色,能自己取食,可由亲鹅抚育,也可人工育雏,用温箱保温饲养。一般2周后放在室内,地面铺细沙,其上铺一层垫草,用电灯或育雏器保温。第1周温度为31℃~34℃,第2周为28℃~30℃,第3周为24℃~27℃,以后保持在 18℃~21℃的环境中饲养。雏鹅的饲料是混合粉料蒸制成的窝头,还有鸡蛋、青绿饲料、骨粉、钙粉、鱼肝油和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育雏初期,环境温度较高,饲料易变质,喂食次数宜多,每天4次。以后随雏鹅日龄的增长和环境温度的降低,逐渐减少喂食次数。天鹅的人工育雏工作,除了注意环境温度和饲料的调整外,还要搞好清洁卫生。因为天鹅的饲料稀软,吃食时又常“甩料”,因而绒羽及垫草容易弄脏,所以要经常更换垫草。在环境温度适宜时,让雏鹅多洗澡,每天1~2次,但一定要看守,以免雏鹅溺水而死。每天洗浴、游泳时间视雏鹅体质、能力而定,可由半小时逐渐增加到1小时。要争取雏鹅多晒太阳,多活动。经过一个月耐心细致的照料,雏鹅就会健康地成长起来。 成龄天鹅的饲养其饲料分为粒料、粉料和青绿饲料。粒料有玉米、高粱、大米或稻谷,是常备饲料。粉料为大麦渣(面)、玉米渣(面)、高粱(面)、豆饼渣(面)、麸皮、鱼粉(或蚕蛹粉)、骨粉、盐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混合拌成,拌湿后喂给(或蒸制成窝头、压制成颗粒)。青绿饲料包括各种叶菜、水草、青草等。粉料每天喂1次或2次(冬季)。粒料要经常饲喂,要勤添、少添。夏季大量喂青绿饲料,宜切碎拌入混合饲料中,也可扔到水中任其自由进食。冬季应补充适量维生素。日常管理中,对成群饲养的天鹅,要把握好饲料的质和量,注意食物、饮水用具的清洁和环境卫生。对成对饲养的天鹅,则要每天打扫房舍,观察天鹅取食、排便和行为表现,注意有无异常的变化。[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