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齐云山是一处以摩崖石刻、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山岳景区。1981年列为省重点保护单位,1993年被国家林业部命为国家森林公园,1994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又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家地质公园”荣誉,2005年,齐云山被国务院批准被国家旅游质量评定委员会评为“AAAA级景区”。与黄山南北相望,风景绮丽,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因较高峰廊崖“一石插天,与云并齐”而得名,乾隆帝称之为“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它由齐云、歧山、万寿等9座山峰组成,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艺术观赏性强,科研价值高,在江南众多的风景名胜区中别具一格。齐云山与黄山南北相望,风景绮丽,各树一帜,古人云:“黄山白岳相对峙,细看从来无厌时”。齐云山景点集中,物产丰富,交通便捷,气候宜人,是华东地区一著名游览胜地。
齐云山,与黄山南北相望,风景绮丽,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齐云山又是道家的“桃源洞天”,为著名道教名山之一,是一个集道教宫观、摩崖石刻、丹霞地貌、徽派民居、湖光山色于一体的山岳风景区。全山为典型丹霞地貌,赤如朱砂,灿若红霞,以山奇、水秀、石怪、洞幽著称。景区面积110平方公里,以山奇、水秀、石怪、洞幽著称,共分月华街、云岩湖、楼上楼三个景区。三十六奇峰,峰峰入画;七十二怪岩,岩岩皆景。有奇峰36座,怪岩44处,幽洞18个,飞泉洞27条,池潭14方,亭台16座,碑铭石刻537处,石坊3个,石桥5座,庵堂祠庙33处,真是丹岩耸翠,群峰如海,道院禅房为营,碑铭石刻星罗棋布。山奇、水秀、洞幽,林木、道观点缀其间,碑铭石刻星罗其布,素有“江南第一名山”之誉。[1]
名传四海的齐云山吸引了宋相海瑞、理学家朱熹、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药物学家李时珍、哲学家王阳明、以及近代著名文学家郁达夫等文人雅士纷至沓来,寄情峰岩,赋诗题词,树碑为记,成为后世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加之唐宋元明以来,道教在齐云山的香火旺盛,更使得齐云山跻身全国道教名列,以致被称为“江南小武当”。千百年来,齐云山丰厚充盈的人居文化与壮丽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谐共存,看成全球人类与黄鲸和谐共生之典范。
齐云山石刻主要分布在洞天福地、真仙洞府和紫霄岩,洞天福地,青苔满壁,2个倒趴狮子面面相觑。此处有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崖3处摩崖石刻,“寿”字石刻高九尺九寸,宽六尺六寸,正好合周易卦数,暗喻阴阳和合之理,仙洞府拥有很多洞、宫,供奉的从观音、八仙、真武帝、18罗汉到龙王等,佛道同体,彼此共敬。这里几乎没有一块闲石,石刻见缝插针,林林总总,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山体,形成了书法盛宴,看的人眼花缭乱如痴如醉,张三丰于齐云山羽化,墓室安于齐云山洞天福地祠后天然岩洞内。“真身内藏”青石墓碑高100公分,宽50公分,立于墓前。原墓原碑“文革”时被造反派捣毁,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历史上齐云山道教主持闭关和接待贵宾的场所。由于葫芦顶部的结构类似一顶峨冠,人在壶中就有了加官进爵的美好寓意。公元1618年正月28日,因大雪徐霞客没法继续下面的行程,而接受了当时的主持汪伯化的邀请,在此饮酒谈玄。[2]
景区介绍
云上天街:
月华街号称“中国道家第一村”,因半悬峭壁之上,所以被称为“天街”;又因云海持续的时间极长,游月华街如同在云海穿行,所以月华街又被称为“云上天街”。“云上天街”上现有30户人家,大多从事旅游业,道士与山民杂居于此,徽派民居与道教建筑相映成趣。来云上天街,感受道民同居的仙境时光,漫步在幽静的天街里,仿佛已经忘记了时间。云来不知身处何时,云去不知梦归何处。善水街是一座奇幻主题文旅商街,更是一条符合现代新商业、新零售特征的全新街区,既保留了徽州传统的简朴风格,又融合了道家奇幻风格,同时引入创新的文态、业态与形态。街区涵盖园林、民宿、餐饮等业态,重点引进了安徽省知名独立品牌书店——保罗的口袋,张祖三丰纪念馆,以及玲琅满目的灯笼、香料、佐料、民俗等文艺小铺。此外,还在街区展示了由非遗传人、民间匠人打造的桐油伞、秦淮灯彩、黄山泥人等传统民间特色产品。这些特色项目,让游客在观赏徽派古韵和自然之美的同时体会到璀璨的非遗文化。
山水太极
齐云山生态环境良好。山下横江是钱塘江、富春江及新安江的源头,从黟县吉阳山一路奔腾而来,至齐云山下山水回环,与两岸的八卦田一起构成了一幅天然太极图,登封古桥横卧其上,联通阴阳,彰显了道家取法天地大道之理。山下蜿蜒东去的江叫横江,她是新安江两大源头之一,因她流经新安江、富春江和钱塘江而如海,故有“三江源”之称。横江奔流至此山水回环,与两岸的冲积平原构成了一个山水太极。而横江就是太极的阴阳分割线。由于中国人的地理观是江之南山之北为阴,所以我们所处这边的冲积平原就是太极中的黑色部分,而江对面就是白色部分。齐云山古称白岳,最高海拔只有585米,却因其一年之中有着260天的云海,明嘉靖皇帝赐名“齐云山”。而能形成如此奇特的天象景观,恰恰是得益于我们眼前这个山环水曲、藏风聚气的风水环境。它的云海生成之后每每离地面只有七八十米的高度,厚度却达150米。彼时立于此处,所见亭子下方一片苍茫,白云怒涛;远山隐隐,状若仙岛;头顶蓝天,旭日暖阳。
寿字岩
徽州不仅有东南邹鲁之称,还是程朱理学的故里,朱熹就是徽州婺源人。这个硕大的“寿”字就是他的墨宝。俗话说“齐云山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寿字底下摸一摸,定能活到一百多”。这个寿字不但笔力浑厚、笔锋圆润而且尺寸非常吉祥。它高九尺九寸宽六尺六寸,不仅取九九归一、六六大顺之意,还暗含阴阳平衡之意,因为人体只有阴阳调和方能健康长寿。
小壶天
小壶天内也是齐云山恐龙脚印和尾迹负型化石发现地,人们头顶崖体上这二十多个凸起的印痕,就是恐龙的足迹化石。从地质学上说,凹陷的原迹为“正”型,以原迹为模,天然铸成起的遗迹为“负”型,象这种就是负型化石,按足迹的重叠现象、数量和大小,生物学家推测出,这里至少有大小不等四只以上的恐龙在嬉戏。恐龙的足迹化石本十分珍贵,特别是负型化石。因为只有泥土干湿、软硬都适宜才能留下印坑,印坑形成后,必须要保持一段时间不被雨水,湖水冲刷掉,才可以形成干硬的印模,印模形成后又能被泥沙快速填充,以后再不被冲蚀,然后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被后期的沉积物质压对结成岩。只有这些因素都具备,才能形成化石。
祈福圣地:
长久以来,这座闻名遐迩的道教圣地,不仅以天开神秀的美丽景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享誉江南,更以灵验的祈福体验让世人趋之若鹜。休宁的十九位状元、明清徽州2996位举人,来山拜学成功,让梦真桥成了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朱熹题写的寿字,则让每一位游山之人都享受着“添寿”的乐趣;嘉靖皇帝求子应验的事件,无疑让太素宫声名远播;小壶天内加官晋爵,则了却士人“治国平天下”的夙愿。[3]
历史介绍
唐朝的栖霞真人更是曾在齐云山的栖真岩修行。其中的洞天福地更是景色颇为壮观。寿字岩上的寿字出自慈禧太后的手笔。太素宫是最大的一座宫殿。每年在这座宫殿中都会举行,盛大的道家法事。玉虚宫处在齐云山的紫霞崖下。它是由明代正德年间的王泰元所创建。主位上的神像为真武大帝,唐代,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山上的宫殿,寺院,阁楼共有108处。道观27处。道教的绘画与摩崖石刻外加碑文,在此地更是达到了数以千计。清代乾隆皇帝,曾赞誉齐云山的美景。
齐云山道教沿革开始逐渐兴盛,明嘉靖(1522~1566年),万历(1573~1620年)年间发展到鼎盛时期,兴建宫,观,道院,祠,殿及神仙洞府百余处,真武圣殿被重修,增建配殿及钟,鼓二楼,宫阙壮丽,嘉靖帝敕名为“玄天太素宫”,并亲题“齐云山”匾额。《齐云山志》载有唐元和四年(809年)歙州刺史韦缓建石门寺于石桥岩,宋祥符元年(1008年)建密多院于白岳山南,直到南宋宝庆丙戌年(1226年),道士余道元来齐云山,创建佑圣真武祠(真武圣殿,真武阁),齐云山道教才有了明确的记载。次年,请内相程铋题“云岩”二字刻于石,为齐云山现存最早的摩崖石刻。宋咸淳二年(1266年)朝廷下令正式建筑道院,奠定了齐云山道教沿革的基础。
古往今来登临齐云山的文人雅士,如朱熹、唐伯虎,徐霞客、曾国藩、郁达夫等都曾留下佳句名篇,或镌刻丹崖之上,或立碑幽洞之中。齐云山石刻现存537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南第一名山”之誉。该山道教始于唐乾元年间(公元758-760年),至明,道教盛行,香火旺盛,故成为我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被清乾隆帝题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民国时期,宫观道院尚有很多,香火旺盛,月华街一带香客游人摩肩接踵。(公元1412—1417)间,张三丰频繁往来于武当山、齐云山两座道教名岳之间,为振兴道业卓有建树,一时间“玄帝香火,日在武当夜在齐云”成为现实中的神话。
唐朝乾元年间(758-760),明代道教盛行,齐云山香火极旺,被称为“道教第一山”。齐云山是我国道教名山之一,原被列为七十二福地之内。道教称大地名山间仙人所后胜地为福地,故齐云山又称“福寿山”,为道家所命名。名传四海的齐云山吸引了宋相海瑞、理学家朱熹、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药物学家李时珍、哲学家王阳明、以及近代著名文学家郁达夫等文人雅士纷至沓来,寄情峰岩,赋诗题词,树碑为记,成为后世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加之唐宋元明以来,道教在齐云山的香火旺盛,更使得齐云山跻身全国道教名列,以致被称为“江南小武当”。千百年来,齐云山丰厚充盈的人居文化与壮丽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谐共存,看成全球人类与黄鲸和谐共生之典范。
历史的古石桥,游圣徐霞客两上齐云山就是从这座桥过的。它九孔十墩,全长147米、桥面宽8米、身高9.5米,气势雄伟,远观有“夸川如虹,卧波如龙”之势。时历400多年,至今保存完整,为国内罕见。究其原因,我们只要来到桥上就明白了。在桥的北头我们能看到一块清代徽州府正堂“峻示”禁碑,全文内容是:“严禁推车打晒,毋许煨曝秽污,栏石不许磨刀,桥脚禁止戮鱼”。可以说几百年来这些文字不仅仅是刻在石头上,史载“香客日达三千之多”。这三千人过横江除了摆渡之外,则只能是绕道,十分不方便。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时任徽州知府的古之贤体察民情,发出“修桥”倡议。经过民间募资和政府配套投入,历经三年桥成。取名“登峰桥”,寓意“登峰造极”。然而,就在竣工典礼上,准备揭牌的时候,皇帝圣旨到了,因古之贤政绩突出,擢升为广东按察副使。真是大喜事一件,正当人们在想着用何种方式祝贺古知府升迁之喜时,有位乡贤提了个建议说:“不如在桥名上做文章,把山峰的峰字改成封官的封,以祝古知府步步登高如何?”话音刚落,在场的人都连声称道。从此登封桥不仅是一条登齐云山的交通要道,更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之地。俗谚称:“登封桥上望一眼,高瞻远瞩福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