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龙井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龙井区

图片来自longjing

龙井区,旧称“龙井庄”,前身“龙井乡”,位于中华民国台中市西南部,地处大肚溪下游北岸,清水平原大肚台地的南部。重要农业特产有金兰西瓜、地瓜、花生、鼠尾草、油菜花等。台中火力发电厂东海别墅夜市、市定古迹龙井林宅位于区内。

历史

地名由来

龙井区名由来,系由于在大正九年(1920年)龙井庄创立时,取自辖区内地名“龙目井”之头尾二字,故而称之为“龙井”。该地有一对同名古井[1]

沿革

龙井地区原为平埔族群拍瀑拉族水里社的社域。荷兰人领台时,本地区由半独立状态之大肚王国统辖。明郑王朝初期,由于大肚王国并未归顺,导致双方发生数次武装冲突,最终大肚王国分崩离析。其后明郑将本地区划归承天府之下的天兴县管辖。

清朝领台后,本地区隶属诸罗县康熙末年,汉人移民陆续在大肚溪沿岸垦拓荒地。水里社社址原在大肚溪出海口附近,康熙末年已迁至大肚台地的山麓地带。[2]到了道光年间,本地区已有三块厝、田中央、海墘厝、山仔脚、茄投庄、龙目井、海埔厝、竹坑庄、水里港、福头仑、福州厝、新庄仔、涂葛堀等汉人聚落,分属于大肚中堡大肚下堡[3]

甲午战争结束后,台湾于1895年(清光绪二十年、日明治二十八年)割让予日本。日治初期政局不稳,行政区划屡次变动,本地区先后隶属台湾县彰化支厅、台湾民政支部彰化出张所、台湾民政支部鹿港出张所、台中县鹿港支厅、台中县彰化支厅、台中县大肚办务署、台中县梧栖港辨务署。

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改置二十厅,本地区隶属于台中厅下的牛骂头支厅(大肚中堡龙目井区)及涂葛堀支厅(大肚下堡涂葛堀区、茄投区)。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涂葛窟支厅与牛骂头支厅合并为沙辘支厅,本地区仍隶属之。

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9月,台湾总督府改革地方政制,将原有二十厅整并为十二厅,并将区由下级行政辅助机构正式改为下级行政官署;本地区隶属台中厅沙辘支厅下的龙目井区、涂葛堀区、茄投区。

1920年(大正九年),台湾总督府将二十厅改制为五州二厅。上述三区除了龙目井区的井仔头庄与茄投区的汴仔头庄划至大肚庄外,其馀编成龙井庄,隶属于台中州大甲郡

1945年10月二战后,中华民国政府接收日本台湾总督府辖区,更改为台中县大甲区龙井乡。1950年底废区署后,改为“台中县龙井乡”。2010年12月25日再随著台中县市合并改制为“台中市龙井区[4]

经济

农业特产

金融机构


教育

高级中等学校
国民中学
国民小学

旅游

参考文献

  1. 俞泊霖. 台中市龙目井“双榕抱泉” 老榕倒一棵. 自由电子报. 2013-05-30 [2014-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Chinese (Taiwan)). 
  2. 《龙井百年志》,2011年,第60页
  3. 周玺,《彰化县志》(台湾方志/一五六)卷二规制志/保(庄社附),第42页
  4. 机关介绍 - 认识龙井 - 历史沿革. 台中市龙井区公所. 2016-02-24 [2021-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3)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