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井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龍井區

圖片來自longjing

龍井區,舊稱「龍井庄」,前身「龍井鄉」,位於中華民國臺中市西南部,地處大肚溪下游北岸,清水平原大肚台地的南部。重要農業特產有金蘭西瓜、地瓜、花生、鼠尾草、油菜花等。臺中火力發電廠東海別墅夜市、市定古蹟龍井林宅位於區內。

歷史

地名由來

龍井區名由來,係由於在大正九年(1920年)龍井莊創立時,取自轄區內地名「龍目井」之頭尾二字,故而稱之為「龍井」。該地有一對同名古井[1]

沿革

龍井地區原為平埔族群拍瀑拉族水裡社的社域。荷蘭人領臺時,本地區由半獨立狀態之大肚王國統轄。明鄭王朝初期,由於大肚王國並未歸順,導致雙方發生數次武裝衝突,最終大肚王國分崩離析。其後明鄭將本地區劃歸承天府之下的天興縣管轄。

清朝領臺後,本地區隸屬諸羅縣康熙末年,漢人移民陸續在大肚溪沿岸墾拓荒地。水裡社社址原在大肚溪出海口附近,康熙末年已遷至大肚台地的山麓地帶。[2]到了道光年間,本地區已有三塊厝、田中央、海墘厝、山仔腳、茄投莊、龍目井、海埔厝、竹坑莊、水裡港、福頭崙、福州厝、新莊仔、塗葛堀等漢人聚落,分屬於大肚中堡大肚下堡[3]

甲午戰爭結束後,臺灣於1895年(清光緒二十年、日明治二十八年)割讓予日本。日治初期政局不穩,行政區劃屢次變動,本地區先後隸屬臺灣縣彰化支廳、臺灣民政支部彰化出張所、臺灣民政支部鹿港出張所、臺中縣鹿港支廳、臺中縣彰化支廳、臺中縣大肚辦務署、臺中縣梧棲港辨務署。

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臺改置二十廳,本地區隸屬於臺中廳下的牛罵頭支廳(大肚中堡龍目井區)及塗葛堀支廳(大肚下堡塗葛堀區、茄投區)。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塗葛窟支廳與牛罵頭支廳合併為沙轆支廳,本地區仍隸屬之。

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9月,臺灣總督府改革地方政制,將原有二十廳整併為十二廳,並將區由下級行政輔助機構正式改為下級行政官署;本地區隸屬臺中廳沙轆支廳下的龍目井區、塗葛堀區、茄投區。

1920年(大正九年),臺灣總督府將二十廳改制為五州二廳。上述三區除了龍目井區的井仔頭莊與茄投區的汴仔頭莊劃至大肚莊外,其餘編成龍井莊,隸屬於臺中州大甲郡

1945年10月二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日本臺灣總督府轄區,更改為臺中縣大甲區龍井鄉。1950年底廢區署後,改為「臺中縣龍井鄉」。2010年12月25日再隨著臺中縣市合併改制為「臺中市龍井區[4]

經濟

農業特產

金融機構


教育

高級中等學校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旅遊

參考文獻

  1. 俞泊霖. 台中市龍目井「雙榕抱泉」 老榕倒一棵. 自由電子報. 2013-05-30 [2014-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2) (Chinese (Taiwan)). 
  2. 《龍井百年志》,2011年,第60頁
  3. 周璽,《彰化縣志》(臺灣方志/一五六)卷二規制志/保(莊社附),第42頁
  4. 機關介紹 - 認識龍井 - 歷史沿革. 臺中市龍井區公所. 2016-02-24 [2021-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3)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