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龙华双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龙华双塔,位于莆田市仙游县龙华镇灯塔村龙华寺前东西两侧。北宋大观、政和年间(1107-1118)郭勇为母七十和八十寿诞,先后建东塔和西塔。明嘉靖年间(1522-1566)被倭寇烧损。龙华双塔,1961年整修。五层八角楼阁式石塔,坐北向南,东塔石塔通高24.56米,西塔高25.66米。相轮塔刹。须弥座每边长0.85米,转角力士金刚承托。东、西向设门。护塔神立在一层东、西门两侧。塔檐下刻斗拱。

文名称 龙华双塔

地理位置 莆田市仙游县龙华镇灯塔村龙华寺前东西两侧

著名景点 佛殿、戒坛、法堂、金刚殿、天王殿

地基面积 190平方米

双塔高度 44.8米

历史沿革

龙华寺宋朝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宝刹。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皇帝赵祯曾下诏召见龙华寺住持雪径和尚入京讲道,并赐给衣物。从此龙华又再扩建,僧徒日益增多,成为仙游一大丛林。宋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0),邑人郭勇为母祈寿,于母古稀,八秩大寿而两次在龙华寺前捐资兴建石塔两座,以表孝母之心,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竣工。此双塔称龙华双塔。气势雄伟壮观,构造巧夺天工,在古建筑史上可称奇绝。

鼎盛时期

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寺院历经三次大劫,几乎成了废墟。文学家林缘带头募捐兴建了祖祠、库堂、讲经堂、僧堂、西藏、罗汉堂、东藏、龙华寺重现鼎盛。龙华寺兴于宋朝,而鼎盛于元朝。那时龙华寺拥有僧众近五百人,占全仙游县僧尼人数的一半。元朝元贞年间(1295—1296),成宗皇帝铁穆耳两次征召龙华寺住持无隐大师入京讲道,无隐大师力辞不就,成宗皇帝就诏命龙华寺统辖西、南面所有寺庵。至此,龙华寺掌管仙游八十三庵院,合并为一大丛林,香火日益旺盛,声誉日益隆盛。

规模之大

对龙华双塔经实地考察,耸立在龙华寺大雄宝殿前方东西两侧,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创建竣工。比泉州东西塔(开元寺)早建近百年,比莆田释迦文佛塔早建36年[1] 。东塔和西塔都是仿木楼阁式建筑。经丈量西塔底层八面,每面宽3.7米,塔身正东西外径为8.8米,正南北同,求得塔身占地面积为64.5平方米,地下基础,至少有塔基的三倍以上。龙华双塔因场地平坦坚实,地质均匀,基础深而坚硬,宽大又牢固。龙华双塔施工精细,砌筑材料粘结紧密,石块斜扎,主体上下连结整体性强,上轻下重、重心低下。且 廊窄(0.7米—0.8米)檐举较短(1.25米),出盘不大,使整塔隐定性强,塔身小(64.5平方米),塔高44.8米,而地基面积约190平方米。故经受千灾万难而不毁。

文物保护

位于龙华镇灯塔村龙华寺(亦称万寿禅寺)前两侧的龙华双塔,继2001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之后,现又由省文物局申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塔的建成,是以其功德主郭勇的九仙梦缘为先导而来的[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