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龙西小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龙西小学创办于1955年, 1972年迁往现址。2006年,为配合斗门区创建教育强区,井岸镇创建教育强镇,2007年9月,龙西小学整合原西湾小学,成为一所区一级完全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0393平方米,总校舍建筑面积3420平方米,全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有433人。在校在岗教师有30人,专任教师有2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25人,占86.1%;小学高级教师26人,一级教师3人,教职工平均年龄38.4岁。

校园建设

校园占地面积10393㎡,生均30.57㎡,通过各级政府及部门的共同努力。今天的龙西小学,已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管理规范、设施较全、质量较好的学校。环境十分宜人,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好场所,深受社会各界的称赞。可用“小巧玲珑、整洁优美、自然和谐”来形容。

小巧玲珑——教学区、办公区、活动区、休闲区尽收眼底,学生人数在今年获得教学先进单位学校中,也是唯一一所小于500人的学校。

整洁优美——学校干净清洁,无纸屑、无果皮、无痰迹、无杂草,到学校一辆车见不到。

自然和谐——学校依山而建,合理规划,校园中富有情趣的石凳、石桌点缀在绿草红花之间,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好地方。 学校现有教学楼1栋,办公楼1栋,综合楼一栋,总建筑面积3420平方米,设置设校长室、教导处财务室,油印室、教师办公室、教室会议室、档案资料室、图书室、(心理辅导室)、图书阅览室、团队室。电教室、计算机室、美术室、音乐舞蹈室、实验室、仪器室、体育室、少先队部室、室内活动场等功能室。

设施与设备

学校建有校园网、多媒体教学平台7套、多媒体教室1间、校园广播系统。电脑室有电脑53台,办公电脑30台,从2005年到2008年,信息技术装备总投资上百万元;图书室藏书及各种报刊资料17500多册;体育、音乐、美术等教学器材设施设备基本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和活动的开展。

学校办学条件日益改善,学校均衡发展取得新突破。在区教育局、镇委镇府及村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建成两个灯光篮球场,整改了学校运动场,建成了塑胶环型跑道运动场。同时修建教师、学生车棚、整改了学校用水、用电;新旧教学楼安装了窗帘;修建了飘亮的乒乓球台、双杠;规划了集休息学习一体的板报长廊;改造了学校水沟;后山种了杜鹃花,校园的围墙重新粉刷,盆花摆放别致、校园中富有情趣的石凳、石桌点缀在绿草红花之间,呈现在大家面前的龙西小学校园是小巧玲珑、整洁优美、自然和谐美丽校园,为师生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成绩与特色

近三年,学校共有300多人次在省、市、区级获奖。较为突出的有:09、10连续两年评为斗门区德育先进单位;09年评为斗门区校务公开先进单位;08、09连续两学年评为区教学质量先进单位;07、08、09连续三学年评为井岸镇教学质量先进单位;09年女教工团体评为市、区两级巾帼示范岗先进集体;学生男子篮球队荣获2009年井岸镇小学生篮球赛第一名,代表井岸镇组队参加斗门区小学生篮球赛获第三名;2010年在学习实践魏书生教育思想“七八十活动”获井岸镇一等奖,2010年在学习实践魏书生教育思想“七八十活动”第二次现场会在我校举行,2010区年乒乓球比赛获团体第三名,五年级育苗杯数学竞赛、四年级数学竞赛、三年级数学竞赛多年多次获优胜集体,同时在现场作文比赛、征文、多媒体软件制作等多项比赛中均取得较好成绩。

培养和造就一批特色教师,阳光阅读、乒乓球、写字等形成学校的特色。同时注重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特色。建立以走廊文化、墙壁文化、班级文化、板报文化、橱窗文化、人文文化为特点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环境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并以此提升学校的层次和品位。珠海教育、斗门教育、井岸通讯分别对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报道,区教育局组织全区教育中小学校级领导、教育局中层领导、各镇教育组组长及德育专干到我校召开校园文化现场会。

教育管理

通过“三促”、“四带(代)”、过“五关”提升教师素质:“三促”就是扎实基础,以考促学;专家指导,以评促教;推上舞台,以赛促练。“四带(代)”是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结对帮扶,以老带新; 跟踪指导,以会代训;创造机遇,以学代奖。过“五关”是指青年教师在4年内必须过思想品德关、教学技能关、教材教法关、教育管理关、教育科研[1]关。通过“三促”“四带”“过五关”使青年教师一年站稳讲台,二年初见成效,三年创出成绩,四年成为骨干。

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通过校园文化,情境激励,让学生处于一种强大的“教育场”中,受到全方位教育。如学生课间“抱成一团”的跑操队列紧凑,步伐整齐,喊口号的声音洪亮,激发斗志[2]。学校还通过新生军训、80华里远足、会操比赛、体育运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竞争意识、坚强的意志、自律自省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