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1987年会宁县志办工作人员十二月份记事(潘涌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1987年会宁县志办工作人员十二月份记事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1987年会宁县志办工作人员十二月份记事》中国当代作家潘涌昌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1987年会宁县志办工作人员十二月份记事

十二月份记事

包括杨集东阳村家庭规模资料

7 日 经发信联系,杨集乡东阳行政村送来了家庭规模资料。该行政村总户数 294 户,一人户 1 户,二人户 10 户,三人 户 41 户,四人户 70 户,五人户 65 户,六人户 46 户,七人户 25 户,八人户 15 户,九人户 12 户,十人户 6 户,十一人户 3 户。单身户 1 户,一对夫妇户 6 户,二代户 189 户,三代户 90 户,四代户 8 户。

8 日 在档案局查档。民政卷,49 至 50 年,案卷号 01:1、 1950 年 6 月,全县 25107 户(汉族 23856 户,回族 1251 户), 165511 人(汉族 157710 人,回族 7801 人)。汉族男 81379 人, 女 76331 人;回族男 3808 人,女 3993 人。2、1949 年 10 月, 在区书会议上布置了社会救济工作,并对救济实物小麦 42000 斤作了分配,5 个区每区 7000 斤,县政府 7000 斤,救济对象 是贫苦的军工烈属,难民,鰥寡孤独,老弱残废,致使生活陷 于绝境的贫僱农。救济结果,军属 9 户,工属 32 戸,伪人员 23 户,贫民 27 户,僱农 13 户,贫农 39 户,老红军 5 户,共 计 148 户(缺第二区数)。计小麦 22215 斤。

民政卷,51 年,02 号:1951 年 6 月全县参军 1358 人。慰劳品:人民币 45570600 元(当时 1 万元等于今 1 元),白洋 203 元,毛巾 1394 条,手捲 121 条,肥皀 227 条,牙刷 15 个,牙 膏 12 瓶,慰问袋 135 个,衬衣 54 件,衬裤 58 件,锦标 8 面, 鞋 15 双,袜子 441 双,酒 111 斤,鸡 243 只,鸡蛋 5412 个, 羊 12 只,粉条 218 斤,白面 1030 斤,猪肉 14.7 斤,清油 73 斤,香烟 197 包,韭菜 304 斤,草帽 60 顶,红绸子 476 尺,小 园镜 22 个,被子 1 条,毛毡 2 条。民政卷,51 至 52 年,03 号:原有烟民 326 人,其中 35 岁以上 201 人(男 132 人,女 69 人),35 岁以下 125 人(男 86 人,女 39 人)。1951 年在城关设立一处烟民改造所,改造 1 个 月。72 个乡没收地主大烟 139.4 斤。1952 年土改中,城关 3 廂 给 58 户烟民照顾人民币1307910 元,土地 105.5 亩,房屋 75 间,牛 3 头,其他 156 件。

民政巻,53 年,04 号:1953 年旱灾,轻灾区 8 个区,15754 户,124985 人;重灾区 5 个区,11707 户,77192 人。救灾措 施:土改时积存果实(粮食)720 石,救济款 80454 万元,贷款 191755 万元。解决籽种、农具、耕畜、水利、铺沙、保畜、副业等困难。其中收购饲草贷款 5 千万元,小日月籽种贷款 1.5亿元,打井打窖款 8 亿元。当时城关市场上 6 万元(相当今 6元)可买到 1 头毛驴。

烈军属代表会议情况:1953 年 2 月 5 日报到召开全县烈军属代表会议。应到代表军属 45 名,烈属 9 名,转业建设军人 9 名,荣退军人 9 名,优抚工作者 9 名,列席 90 名(各区民政助理员,各乡乡长),共 171 名。实到代表军属 36 名,烈属 9 名,转业建设军人 23 名,荣退军人 5 名,优抚工作者 3 名,列席56 名,共计 132 名。6 日下午两点正式开会。晚上,县长樊毅就 52 年优抚工作作了总结报告。7 号进行讨伦。晚上醖酿评选模范。8 日早上大会介绍模范事迹,正式评选。下午报告 53 年优抚工作计划,晚上进行讨论。9 日早上会议闭幕。副县长贾文会作了会议小结。

9 日 继续查档。民政卷,56 年,08 号:1956 年,旱灾368718.5 亩(3 至 5 成),雹灾 79542.89 亩,水灾 3376.1 亩,虫灾 36159.92 亩,霜冻灾 25414 亩。

62 年 7 月 27 日记:61 年底,城镇人口 6021 人,62 年底的控制数是 4394人,其中职工干部 1935 人。截至 7 月底压 893 人,其中精简干部工人 707 人,职工家属 31 人,城市居民 33 人,儿童福利院 13 人。计划在职工家属 390 人中压 81 户,206 人。民政巻,61 年,204 号:61 年受灾人口 63866 人,受灾 10个公社,98 个大队,520 个生产队,受灾面积 450117 亩。

民政卷,65 年,024 号:第四次革命烈士家属、现役军人家属革命残废军人、复员转业退伍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会议于 1965 年 12 月 11 日至 15 日在县城召开。参加积极分子代表 172名,代表全县优抚对象 13972 人。到会代表中革命烈士家属 8 名,现役革命军人家属62 名,革命残废军人 5名,复员建设军人 46 名,转业军人 8 名,退伍军人 41 名,邀请公安五好战士 2 名。到会代表中有当年的红军营长祁子明,还有 1956 年参加省烈军家属复员军人代表会议代表王国义、丁汉章。会上表彰的重点先进人物是,参加过朝鮮上甘岭战役、致双目失明的一等残废军人马世尧,还有一次送两个儿子参军的军属李思忠。会上树立全县优抚对象中的先进模范 8 名:革命烈士家属马占山(回民),革命残废军人马世尧,现役军人家属李思忠、张桂英(女)、王思贤、刘凤云,复员军人刘孝义,退伍老红军安成才。军属张桂英,曾出席省的五好积极分子会议。全县有优抚对象 13972 人,其中军人家属 1514 户,11421人;革命烈士家属和病故军人家属 63 户,448 人;失踪军人家属 7 户,41 人;因公因战致残的革命残废军人 47 人;在实行义务兵役制以前自愿参军而后复员回乡的复员建设军人 1132人;在实行义务兵役制开始后入伍服役而后又退伍回乡的退伍军人 765 人;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过程中因战负伤致残和年老体弱退伍、流落在我县的老红军 72 人。

民政卷,64 年,023 号:1965 年自然灾害统计表:全县受灾面积 556840 亩,其中旱灾 397041 亩,水灾 21677 亩,风灾78473 亩,冰雹 44270 亩,霜冻 15379 亩。民政卷,62 年,015 号:全县受灾面积 1466686 亩,其中旱灾 1141779 亩,霜冻 181766 亩,雹灾 75138 亩,水灾 13791亩,病虫 54212 亩。因灾死亡人口 2 人,死亡大牲畜 94 头,羊只 735 只,猪 32 囗,倒塌房屋 432 间,损毀房屋 84 间,倒塌窑洞 725 孔。

全县有 40 个公社,305 个生产大队,1944 个生产队,农业户 42511 户,农业人口 244235 人。1962 年发放社会救济款143401 元,救济布 140430 尺,棉花 14839 市斤,被子 530 床,袜子 380 双,鞋 170 双。全县有五保户 615 户,1055 人,救济衣服布 3979 市尺,棉花 330 斤,棉衣 12 件。对收容集中的 65名孤儿已教养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其中有 54 名进入学校学习。

民政卷,64 至 65 年,023 号:1964 年自然灾害:受灾面积 401449 亩,成灾面积 259985 亩,成灾人囗 97576 人,特重灾民 4491 人,重灾民 13736 人,轻灾民 79349 人。死亡人口 4人,死亡大牲畜 84 头,倒塌房屋 355 间,窑 1167 孔,损坏房屋 47 间,窑 205 孔。

1964 年,复员退伍 33 人,其中吸收正式干部 8 人,汽车司机 1 人,其余参加农业生产。

1966 年受灾 15 个社,112 个大队,483 个生产队,10292户,65275 人。受灾面积:雹灾 204493 亩,水灾 125100 亩。因灾倒塌房屋 593 间,窑 2166 孔,仓库 62 座。死人 7 人,伤4 人,死牲畜 27 头,羊 172 只,猪 172 口。冲塌水窖 71 个,涝池 2 个,水坝 71 处,树木 21351 株。[1]

作者简介

潘涌昌,先生1932年1月生,甘肃会宁人,会宁简师肄业,助理会计师,主任科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