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2型糖尿病」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4: 行 4: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一些病人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一些病人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
<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5078283981955163&wfr=spider&for=pc 2型糖尿病严重吗 4大方式治疗2型糖尿病]三九养生堂</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color:#f9f9f9; text-align:center;" width=100%
 
{|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color:#f9f9f9; text-align:center;" width=100%
 
|-style="background:#31005e; color:white; font-weight:bold; text-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31005e; color:white; font-weight:bold; text-align:center;"
行 19: 行 19:
 
|}
 
|}
 
==病因==
 
==病因==
===遗传因素===
+
[[File:2型糖尿病病因1.jpg|缩略图|2型糖尿病病因<br>[http://m.wendangwang.com/pic/78f9d691037af64729da93c2/2-810-jpg_6-1215-0-0-1215.jpg 原图链接]]]
 与1型糖尿病一样,2型糖尿病有较为明显的家族史。其中某些致病的基因已被确定,有些尚处于研究阶段。
+
===[[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
 与1型糖尿病一样,2型糖尿病有较为明显的[[ 家族史]] 。其中某些致病的基因已被确定,有些尚处于研究阶段。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及增龄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
===[[ 环境因素]]===
===年龄因素===
+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肥胖]] [[ 高热量饮食]] [[ 体力]] 活动不足及增龄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 环境因素]] ,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
===[[ 年龄因素]]===
 +
[[File:2型糖尿病病因3.jpg|缩略图|2型糖尿病病因<br>[http://www.51wendang.com/pic/f836f9ceaa4c2bd86ea975d6/9-810-jpg_6-1080-0-0-1080.jpg 原图链接]]]
 
 大多数2型糖尿病于30岁以后发病。在半数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病时年龄为55岁以上。
 
 大多数2型糖尿病于30岁以后发病。在半数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病时年龄为55岁以上。
===种族因素===
+
===[[ 种族因素]]===
 
 与白种人及亚洲人比较,2型糖尿病更容易在土著美洲人、非洲--美洲人及西班牙人群中发生。
 
 与白种人及亚洲人比较,2型糖尿病更容易在土著美洲人、非洲--美洲人及西班牙人群中发生。
===生活方式===
+
===[[ 生活方式]]===
 +
[[File:2型糖尿病升高.jpg|缩略图|2型糖尿病升高<br>[http://img5.imgtn.bdimg.com/it/u=2586723105,121191590&fm=26&gp=0.jpg 原图链接]]]
 
 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膳食会导致肥胖,随着体重的增加及缺乏体育运动,胰岛素抵抗会进行性加重,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
 
 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膳食会导致肥胖,随着体重的增加及缺乏体育运动,胰岛素抵抗会进行性加重,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
  
 导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包括肥胖、体力活动过少和应激。应激包括紧张、劳累、精神刺激、外伤、手术、分娩、其他重大疾病,以及使用升高血糖的激素等等。由于上述诱因,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及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
+
 导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包括[[ 肥胖]] [[ 体力活动过少]] 和应激。应激包括紧张、劳累、精神刺激、外伤、手术、分娩、其他重大疾病,以及使用升高血糖的激素等等。由于上述诱因,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及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无法控制人体的遗传因素。但是,我们能对环境因素进行干预,从而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无法控制人体的遗传因素。但是,我们能对环境因素进行干预,从而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
 +
<ref>[https://m.baidu.com/bh/m/detail/qr_7442248246593108426 二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快速问医生</ref>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常有家族史;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多见;多数起病隐匿,症状相对较轻,仅有轻度乏力、口渴,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有些病人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或体检时发现。
+
[[File:2型糖尿病遗传.jpg|缩略图|2型糖尿病遗传<br>[http://n.sinaimg.cn/sinacn14/220/w1040h780/20180403/a609-fysuuya0361185.jpg 原图链接]]]
 +
 常有家族史;可发生于[[ 任何年龄]] ,成人多见;多数起病隐匿,症状相对较轻,仅有轻度乏力、口渴,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有些病人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或体检时发现。
 +
<ref>[https://m.baidu.com/bh/m/detail/qr_7499699425547630902 2型糖尿病症状?]快速问医生</ref>
  
 
==检查==
 
==检查==
行 42: 行 49:
 
 具体数值如下:正常人空腹血糖:3.9~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7.8毫摩尔/升以下。如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就可诊断糖尿病。如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毫摩尔/升之间为糖调节受损,是早期糖尿病的表现。而尿糖检查仅供参考,不能诊断糖尿病及用药的依据。
 
 具体数值如下:正常人空腹血糖:3.9~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7.8毫摩尔/升以下。如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就可诊断糖尿病。如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毫摩尔/升之间为糖调节受损,是早期糖尿病的表现。而尿糖检查仅供参考,不能诊断糖尿病及用药的依据。
 
 胰岛功能检查:验者口服75克葡萄糖水300毫升后观察血糖、胰岛素、C肽变化。
 
 胰岛功能检查:验者口服75克葡萄糖水300毫升后观察血糖、胰岛素、C肽变化。
 +
<ref>[http://tag.120ask.com/jibing/x2tnb/jiancha/ 2型糖尿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快速问医生</ref>
  
 
==诊断==
 
==诊断==
 +
[[File:2型糖尿病病因2.png|缩略图|2型糖尿病病因<br>[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011/70a9a9fcd111492493516ca0707feff4.png 原图链接]]]
 
1997年7月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了糖尿病诊断和分类标准。
 
1997年7月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了糖尿病诊断和分类标准。
1. 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机血糖≥11.1mmol/L。随机血糖是指就任意时间的血糖值,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包括多尿、烦渴和无其他诱因的体重下降。
+
[[ 有糖尿病症状]] ,并且随机血糖≥11.1mmol/L。随机血糖是指就任意时间的血糖值,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包括多尿、烦渴和无其他诱因的体重下降。
2. 空腹血糖≥7.0mmol/L,空腹状态定义为至少8小时内无热量摄入。
+
 
3.OGTT时2小时血糖≥11.1mmol/L。OGTT仍然按WHO的要求进行。
+
[[ 空腹血糖]] ≥7.0mmol/L,空腹状态定义为至少8小时内无热量摄入。
 +
 
 +
[[OGTT时2小时血糖]] ≥11.1mmol/L。OGTT仍然按WHO的要求进行。
 +
 
 
 没有糖尿病的症状而符合上述标准之一的患者,在次日复诊仍符合三条标准之一者即诊断为糖尿病。
 
 没有糖尿病的症状而符合上述标准之一的患者,在次日复诊仍符合三条标准之一者即诊断为糖尿病。
 +
 
 在新的分类标准中,糖尿病和葡萄糖耐量受损(IGT)及空腹葡萄糖受损(IFG)共属高血糖状态,与之相应的为葡萄糖调节正常的正常血糖状态。IGT的诊断标准为:OGTT时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但<11.1毫摩尔/升,IFG为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但〈7.0毫摩尔/升。
 
 在新的分类标准中,糖尿病和葡萄糖耐量受损(IGT)及空腹葡萄糖受损(IFG)共属高血糖状态,与之相应的为葡萄糖调节正常的正常血糖状态。IGT的诊断标准为:OGTT时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但<11.1毫摩尔/升,IFG为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但〈7.0毫摩尔/升。
 +
[[File:2型糖尿病诊断.jpg|缩略图|2型糖尿病诊断<br>[http://nwzimg.wezhan.cn/contents/sitefiles2005/10028757/images/480878.jpg 原图链接]]]
 
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1. 糖化血红蛋 白HbA1c ≥6.5%。
+
[[ 糖化血红蛋 白]]HbA1c ≥6.5%。
2. 空腹血 糖FPG ≥7.0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小时内无热量摄入。
+
 
3. 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小时血糖≥11.1mmol/L。
+
[[ 空腹血 糖]]FPG ≥7.0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小时内无热量摄入。
4. 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mmol/L。
+
 
 +
[[ 口服糖耐量]] 试验时2小时血糖≥11.1mmol/L。
 +
 
 +
[[ 在伴有典型]] [[ 高血糖]] 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mmol/L。
 +
 
 
 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
 
 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
 +
 
 跟过去相比有两个方面的进步: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弱化了症状指标,更多人纳入糖尿病范畴,得到早期诊治。
 
 跟过去相比有两个方面的进步: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弱化了症状指标,更多人纳入糖尿病范畴,得到早期诊治。
 +
<ref>[https://m.baidu.com/bh/m/detail/qr_9966509251629509680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快速问医生</ref>
  
 
==治疗==
 
==治疗==
 +
[[File:2型糖尿病治疗.jpg|缩略图|2型糖尿病治疗<br>[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180812/60c5217a4e3d481f8a76a5720a5acc92.jpeg 原图链接]]]
 
===口服降糖药===
 
===口服降糖药===
(1) 双胍类(如二甲双胍) 这类药物具有减少肝脏输出葡萄糖的能力,并能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从血液中吸收更多的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
[[ 双胍类]] (如二甲双胍) 这类药物具有减少肝脏输出葡萄糖的能力,并能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从血液中吸收更多的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 磺脲类(如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齐特和格列喹酮) 这类口服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释放更多胰岛素。
+
 
(3) 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此类药物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吸收更多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过罗格列酮可能会增加心脏病风险。
+
[[ 磺脲类]] (如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齐特和格列喹酮) 这类口服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释放更多胰岛素。
(4) 苯甲酸衍生物类(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磺脲类药物相似,主要是刺激胰腺产生更多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
[[ 噻唑烷二酮类]] (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此类药物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吸收更多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过罗格列酮可能会增加心脏病风险。
(5)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 这类降糖药能抑制人体消化道对糖类的吸收,主要作用是降低餐后血糖。
+
 
 +
[[ 苯甲酸衍生物类]] (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磺脲类药物相似,主要是刺激胰腺产生更多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
 
 +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如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 这类降糖药能抑制人体消化道对糖类的吸收,主要作用是降低餐后血糖。
 +
[[File:2型糖尿病高危.jpg|缩略图|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br>[http://i.serengeseba.com/uploads/i_0_923220944x498465856_15.jpg 原图链接]]]
 
===胰岛素类药物===
 
===胰岛素类药物===
 
 若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使用口服降糖药仍然不能很好地控制住血糖,或者服用其他药物会给你带来不良影响时,医生可能就会建议你使用胰岛素。目前,胰岛素不能口服,只能利用注射器或胰岛素笔等装置通过皮下注射。
 
 若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使用口服降糖药仍然不能很好地控制住血糖,或者服用其他药物会给你带来不良影响时,医生可能就会建议你使用胰岛素。目前,胰岛素不能口服,只能利用注射器或胰岛素笔等装置通过皮下注射。
行 74: 行 99:
  
 
 目前还不清楚孕妇口服低血糖药物是否安全。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在妊娠期和哺乳期可能需要停止口服降糖药而注射胰岛素。
 
 目前还不清楚孕妇口服低血糖药物是否安全。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在妊娠期和哺乳期可能需要停止口服降糖药而注射胰岛素。
 +
<ref>[https://m.baidu.com/bh/m/detail/qr_9488500454060287667 2型糖尿病最佳治疗方法]快速问医生</ref>
 +
 +
==视频==
 +
<center>
 +
===2型糖尿病真凶大揭秘===
 +
{{#iDisplay:https://tw.iqiyi.com/v_19rswz6rtd.html|560|420|iqiyi}}
 +
</center>
 +
<ref>[http://www.iqiyi.com/w_19rswz6rtd.html 2型糖尿病真凶大揭秘]爱奇艺视频</ref>
 +
 +
<center>
 +
===2型糖尿病怎么治疗?===
 +
{{#iDisplay:j08671zi0iq|560|420|qq}}
 +
</center>
 +
<ref>[https://v.qq.com/x/page/j08671zi0iq.html 2型糖尿病怎么治疗?]腾讯视频</ref>
 +
 +
<center>
 +
===2型糖尿病:生活糖尿病===
 +
{{#ev:youku|XMTY4NTAxNjYw|alignment=left}}
 +
</center>
 +
<ref>[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TY4NTAxNjYw.html 2型糖尿病:生活糖尿病]优酷视频</ref>
 +
 +
==参考来源==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 中国糖尿病杂志 》 , 2012 
 +
*潘长玉,高妍,袁申元等.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调查. 《 中国糖尿病杂志 》 , 200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 中国糖尿病杂志 》 , 年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 , 201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 cnki 》 , 年
  
 
==文献来源==
 
==文献来源==

於 2020年3月29日 (日) 17:06 的修訂

2型糖尿病
原圖鏈接

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歲之後發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產生胰島素的能力並非完全喪失,有的患者體內胰島素甚至產生過多,但胰島素的作用效果較差,因此患者體內的胰島素是一種相對缺乏,可以通過某些口服藥物刺激體內胰島素的分泌。但到後期仍有一些病人需要使用胰島素治療。 [1]

英文名稱 就診科室 多發群體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內分泌科 中老年人、有家族史者、肥胖者
常見病因 常見症狀
遺傳、環境、種族、年齡、生活方式等 多飲、多尿、多食和消瘦,疲乏無力、肥胖

病因

2型糖尿病病因
原圖鏈接

遺傳因素

與1型糖尿病一樣,2型糖尿病有較為明顯的家族史。其中某些致病的基因已被確定,有些尚處於研究階段。

環境因素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肥胖高熱量飲食體力活動不足及增齡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環境因素,高血壓、血脂異常等因素也會增加患病風險。

年齡因素

2型糖尿病病因
原圖鏈接

大多數2型糖尿病於30歲以後發病。在半數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發病時年齡為55歲以上。

種族因素

與白種人及亞洲人比較,2型糖尿病更容易在土著美洲人、非洲--美洲人及西班牙人群中發生。

生活方式

2型糖尿病升高
原圖鏈接

攝入高熱量及結構不合理膳食會導致肥胖,隨着體重的增加及缺乏體育運動,胰島素抵抗會進行性加重,進而導致胰島素分泌缺陷和2型糖尿病的發生。

導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誘因包括肥胖體力活動過少和應激。應激包括緊張、勞累、精神刺激、外傷、手術、分娩、其他重大疾病,以及使用升高血糖的激素等等。由於上述誘因,患者的胰島素分泌能力及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逐漸降低,血糖升高,導致糖尿病。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無法控制人體的遺傳因素。但是,我們能對環境因素進行干預,從而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 [2]


臨床表現

2型糖尿病遺傳
原圖鏈接

常有家族史;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成人多見;多數起病隱匿,症狀相對較輕,僅有輕度乏力、口渴,半數以上無任何症狀;有些病人因慢性併發症、伴發病或體檢時發現。 [3]

檢查

2型糖尿病是胰島素不能有效發揮作用(與受體結合含量少)所致,因此不僅要檢查空腹血糖,而且要觀察餐後2小時血糖,特別應做胰島功能檢查。

具體數值如下:正常人空腹血糖:3.9~6.1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血糖在7.8毫摩爾/升以下。如空腹血糖≥7.0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血糖≥11.1毫摩爾/升,就可診斷糖尿病。如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血糖在7.8~11.1毫摩爾/升之間為糖調節受損,是早期糖尿病的表現。而尿糖檢查僅供參考,不能診斷糖尿病及用藥的依據。 胰島功能檢查:驗者口服75克葡萄糖水300毫升後觀察血糖、胰島素、C肽變化。 [4]

診斷

2型糖尿病病因
原圖鏈接

1997年7月美國糖尿病協會提出了糖尿病診斷和分類標準。 有糖尿病症狀,並且隨機血糖≥11.1mmol/L。隨機血糖是指就任意時間的血糖值,典型的糖尿病症狀包括多尿、煩渴和無其他誘因的體重下降。

空腹血糖≥7.0mmol/L,空腹狀態定義為至少8小時內無熱量攝入。

OGTT時2小時血糖≥11.1mmol/L。OGTT仍然按WHO的要求進行。

沒有糖尿病的症狀而符合上述標準之一的患者,在次日複診仍符合三條標準之一者即診斷為糖尿病。

在新的分類標準中,?糖尿病和葡萄糖耐量受損(IGT)及空腹葡萄糖受損(IFG)共屬高血糖狀態,與之相應的為葡萄糖調節正常的正常血糖狀態。IGT?的診斷標準為:OGTT時2小時血糖≥7.8毫摩爾/升,但<11.1毫摩爾/升,IFG?為空腹血糖≥?6.1毫摩爾/升但〈7.0毫摩爾/升。

2型糖尿病診斷
原圖鏈接

2010年ADA糖尿病診斷標準: 糖化血紅蛋白HbA1c≥6.5%。

空腹血糖FPG≥7.0mmol/L。空腹定義為至少8小時內無熱量攝入。

口服糖耐量試驗時2小時血糖≥11.1mmol/L。

在伴有典型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狀的患者,隨機血糖≥11.1mmol/L。

在無明確高血糖時,應通過重複檢測來證實標準1~3。

跟過去相比有兩個方面的進步:增加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弱化了症狀指標,更多人納入糖尿病範疇,得到早期診治。 [5]

治療

2型糖尿病治療
原圖鏈接

口服降糖藥

雙胍類(如二甲雙胍) 這類藥物具有減少肝臟輸出葡萄糖的能力,並能幫助肌肉細胞、脂肪細胞和肝臟從血液中吸收更多的葡萄糖,從而降低血糖水平。

磺脲類(如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齊特和格列喹酮) 這類口服降糖藥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島釋放更多胰島素。 噻唑烷二酮類(如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此類藥物可以增強胰島素敏感性,幫助肌肉細胞、脂肪細胞和肝臟吸收更多血液中的葡萄糖。不過羅格列酮可能會增加心臟病風險。

苯甲酸衍生物類(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這類藥物的作用機制與磺脲類藥物相似,主要是刺激胰腺產生更多胰島素來降低血糖。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如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 這類降糖藥能抑制人體消化道對糖類的吸收,主要作用是降低餐後血糖。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
原圖鏈接

胰島素類藥物

若是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使用口服降糖藥仍然不能很好地控制住血糖,或者服用其他藥物會給你帶來不良影響時,醫生可能就會建議你使用胰島素。目前,胰島素不能口服,只能利用注射器或胰島素筆等裝置通過皮下注射。

不同胰島素製劑的起效時間和作用持續時間也不同。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適合自身當前病情的胰島素類型,並制定適當的胰島素注射時間。

為了達到最好的血糖控制效果,有時也可能將多種胰島素預混後進行注射。通常,胰島素注射的頻率為1~4次/天。 通過減輕體重和加強運動鍛煉,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發現自己可以不再需要藥物。因為他們在體重達到理想範圍時,通過自身的分泌胰島素和飲食調節就能控制住血糖。

目前還不清楚孕婦口服低血糖藥物是否安全。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在妊娠期和哺乳期可能需要停止口服降糖藥而注射胰島素。 [6]

視頻

2型糖尿病真兇大揭秘

[7]

2型糖尿病怎麼治療?

[8]

2型糖尿病:生活糖尿病

[9]

參考來源

  •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 中國糖尿病雜誌 》 , 2012
  • 潘長玉,高妍,袁申元等.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發生率及相關因素調查. 《 中國糖尿病雜誌 》 , 2001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 中國糖尿病雜誌 》 , 年
  •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 中國醫學前沿雜誌(電子版) 》 , 2011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 cnki 》 , 年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