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储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A级储量是一个科技名词。
中国文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像汉字这样经久不衰。 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字的发展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2]、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演变。
名词解释
A级储量(category A reserves)是衡量和区别储量精度(或可靠程度)的一个级别,最早于1910年在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第11次会议上提出,以表示根据精确资料能可靠计算出矿床规模的铁矿石储量。后来在前苏联,A级储量一直被用来表示勘探程度相当高,可作为矿山开采计划依据的矿产储量,并在很长时期内还分为A1及A2两级。
发展与特性
1959年中国地质部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公布的储量级别中,也有A1、A2两级之分。其中A1级储量,是在开发勘探阶段由矿山部门用预备坑道或钻孔圈定的,可作为编制矿山开采计划依据的矿产储量;A2级储量,是经过详细勘探探明、研究程度相当高、可作为矿山设计和投资依据的矿产储量。1977年由原国家地质总局及冶金部共同制定的《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试行)》和由原国家地质总局、建材总局及化学工业部共同制定的《非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试行)》两个文件所公布的储量级别中,A级储量是指由生产部门探求的,其矿体形状、产状、空间位置及矿石的自然类型和品级等均已准确控制或完全确定,可作为矿山编制采掘计划依据的矿产储量。
参考文献
- ↑ 中国发现距今8000多年的古老文字,考古专家:中华文明再添三千年,搜狐,2022-08-12
- ↑ 书法|详解隶书发展的历史,搜狐,20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