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F-22猛禽战斗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F-22猛禽战斗机
图片来自ettoday

F-22“猛禽”Lockheed Martin F-22 Raptor)是世界上第一款量产的第五代[1] 匿踪战斗机,采单座双发动机设计。主要担任确保战区制空权制空战斗机,额外任务包括对地攻击电子战信号情报。F-22自2005年进入美国空军服役,用以取代上一代的主力F-15战斗机洛克希德·马丁为主承包商,负责大部分机身设计、武器系统和F-22的最终组装。计划合作伙伴波音航太则提供机翼、后机身、航空电子综合系统和培训系统。

F-22是当代造价最昂贵的战斗机之一,也是当今世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配备了AN/APG-77雷达主动相位阵列雷达AIM-9X红外线空对空导弹、AIM-120C/D中程空对空导弹、二维F119-PW-100推力矢量引擎、先进整合航电与人机界面等。在设计上具备超音速巡航(不需使用后燃器)、超视距作战、高机动性、对雷达与红外线隐形等特性。据估计其作战能力为前一代主力机种F-15的数倍,是新一代重型战斗机。另外,在开发F-22期间所建立的许多先进技术,也沿用到中型的F-35“闪电Ⅱ”(Lightning II)身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宣称,猛禽的匿踪性能、灵敏性、精确度和态势感知能力结合,组合其空对空空对地作战能力,使得它成为当今世界综合性能最佳的战斗机。

技术特点

F-22采用双垂尾双发单座布局。垂尾向外倾斜27度,恰好处于一般隐身设计的边缘。其两侧进气口装在翼前缘延伸面(边条翼)下方,与喷嘴一样,都作了抑制红外辐射的匿踪设计,主翼和水平安定面采用相同的后掠角和后缘前掠角,都是小展弦比的梯形平面形,水泡型座舱盖凸出于前机身上部,全部武器都隐蔽地挂在4个内部弹舱之中。

结构特点

水平面上为高梯形机翼搭配一体化尾翼的综合气动力外型,包括彼此隔开很宽和并朝外倾斜的带方向舵型垂直尾翼,且水平安定面直接靠近机翼布置。按照技术标准(小反射外形、吸收无线电波材料、用无线电电子对抗器材和小辐射的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装备战斗机,其设计最小雷达反射面为0.005-0.01平方米左右)。在机体上还广泛使用热加工塑胶(12%)和人造纤维(10%)的聚合复合材料(KM)。在量产机上使用复合材料(KM)的比例(按重量)更将达35%。两侧翼下菱形截面发动机进气道为不可调节的进气发动机压气机冷壁进气道呈S形通道。发动机二维向量喷嘴,有固定的侧壁和调节喷管横截面积;及可俯仰±20°角的可动上下调节板以偏转推力方向。 从数据来看F-22的空重甚至超越F-15E打击鹰,由于超音速巡航的需求,量产型的F-22使用了较原型机YF-22更大量的钛合金,因钛合金的重量远超过复合材料,导致19,700公斤的空重远超过SU-35和SU-57等战机(但也不排除美军造假数据以隐藏真实性能),另外为降低RCS将弹舱内置造成机身厚度较大,也是造成F-22空重较大的因素之一。

航电系统

按TRW公司通用手册研制的整套综合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包括:中央数据综合处理系统;综合通讯、导航和识别系统ICNIA和包括无线电电子对抗系统的全套电子战设备INEWS;具高分辨力的机载雷达AN/APG-77和光电感测器系统EOSS,两个激光陀螺仪的超黄蜂LN-100F惯性导航系统(HHC)。机载雷达为带电子扫描的主动相位阵列雷达,它包含了近2000块模组,其中使用了超高频率范围的单一积分系统技术。为提高隐蔽性,设计有雷达站被动工作状态,在配合上ALQ-94的情况可以不启动主动雷达达到在400KM外预警敌机的效果,它保证雷达站以主动状态工作时信号更不容易被截获。飞行员座舱内的自动仪表设备包括4台液晶显示器和广角仪它通过集中式数据处理系统与其他感测器和航空电子设备一起工作。处理器控制天线发射和接收波束的图形,以及处理接收的雷达数据。

APG-77雷达的技术基础是来自超可靠雷达(URR)计划和空军的有源相位阵列雷达试验。超可靠雷达的独特的特点是德州仪器公司的相位阵列(SSPA)天线。每个辐射元件的独立发射和接收是这种系统设计中的创新之处,并确保提高了灵活性、小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和宽频带。

开发历程

制造

第一批的F-22于2003年1月14日交付给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并在2003年10月27日完成“独立初始作战试验与评价”。到2004年,共51架F-22猛禽战斗机已全部交付使用。

2006年,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其他1,000家公司组成的猛禽开发集团和美国空军共同获得了Collier Trophy奖,这是美国航空领域的最富名望的奖项。美国空军将获得在七个现役作战中队之中抽调的F -22,并且由空军预备队和国家空军自卫队战斗中队三个部门共同执行飞行和维护任务。2000年8月中旬,美国空军与此前合作多年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续签了一个价值50亿美元的到2011年的生产合约,从2008年起,F-22猛禽战斗机开始以每年20架的速度生产。在2007年8月29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举行了完成“第100架猛禽战机”生产里程碑的庆祝仪式,这架交付美国空军服役的新机生产序号是05-4100。

采购

美国空军原计划以262亿美元订购750架ATF,并于1994年开始生产,然而在1990年进行的主要航空器审查上改为生产648架,并推迟到1996年开始生产。但是1997年由于经费不稳定,改为购买339架。2003年,美国空军指出现有的国会费用只够其购买227架。截止2006年,五角大厦声明将订购183架航空器,这将节省下150亿美元,但同时提高每个航空器的花费。这个为期多年的订购计划被国会批准,但同时仍然接纳新的订购计划。

2006年4月,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估计F-22的成本是每架3.61亿美元。这个费用反映出了F-22的总项目的费用,由美国空军各战斗部门分摊并按计划购买;到目前为止,美国空军已经在猛禽战斗机的研究、开发和测试方面投资了280亿美元。这部分被指为是“沉没成本”的费用已经支出并分别于用于未来政策的制定,包括一个战斗机的复制品。根据2006年181架战斗机的总成本计算,每架战斗机的成本估计为1.776亿美元。如果进一步提高产量,单位成本将会继续降低。这些费用包括了2000年之前已经在研究和开发上投入的32.33亿美元。

订购全部183架战斗机实际支出了340亿美元,该计划的总费用为620亿美元,每架战斗机的单位成本约3.39亿美元。之后每架F-22战斗机的增量成本可以大幅降低至大约1.38亿美元。若美国空军当前订购100架以上的F-22战斗机,每架的成本仍将下降,并可以随着订购数量的增加持续降低。

F-22猛禽战斗机于2005年第一次在美国犹他州正式开始服役。F-22并不是最昂贵的战斗机。B-2轰炸机每架的成本大约为11.57亿美元(1998年)。尽管其增量成本低于10亿美元,但从冷战结束之后订单数量从132架锐减到21架,大大提高了其单位成本。F-22使用比B-2轰炸机或F-117战机更少的雷达吸收材料,预计可以降低后期的维护费用。

2007年7月31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获得了一个总价值73亿的包括60架F-22战斗机的长期合约。这个F-22战斗机的生产合约使该公司获得了183架战斗机的生产任务,并会在2011年扩大生产规模。

禁止出口

F-22目前还不能出口,因为联邦法律禁止出口F-22战斗机。大多数美国战斗机客户转而要求进口较早期的战斗机如F-15F-16,或者等待包含F-22的先进技术,更为便宜、灵活,且一开始就允许出口的F-35战斗机

据报道日本政府有兴趣购买F-22战斗机用于其航空自卫队的战斗机替换计划。如果采购可行,很可能会变相出口(预先减少性能,但仍具有大多数先进航空电子设备和隐形性能)。但这种方法仍需要美国国会、联邦政府和国防部同意。另外,昂贵的单价以及培养飞行员的昂贵费用将会使日本的最高国防预算限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再提升1%。2009年6月9日,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称日本仍设法购买F-22,但有可能只购买40架作为精英中队使用,剩下的战力空隙使用无人机和地对空飞弹补足。

以色列空军首席采购官说:“以色列空军很乐意装备24架左右的F-22,但现在的问题是美国拒绝出口这种飞机,而且,2亿美元一架的价格(太高了)”。

一些澳洲的政治和国防评论者建议澳大利亚采购F-22而不是F-35。2006年,澳洲工党支持这提议,因已证明F-22是一种高性能战斗机,而F-35仍在研发中,其性能并无保证。但是总理霍华德及其政府否决购买F-22,因F-22没有专门为出口而研制,而且不具备足够对地和对海打击能力。这评论得到澳洲战略政策研究所支持,称F-22“在高昂的价格下却没有足够的多用途性”。这个分析遭到澳洲空军批评。

美国国会在2006年9月27日的一次美国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上讨论了对F-22的禁止出口的政策。在华盛顿的讨论会议之后,美国国防部宣布F-22不会出口。

2007年,澳洲政府要求重新评估购买F-35和F/A-18E/F大黄蜂战斗机的计划。这个评估将包括F-22是否适合澳洲空军。此外,澳洲国防部长乔尔·菲茨吉称:“为了得到猛禽战斗机,我打算游说美国的政治家们(同意让F-22出口)”。2008年2月,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说他不反对将F-22出售给澳洲,可是国会需要修改现有法律。

停产

随著金融海啸席卷美国,冲击全球经济,美国经济大幅下滑,美国政府财政紧绌,多项高价格的军事项目被削减或中止,包括F-22战机、导弹防御系统、新型VH-71总统直升机项目和空军的C-17新型运输机等。

2009年4月6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了2010年国防预算案,F-22“猛禽”战机将在再生产4架后关闭生产线。据美国国防部部长罗伯特·盖茨提交的国防预算案,F-22隐形战机在再生产4架达到总数187架后,于2011年停产,成为美国史上生产周期最短的战斗机。2009年4月14日,美国空军部长迈克尔·唐利和参谋长Norton Schwartz将军亦表示,“购买更多F-22意味着能做的其它事情就少了,而空军预算里有许多其它关键和紧迫需求”,停产F-22战斗机省下的资金可以处理更多事项。美国将加快采购F-35轻隐形战机,于2009年起5年间将购买513架。

由于俄罗斯和中国的第5代战斗机的计划延迟,导致缺乏清晰空对空作战任务,加上避免高度机密性的隐身涂料外泄,导致猛禽的出口禁令,最终因飞机的制造成本过高、和其它使用计划(包括F-35和无人机),使得F-22的生产计画提前终止。而已建立的F-22机队的维护更是庞大的财政负担,2009年4月,美国国防部建议停止新订单削减数量,经国会批准最终采购187架战斗机。 “2010财年国防授权法”致使缺乏生产更多F-22的资金。2011年12月13日,第195架也是最后一架F-22上线(共8架试验机和187架标准型)在多宾斯空军预备役基地举行。

参考文献

  1. 第五代战斗机,痞客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