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M18A1阔刀地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M18A1阔刀地雷
图片来自百科知识

M18A1阔刀地雷(M18A1 Claymore,别名:克莱莫人员杀伤地雷),俗称阔刀阔剑,其别名取材自苏格兰阔刃大剑[1] ,是一种由美军1960年越战时期所研发制作的定向反步兵地雷,但破坏力也足以使无装甲车辆损毁。

历史及设计

M18反人员地雷研发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期间纳粹德国科学家研究出米斯奈-沙尔丁效应,但当时理论尚不完整,因此未能研发出运用理论的兵器;在韩战时,美国与加拿大科学家接续著这项理论继续研究,加拿大首先研发出称为“凤凰”的反人员地雷,该型地雷是以钢质外壳内装5磅的B炸药,由于体积过大,有效射程不足(20-30公尺),虽然成功让理论实体化,但还不被视为可行的兵器。

1952年,美国皮卡汀尼兵工厂委托诺曼·麦克劳德(Norman MacLeod)开设的Calord公司研发小型定向地雷,麦克劳德利用同样的理论设计了代号T-48的反人员地雷,虽然T-48并没有满足兵工厂的技术指标,但M-18的基础设计也在此大致定型;皮卡汀尼兵工厂后续得到美国陆军委托量产M18地雷,约生产了1万枚,这批地雷首次运用是在1961年时少量配备至越南战场。不过本型武器实际大量配发是在改良型M18A1问世之后。

M18A1阔刀地雷其前身为韩战朝鲜战争时期的M18 Claymore。长约8.5英吋,宽约1.4英吋,高约3.2英吋,重约3.5磅;而其中包含了约700粒的珠以及约1.5磅的C-4塑性炸药。基本上第二代的M18A1阔刀地雷不论在外型或结构上都和第一代的M18大同小异,唯一的不同是美军在M18A1外壳顶上加上了一个简易的瞄准具。

在外观上,弧形、凸面的方形外壳角架等为M18A1的特色之一,另一个特点是具有精准而简易的瞄准具。主要引爆方式为绊发或电缆控制。M18A1内有预制的破片沟痕,因此爆炸时可使破片向一定之方向飞出,再加上其内藏的珠,可以极少的数量造成极大的伤害。根据美军《地雷野战手册》(FM23-23),M18A1的爆炸杀伤范围包括前方50公尺,以60度广角的扇形范围扩散;而高度则为2到2.4公尺。其钢珠的最远射程甚至可达250公尺,包含了100公尺左右的中度杀伤范围。

补充

由于M18A1较轻,因此不但可埋设在路面上,更可挂设在树干木桩上制成诡雷。而其目的主要是使敌方在战场上受伤而不能行动,因而成为敌方的负累。M18A1具有极佳的防水性,浸泡于盐水淡水2小时之后仍可正常使用。因M18A1拥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吓阻威力,因此在许多其他国家亦不难发现其复制或是仿制品。

参考文献